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箭穿心--Feng shui

万箭穿心/风水/FengShui

7.7 / 674人    120分鐘

導演: 王競
編劇: 吳楠
演員: 顏丙燕 陳剛 焦剛 李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2-11-25 05:43:44

中國式家變


隨著《萬箭穿心》的上映,周圍朋友開始了新一輪的誠意推薦,淚流滿面者不在少數,幾位公知名人更是把它列為年度必看。的確,由於某些原因錯失上海國際電影節,緊跟著上演了退出東京國際電影節的鬧劇,再到近乎零宣傳的裸映,《萬箭穿心》本不被看好。在「小片必須死」的定律下,它被寄以了不少同情。然而,在我看來,無論是有沒有宣傳,有沒有被拿去跟《一次別離》作比較,放在這個商業院線裡面,《萬箭穿心》都是會以慘劇告終。
  
《萬箭穿心》是一部有優點的電影,它再現了時代跨度頗大的市民生活,同時,在反映中國式家變的主線上,影片也稱得上充滿代表性。無論夫妻關係還是母子關係,它都有一種奇特的荒謬,一種畸形的、喪失了傳統儒家人倫後的荒謬,近乎虐心。然而,由於導演能力以及故事本身的缺陷,我對它始終保留意見。
  
毫無疑問,《萬箭穿心》被視為了一部良心電影,一曲中國女性任勞任怨的時代悲歌。可是,這並不是王競第一次嘗試良心電影,第一次用「主題深刻」來制勝,就像這不是顏丙燕第一次展現遊刃有餘的大變樣表演(《老家新家》裡的女村長)。《一年到頭》的春運、《我是植物人》的醫療黑幕,僅從關注的題材領域來看,王竟已經比多數中國導演可敬——尤其是那些口口聲聲拿誠意來做電影的傢伙。
  
不過,我們經常會忽視良心和電影的區別,畢竟評判一部電影沒有一個絕對的、可量化的標準。而就像我對《我是植物人》評價:他明明可以做的更好,結果很多地方卻做的不夠。在我看來,《萬箭穿心》也是做的不夠的問題。以那個為了營造劇情高潮而存在的兒子為例,他這枚定時炸彈做的太失職了(好幾個配角也表現得過於游離,完全是功能性配角)。莫名其妙不說,還直接導致故事欠缺說服力,完全泄了氣。沒錯,他可以恨母親(雖然令很多觀眾覺得萬箭穿心),但這種情感僅僅來自於自說自話的閃回,更是被編導強調的恨意怨念。無論怎麼看,它們都欠缺自然,也缺乏鋪墊。如果僅僅是日復一日催著寫作業,那過半數的中國家長恐怕表現得比李寶莉要摧殘,進而演化成父母皆是禍害的網路聲音。
  
高考前夜的大雨,母與子來到了決裂邊緣,可笑的不僅是突然病倒又突然病好的奶奶,更是那種生硬、刻意和做作的表現手法。當我最擔心電影會那樣拍的時候,《萬箭穿心》偏偏就那麼幹了。類似橋段,編導可能有一兩種好的處理方式,十來種稍微普通的方法,結果,影片選了最糟糕以及最該被避免的一種。好在結尾處,電影終於搬回了一點分數,乾淨利索,留有懸念,近些年這倒是不多見。
  
《萬箭穿心》是一部標準的「紛紛崩潰型」電影,電影人物也是我曾提過的「不快樂的中國人」(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83910/ 《浮生》),從丈夫、妻子到兒子,沒一個是快樂的。男人在十年前的多事之秋崩潰,十年後的女人走到精神瀕臨崩潰的邊緣——好不容易挺了下來。電影的思路契合了當下人的內心所想,這過去的一二十年,過得不容易啊。城市不斷擴大,社會不斷髮展,路越來越多,火車越跑越快……許多人曾跟劇中人物那樣想過,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總該會變得幸福。結果,現代建築予人的壓迫和崩潰感卻愈發強烈,現代病頻發。
  
影片把家庭分崩的原因歸於李寶莉朋友說的風水問題,這是中國式的傳統解答,但觀眾都應該明白,事實並非如此。不過除了朋友兩次提起,一段出門找老媽,電影根本沒有真正解決那幢建築的空間問題——怎麼個道路穿心。十年武漢,這座城市到底帶給主人公帶來哪些可怕壓力。
  
打從李寶莉出場開始,這個女人的強勢和斤斤計較就是貼好的性格標籤。就連開場的那一幕,因為男人的「不行」,女人佔據了這個家庭的支配位置,也成為了電影的主題。至於男人為何不行,答案就更加明顯了。男權主義者會罵她命該如此,女權主義會覺得她不該妥協退讓,然而,《萬箭穿心》的問題並不在於角度和性別立場的不同,影片呈現的是中國人的問題,或者說是中國式的問題,有家庭方面,有教育方面,更有傳統力量的缺失。
  
無論李寶莉有多少人性光輝,很大程度,那是導演強行傳遞的資訊。十年後,她頭髮斑白,在街頭拿著扁擔,沒有任何的違和。我偏偏見不得導演要急於告訴觀眾,她很苦,她為了兒子飽經風霜。事實上,以她這種養兒防老的教育方式,以為上了大學就解決了一切,那跟篤信所有大團圓結局電影的觀眾一樣天真(當然也很有代表性)。我始終不覺得,一個挑扁擔的母親和一個在機關單位上班的母親在母愛上有何區別,但世人總認為,挑扁擔的肯定要更具母性光輝,更有傳統女性的精神品質。顯然,《萬箭穿心》恰好切入了這一問題,成功俘獲了觀眾同情心。試想,李寶莉同樣可以賣襪子賣到天昏地暗,然而,她吃苦耐勞的程度就要大打折扣。
  
我會認同《萬箭穿心》拋出的一些問題,甚至有所感觸,能夠自我反思,像事出有因的懲戒、無法收拾的決裂反目以及每一個家庭悲劇的源頭。但說它把事情講清楚了,並且講得很透徹,這個我是萬萬不同意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