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重案對決--Law Abiding Citizen

守法公民/重案对决/知法玩法

7.4 / 321,694人    109分鐘 | 118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蓋瑞葛雷
編劇: 寇特威默
演員: 傑瑞德巴特勒 蕾絲莉畢柏 傑米福克斯 布魯斯麥吉爾 薇拉戴維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檻邊人

2012-11-29 18:13:01

從辯訴交易等角度看《守法公民》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部好電影需要有好的故事情節、攝影技巧以及深刻的思想性。《守法公民》是一部思想深刻的電影,它的深刻,在於對美國司法制度中辯訴交易的諷刺,而這種諷刺又是有點極端的。
影片的故事梗概是這樣:在費城,克萊德本來擁有一個溫馨的家庭,有漂亮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一天晚上,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劫匪多比和艾米破門而入,搶了錢財,多比又臨時起意將克萊德的妻子和女兒殺害。
    尼克是個優秀的費城檢察官,他起訴的犯罪嫌疑人中,有96%都被定為有罪而入獄,他的成功秘決在於和犯罪嫌疑人進行交易,尼克降低指控,犯罪嫌疑人承認犯罪,然後法官就會判犯罪嫌疑人入獄服刑,一切都很和諧,各方都自得其所。
克萊德的案子自然的落入尼克手中,尼克由於缺乏證據,與多比進行了交易,檢察官尼克以降低對多比的指控,換取多比做污點證人,指認同夥阿米搶劫並殺害了克萊德的妻子和女兒。
    克萊德不同意尼克交易,尼克勸說克萊德,如果不交易,多比和阿米都可能會逃避法律制裁。這就是美國司法的運作方式。克萊德含淚無奈的接受。
    法庭上,多比指認艾米謀殺,艾米被判死刑,而真兇多比僅被判處幾年監禁。法庭下,尼克厭惡的和多比握了手,被克萊德瞅在眼裡,心中升騰起憤怒的煙火。
    十年後,守法公民克萊德進行了精心謀劃的瘋狂復仇……
    克萊德更換了艾米執行死刑時注射的藥瓶,使艾米痛苦的死去。接著又設計將真兇多比截肢挖眼將其殘忍的折磨至死。克萊德入獄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尼克進行了交易。於是在獄中他睡上了席夢絲、吃上了大餐。可是死亡並沒有結束,多比的辯護律師、女主審法官,涉案的檢察官和司法局的工作人員,一個接一個相繼死亡,人人自危,全市戒嚴,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因為尼克未遵守與克萊德的交易。檢察官尼克一度陷入了徬徨,辯訴交易真的錯了嗎?
很明顯,影片最大的一個焦點在於對辯訴交易制度的反思,而且這種反思在很大程度上是批判的,帶有偏激性。
在現代美國的刑事司法制度中,辯訴交易是一項很重要的制度。它的基本內容是檢察官在起訴犯罪嫌疑人後,由於證據不足,可能使犯罪嫌疑人逃脫法律制裁,檢察官又不想把到手的燙山芋扔掉,於是在開庭前與被告的辯護律師進行協商。檢察官以降低指控或建議法官從輕量刑為條件,來換取被告人在法庭上承認自己有罪。
辯訴交易的興起有兩個原因。
    第一、在美國,傳統的程序正義特別重視保護被告人的權利,包括不得強迫自證其罪、非法證據排除、以及米蘭達規則都是側重於保護被告人的權利,因為美國人認為,在法庭上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如果不設置更多的權利保護被告一方,就有可能造成很多冤案錯案,因此,美國內戰之前,不允許被告在法庭上做有罪答辯,即使被告在法庭上承認自己的罪行也會被法官制止。但是,隨著美國經濟大繁榮大發展、社會矛盾也日益突顯,案件越來越多,按照原來的程序,勢必造成案件累積,得不到及時解決,因此,被告人在法庭上的有罪答辯漸漸被接受,甚至說,檢察官是可以和被告人做交易,檢察官也不纏著被告人不放,只告被告一個輕罪,被告也爽快承認有罪,法官也可以簡單點審。於是辯訴交易也漸漸被接受。
    第二、訴訟本身帶有一種不確定性。有些案件,檢察官收集的證據不是很足、事實也不是特別清楚,但是被告又有很大的嫌疑,這個時候是無法確定被告能否被判刑,而對於被告來說,也是處於這樣一種膠著心態。於是雙方通過辯訴交易達到一個確定的預期。這實際上也是博弈催生的結果。
    可以看出,辯訴交易是歷史的產物,同時也是控辯審三方的博弈的結果,三方達成的一個平衡點便是納什平衡,只是這個平衡是針對控辯審三方而言的,是形式的正義,但是對於有切膚之痛的受害人呢?因此,很難說,這樣的制度是好還是不好,是要還是不要,因為這樣的問題,深究起來仍然是一個哲學的基本難題:效率與公平。
    《 守法公民》中的矛盾在於:遭受喪妻女之痛的克萊德所承受的不公正與檢方通過辯訴交易換來的司法上公正的衝突。克萊德無法忍受檢方辯訴交易換來折扣公正,對於這樣的司法制度,克萊德認為明顯是不合理的,從他的周密計劃中可以看出,他所要對抗的正是這樣一種制度,而影片中克萊德在準備炸市政府的時候也說過「我會摧毀這一切。我會使整個極其病態,墮落的聖殿轟然坍塌在你面前。這會像《聖經》里所說的」。在克萊德的眼中,只有實質的正義才是真正的正義。
    在此之前,身為檢察官的尼克似乎對辯訴交易也無任何懷疑,他得意於他的高判刑率記錄,並津津樂道,而後當尼克終於明白克萊德的這一系列苦心積慮的謀殺案正是針對他十年前的表現不滿時,尼克也徬徨的說道:「我年輕的時候,很想改變這個系統,我想抗爭,不惜代價,做到最好,但是這裡讓一步,那裡讓一步,最後陷入到這個遊戲中。然後我意識到,我想改變的這個系統,卻改變了我。」結尾時,尼克也對克萊德說:「我不會再和謀殺犯做交易。」這兩句話是結論性的
    我覺得,情節到了這裡結束了最好,克萊德通過努力終於讓人們明白了辯訴交易制度的漏洞,而尼克也終於作出了調整,把謀殺犯排除在辯訴交易之外。
    可是,本片好像不僅僅將主題限定在揭露一些司法漏洞上。在人物刻畫上,克萊德最後給人的感覺就是被描寫成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變態殺人狂,一點罪惡感都沒有。而尼克也扮演上了一個最終內心堅定的正義檢察官。好人抓壞人,正義戰勝邪惡的泡沫劇再次上演。
    順著編劇的這樣設計的思維,我們能很容易的推斷,克萊德的這樣失心變態的報復,僅僅只是因為一次法律不公正的對待,這樣的因果關係是被誇大的,也即是說,想要通過這樣的一種邏輯不太緊密的案件去證明司法的漏洞或否定一項司法制度,這樣的證明和嘲諷是有點偏激的。編劇和導演在情節的發展上好像失去了掌控一樣,造成影片的結尾不免落入了俗套。
    一部好電影,是要留下空間讓觀眾去思考,而不是硬梆梆的往觀眾頭腦里簡單塞一些對與錯、好與壞的泡沫。《守法公民》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很大的思考空間,同時又硬梆梆的塞給我們一些泡沫,因此,總的來說,這是一次帶有遺憾和瑕疵的好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