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性、謊言、錄影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

性、谎言和录像带/性,谎言,录影带/性,谎言,录像带

7.2 / 60,374人    100分鐘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史蒂芬索德柏
演員: 詹姆斯史派德 安蒂麥道威爾 彼得葛蘭傑 Laura San Giacomo Ron Vawt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s.Lie

2012-11-27 01:49:08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我不知道。而看完《性、謊言和錄影帶》之後,我只想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1989年的片子,100分鐘的時長,實在包含了太多東西,而我只能講講我看到的皮毛。
   ——題記
  這實在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性、謊言和錄影帶」,如果是我,我會給這電影取什麼名字呢?我想無非是「亂倫和性壓抑」之類了無生趣的字眼吧。好吧,我必須承認我不是做電影的那塊料,因為在我翻來覆去把整部電影看了三遍之後,我發現「性、謊言和錄影帶」這名字實在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性」是始終貫穿於整部電影之中的主題,儘管導演完美地避免了一些有可能使之發展成為三級片or色情片or禁片的情節;「謊言」集中體現在故事主人公們大段大段的對白,撒謊的確是人的天性;而用到「錄影帶」這個字眼,難道僅僅只是因為男主葛倫用它來排解生理需要?其實不然,於我看來,「錄影帶」象徵著「真實」而又不僅僅限於此,細心觀察之下不難發現,錄影帶內的內容關於性且都是真實可信的,包括對話包括本能的釋放,在這過程中沒有人撒謊。所以,我想「錄影帶」其實是把謊言與真實劃分為兩界的媒介吧,是把現實和本我加以區分的篩盤。
  電影中的主人公包括安、安的丈夫喬治、安的親妹妹辛迪亞、喬治的朋友葛倫。小姨子與姐夫偷情根本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而「性壓抑」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你可能會將安劃入受害者行列加以同情,或者將安、葛倫劃人性壓抑者行列,喬治和辛迪亞則反之。但我覺得倒不如說是在本我與超我的拉鋸戰中,人在矛盾掙扎中造成的差異吧。在此理論基礎上,我要分析的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問題:
  為什麼亂倫?
  亂倫的實施者是喬治和辛迪亞,是他們雙方共同配合的結果,而促成這一結果的因素很多。首先,人人都有獵奇的心態,都有追求刺激快感的本能衝動,這是他們共有的。而從喬治方考慮時,他呈現的恰恰是一個正常男人該有的一切。「性罪惡「的觀念一直深人人心,喬治也不例外。所以「超我」告訴他的是,他的妻子必須是外表端莊美麗內在也單純無暇的,他不能在飽受罪惡的譴責中與妻子發生性愛關係,他竭力不讓辛迪亞向安傳送性觀念,於是乎,當他知道保守的妻子拍攝錄影帶時才會那麼怒不可遏。然後,在性本能的驅使下,他還是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與辛迪亞做著並不光彩的事。
  其實,「婚外性」實在是太平常不過了,尤其是在當今中國。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男人們都不會把風騷多情的女子娶回家,似乎那就是不貞的代表。然而他們同樣不會滿足於婚姻關係中的性愛關係,覺得那不夠瀟灑不夠刺激。所以他們會一邊陶醉於婚姻帶來的安定感,一邊在外面尋花問柳;一邊用下賤粗俗地辱罵那些性工作者,一邊享受生理上的快感及心理上的滿足感;一邊做著符合道德規範的面子工程,一邊放任自己的慾望顛沛流離。這也恰恰是男權主義發展繼承下的畸形產物。
  而辛迪亞呢?她似乎沒有更多的理由要與親姐夫這樣?不,她有。那源於她與生俱來的與姐姐的競爭的心態,她做這些只是為了證明「美麗而受歡迎的安在床上差勁透了」,為了證明「我比安漂亮吧」,所以當她從葛倫那得到答案「different」時,才幡然醒悟,也決定用一場空前激烈的XXOO結束這種不正當關係。
