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為愛出走--Barbara[2012]

芭芭拉/女医生的秘密(港)/被恋爱的秘密(港)

7.2 / 10,801人    105分鐘

導演: 克里斯汀‧佩佐
編劇: 克里斯汀‧佩佐 哈倫法羅基
演員: 妮娜霍斯 萊納波克 馬克‧瓦斯奇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枝煙

2012-11-25 12:01:44

鐵幕以東的自由定義


我有柏林圍牆情結,所以一切柏林圍牆或東西德題材的電影我都儘可能地找來看。有一年秋天,我特意把一趟歐洲之行的結尾安排在柏林,就是為了圓滿自己的情結。用「朝聖」用以形容對柏林圍牆的好奇和探究,顯然很不恰當。至少當你站在柏林國會大廈附近那數十個白色十字架前,絕對不會想起這個詞,因為每一個十字架都代表一位倒在柏林圍牆下的冤魂。他們都是普通人,為了親人、家庭以及自由翻牆,最終卻沒能抵達所謂民主的那一邊。

德國有許許多多導演都有東西德/柏林圍牆情結,在這個領域裡佳作倍出,有《竊聽風暴》這樣的嚴厲批判和反思,也有《再見列寧》那樣的曖昧和溫情脈脈。他國學者可以寫出研究柏林圍牆的學術作品,他國導演卻無法拍出好的柏林圍牆電影,因為影像的豐富肌理和生活細節,不會再有比親歷者更有能力傳遞真實度和情感的了。

《為愛出走》就是又一部關於柏林圍牆題材的電影,單從題材上看,柏林電影節頒給銀熊獎,似乎是對自家人、本國曆史和政治以及民族感情的一次自我肯定。但和之前的很多柏林圍牆題材作品相比,佩措爾德的這部新作又有些輕微的不同,它似乎並非過去我們所了解的柏林圍牆影像記憶。

典型的柏林圍牆印象,當然是紀錄片中年輕人拿大錘砸牆的段落,又或者是甘迺迪的「我是一個柏林人」。落實到電影上,大多都化身為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魔幻式鏡頭。如《再見列寧》里那個飛起的列寧半身像,以及變成廢紙的一疊疊東德馬克。關於生活和政治的回憶,最後總會變成各種具體的物品,即便如《竊聽風暴》里一首布萊希特的詩,也都沾染上了被極權玷污的人性。

但《為愛出走》里,所謂的象徵性符號似乎找不到。如果非要找一點帶有時代暗示的資訊,女主角幾次騎行在田野里那刻意被做大的呼嘯風聲,可以視作不僅僅是心潮,也是時代的暗湧,畢竟影片的背景是1980年,離昂奈克下台不到十年。佩措爾德刻意把逃亡的大海放在最後,也可以視為有力的情感表徵,那種充滿壓抑感的茫茫波浪,成了一個通往自由的出口,除此以外,女主角似乎什麼表情什麼眼神也沒有。

這不是一個戲劇性的片子,很沉悶,很考驗觀眾的耐心。甚至到了結尾,情節雖然有了翻轉,但情感上仍極度壓抑。作為最後一個鏡頭,女主角直視男主角的眼神特寫,都看不出有太多欲語還休的含義。柏林圍牆電影被如此刻意地去戲劇化,倒也很少見,實際上,那年我在查理檢查站博物館裡也看到過繞道北海的逃亡故事,比這電影要精彩得多。

而且,女醫生因為想逃離被發配到鄉下,這「鄉下」純粹就是個遠離時代的所在,有關「柏林」和「東德」的種種特徵,除了偶爾來盯梢和搜查的斯塔西,在表面上毫無痕跡可尋。從反面去思考這樣的環境,它又恰恰襯託了制度的無孔不入:當醫院裡最熱情最善良的男醫生自我交代了他背負的「任務」,你才發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躲得再遠也躲不開息息相關的國家命運。

所以佩措爾德的外冷之下,是內熱。這種流淌在血液裡的關切,其實冷靜地滲透在電影的許多細節當中,就像德意志這個民族一樣,歷經磨難卻不動聲色。除了前面提到的風聲、大海,還有辦公室牆上那幅倫勃朗關於解剖的油畫,最重要的則是那個數次逃脫未果的孕期婦女,她是被壓迫的弱者,是推動片中人物思考和反省的催化劑。

我個人最欣賞的,是《為愛出走》的結尾,有點兒像《再見列寧》,沒有道德判斷,只提供了現實和可能性。東德的末代皇帝昂奈克說,樂觀引導我們走向未來,但電影結尾,女主角的確放棄了常人難以放棄的希望。西德真的是天堂嗎?還是有愛的地方就有天堂?如何抱著愛和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倒掉的政權對抗下去?結尾處的房間裡有三個人:一個是本該逃掉的女人,一個是逃不掉的男人,還有一個是想逃卻付出慘重代價的病人,這個非常有趣的三角關係開啟了一扇門,歷史正從影像結束的地方開始繼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