電影訊息
海盜電台--The Boat That Rocked

海盗电台/出位乐人谷(港)/海盗电波

7.3 / 116,103人    135分鐘 | USA:117分鐘

導演: 理查寇蒂斯
編劇: 理查寇蒂斯
演員: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比爾奈伊 潔瑪雅特頓 肯尼斯布萊納 艾瑪湯普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頓河

2012-11-23 10:14:01

這是最好的時代嗎?


這就是政府的意義,你不喜歡什麼事情,你就出台一項法律把它變成違法的。政府反對人們自由。——這是多麼牛逼的台詞啊,還好《海盜電台》是一部英國電影,否則我連感慨它牛逼的權利,都沒有。
 
不止一個朋友,在看完這部影片或者僅僅是看到海報的時候,都言之鑿鑿表示我一定會喜歡這部電影。還真讓他們說對了,這種洋溢著英倫范兒、搞點小文藝、充斥音樂和激情、構築一個理想國的電影,重點是結局還不是悲劇,那真是每一幀畫面、每一句台詞都卡在了我墮落的審美情趣上。
 
《海盜電台》的故事夾雜真實的時代背景和荒誕的虛構主體,一群行為乖張、性格各異的傢伙,在一艘公海上飄蕩的船舶上,建立了一個24小時不間斷播出的草根搖滾電台,以這種方式來對抗英國對民間電台的管制,並藉此愚弄BBC每天只肯播放45分鐘的流行搖滾節目的愚蠢和保守,這一切的桎梏和反抗,只因為搖滾和嬉皮在當局看來是「下流而骯髒」的。電影的主線人物是被母親送上船尋找未來的年輕卡爾,而愛之船上的幾乎每一個DJ都得到了足夠釋放光芒的空間,連那個唯一的蕾絲邊女廚子也不例外。
 
從時間節點上,《海盜電台》幾乎是《這就是英格蘭》的前傳,整個大不列顛帝國還在60年代的保守中搖搖欲墜,從氣質上,《海盜電台》則是《製造伍德斯托克》的英倫版。
 
導演理察·柯蒂斯和李安一樣,在緬懷了搖滾樂作為社會改革急先鋒的偉大和不朽同時,以青春的放縱為旗幟,以狂歡的有序為底線,歌頌了記錄他們成長的美好60年代。唯一不同的是,局外人的李安以自己的方式解構了真實存在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他越是試圖還原歷史,越處處顯露出自己的主觀臆斷,誰讓他當年只是守在收音機旁來感受搖滾樂摧枯拉朽感染力的一名台灣學生呢。而身處時代洪流其中的理察·柯蒂斯,反倒是在電影中小心翼翼創造了「海盜電台」這樣一個虛擬載體,不過,我相信那些諸如兩代台長桅杆對決、新婚17小時別妻等看似荒誕不羈而又讓人激情澎湃的細節,一定都有時代真實的摹本。
 
看《海盜電台》最大的樂趣是在表達一個相對嚴肅的主題時,影片用了憨豆先生式的英式無厘頭幽默,這也讓影片後段諸位DJ誓與電台共存亡,捍衛搖滾「Rock&roll」的狗血台詞也變得舉重若輕起來,那句堂吉訶德式的「我是為音樂而活,但現在沒有活著的理由,我願意為它而死」,輕易地讓我熱血沸騰並心生嚮往。影片的另外一個賣點,則是貫穿影片始終的60年代偉大的英式搖滾流行樂,從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Skeeter Davis的《The end of the world》到完全跳躍時空的Duffy的《Stay with me baby》,一部講述搖滾樂的電影,沒有什麼比那些經典的音樂本身,更能煽動觀者的影情緒的了。
 
坦率說,李安姑且還能稱得上那個時代的旁觀者,成長在中國封閉80年代的我們,只能算那個時代的眺望者。我們現在即使能感受那些經典音樂的美好與震撼,也只能通過導演的作品去憧憬那段歲月的激情和迷幻。其實,我相信這種電影藝術所呈現出來的激動人心的叛逆美好,也一定是導演對記憶過濾美化後的產物。就好比是嬉皮士最後也要打上領帶,搖滾電台的海船也要沉入大海,但看完這些作品最讓人嫉妒的是,不管怎樣,那確定是一個值得讓他們記住的年代,有放縱才知道能走多遠,有沉淪才更理解什麼是自由。
 
當我們不用再靠電台和黑膠片,就能下載全世界的音樂時,我們確認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嗎?很多時候,我都慶幸自己活在當下,甚至無法想像,沒有電腦和網路,整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而更加無奈的是,回首我們成長的年代,那也是一段國家慷慨激昂而個體灰頭土臉的時光,我現在所能想的起來的細節大多寫上無憂無慮和不咸不淡的標籤,那些聽卡帶、混電子遊戲廳、溜進錄像室已經是其中難得的亮點了,而這些因為在被提速的工業化進程里,因為無人提及也很快就要被時代忘記了。
 
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最大的悲哀是,青春來不及或者說容不得叛逆,就已經行將結束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