  當然,辛迪亞的這種性格及行為的形成也是有據可循的,那就是阿德勒理論中關於出生順序和手足關係影響作用的描述。阿德勒發現很多人們都奇怪為什麼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差距卻這麼大,他指出:人們常認為同樣家庭出生長大的孩子會經歷完全相同的環境,但其實這個假設本身就是錯誤的。「事實上,兩名孩子中的老大和老二有很大不同。自從他出生以來,他就需要和另外一個孩子去競爭獲得他人的關注。通常老二會拿出競賽的精神,任何時候都讓自己竭盡全力,老二似乎一直在讓自己超越自己的哥哥/姐姐。這種兩個孩子之間的競爭性的努力會影響他們之後的生活過程。老二會尋找老大的弱點,然後通過在這個弱點上戰勝老大來獲得父母和老師的讚許。如果其中一方在某方面表現優越,那麼另外一方就會發展另一方面的才華來抗衡。老二通常會站在老大的對立面上。」基於這些理論,就不難解釋自小在安的美貌的陰影中生長的辛迪亞,有著超強競爭意識的老二,為何會成長為這樣一個開放性感的女性。也可以解釋,辛迪亞為何之後要主動靠近讓安如此感興趣、欲語還休的葛倫了。當然阿德勒的這個理論也同樣適用於安,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將會提到。
  為什麼性壓抑?
  毫無疑問,性壓抑的對像是安和葛倫,他們的成因及表現都是不一樣的。其中安的成因便是性罪惡,而不斷強化她這一觀念的便是她的人妻身份以及她的妹妹的對照作用。安認為,家庭不是只有性愛那麼簡單,是有關安全感方面的東西,是一種穩定的生活狀態。所以,她會在敏感地推測出一切後又否認自己的想法,在丈夫表現出對她性冷淡之前首先將之拒於千里之外,在有性幻想時用「我不在乎那檔子事,我不覺得那有什麼了不起的」「那是羞恥的事,在我自慰的時候,我總擔心我去世的爺爺會在天上看著我」「我不想男人,我討厭和她有同樣的想法,因為她是那樣想的」這樣的念頭來欺騙自己,以達到壓抑性渴望的目的。
  然後當這些想法都不足以抗拒那巨大的本我造成的頭腦風暴時,安學會了焦慮轉移。她集中精力,讓空難、垃圾等問題來充滿自己的頭腦,讓自己沒心思去想她覺得羞恥的事。為了符合自己的道德規範,她情願置身於一個個謊言之中,有自己的也有他人的。
  阿德勒理論中提到:「然而,當弟弟/妹妹出生後,他會發現自己原來的優勢地位不保。他不再是那個唯一特別的人了。他會很容易認為是弟弟妹妹(新來的或者說的入侵者)奪走了本應屬於自己的愛」。所以,安對辛迪亞應該是有一種危機感或嫉妒心的,也體現了安藉助自我防禦機制中的投射來應付焦慮。
  那麼葛倫呢?他一直追求做一個不撒謊的人,但其實他一直都在對一個人撒謊,那就是他自己。將自己與前女友的分手認定為是由自己愛撒謊一手造成的,在為一段感情尋求寬恕的同時,他寄希望於藉助錄影帶來與這個世界交流,這樣可以防止謊言的產生。但慢慢地他發現,除了錄影帶內,現實依舊遍地是謊言。所以,他將性釋放與錄影帶的觀看(真實)結合在一起,以達到自身的真實。
  他花了九年來做這個,只是為了向前女友證明,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愛撒謊的人了,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可以與那份自認為完美的愛情相配了。然而他卻不願承認,生活處處是謊言,自己的前女友也不過是芸芸眾生中普通的一個,也有所有人都該有的本性。葛倫演繹的是一個過份迷戀「超我」甚至騙過自己的鮮活例子。當真相血淋淋地被喬治揭露時,他終於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為什麼不再撒謊?
  大家都撒謊就可以維繫一個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混沌不堪的現實世界,這個世界是屬於葛倫未出現之前的;葛倫出現之後,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一場類似於暴風雨的革命,謊言變得無處遁逃。
  喬治和辛迪亞的姦情在敗露前就停止了,安也決定突破自己的狀態處境去追求更加真實的生活,葛倫在安的軟硬兼施及喬治的殘忍披露下也終於決定迎來嶄新的生活。安原諒了辛迪亞,錯不在她,事實上辛迪亞是謊言最少的人。性壓抑得到釋放的安和葛倫走到了一起,故事有了一個浪漫的結局,一切看起來都不錯。
  事實上,葛倫無意識地扮演了一個革命者的身份。於辛迪亞,這些年來她獨獨需要的便是那句「different」,於喬治,這之前與自己十分相像現在完全不同的闖入者使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偏離,於安,她僅僅只是需要讓她認清事實作出改變的一點點動力。
  當然,拋開以上的這些東西,電影本身就很具看頭。比如,開頭那種美式風格的輕音樂,男女主人公明快的聲調及迷人的聲線,整部影片中現實與錄影帶之間的完美剪切以及給人以舒心的結尾。
  很多東西,在敘述過程中一瞬間閃過腦海又轉瞬即逝了,能記錄的就只剩這些了。最後,強烈建議把此片當成藝術品來看。完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