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隔離島--Shutter Island

禁闭岛/不赦岛(港)/隔离岛(台)

8.2 / 1,491,734人    138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Laeta Kalogridis 丹尼斯勒翰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馬克魯法洛 班金斯利 艾蜜莉莫蒂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葳蕤

2012-12-04 18:20:02

循環世界,亂談《禁閉島》《記憶碎片》《恐怖遊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先來說說,我非常喜歡的兩部影片:《禁閉島》和《記憶碎片》。

兩個男主角,安德魯和萊納都會忘記發生的事,如同按下了reset鍵,一再循環。

前者衍生出了基於現實的虛構世界;而後者用慣性思維讓自己認同杜撰出的記憶。

這都是心理防禦機製做產生的反應。

「心理防禦機制是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壓力時,自我發展出的一種機能,即用一定方式調解、緩和衝突對自身的威脅,使現實允許,超我接受,本我滿足。」

當事實的真相讓人們不能接受時,心理防禦機制會啟動,幫助人們逃避現實。安德魯和萊納,由於無法承受殺妻的罪惡感,選擇了遺忘那段痛苦的經歷。

換句話說,這是他們的求生/自救本能。

在這點上,兩人是相同的。


但二個故事的循環就各具意味了。


《禁閉島》中的循環是主動的。在安德魯虛構的世界裡,他是泰迪,沒有孩子。殺了妻子的人是萊蒂斯。他塑造出一個無罪的自己和一個永無止盡的謎題。之所以在每個暴風雨之夜,重新開始這個故事,就是因為他不想結束。

精神病患者的夢幻島,在正常人看來無疑是可悲的,醫生極力想要治癒他,讓他接受現實。當然,我能夠理解,失去控制的安德魯是危險的,會傷害他人。

但對一個想要忘記的人來說,再次承受那樣的痛苦,該有多殘忍?為什麼,我努力想要忘記,你們卻非要讓我記起?就讓我活在夢境裡難道不可以嗎?

所以在真正清醒時,他寧願忘記這一切。

「which would be worse? To live as a monster ,or die as a good man.」

這一幕,成為全片的高潮。這句台詞,也成就了一部經典。


《記憶碎片》中的循環是被動的。主觀上,萊納想要記住。他曾說過,當我報完仇,我會拍張照片或者紋身,我會用其他的方式記住。殺了薩米後,他也的確拍下了照片。但泰迪為了利用他,一再毀掉了記錄。沒有了記錄,萊納就不知道自己報過仇。

影片一開始,萊納就強調,為了不讓人混淆記憶,你必須有條理,讓所有事都形成慣性。記憶可以被捏造,但證據不會。

他也一再說,我感覺有人在誤導我,讓我殺錯人。慣性思維在提醒他。

沒錯,的確是這樣。在這次尋找兇手的故事裡,確實有人在誤導他,而那個人,正是萊納自己。

「你說誰都可以是john·G,那麼你也可以是我的john·G。」

他要殺掉這個泰迪,這個一直在利用他的john·G。

究竟撕掉那12頁的是萊納自己還是泰迪?究竟john·G有沒有被萊納殺掉?

這我不敢說。但我確定的是,這一次,他可以停止復仇了。沒有人再會阻止他拍下證據。或者是照片,或者是紋身。



接著,再來聊聊《恐怖遊輪》。

其實挺不想把它和前兩部放在一起說。《禁閉島》、《記憶碎片》是現實向的,闡釋心理和精神領域的影片。而《恐怖遊輪》卻帶著魔幻色彩,說的是宿命論。

那天看完我一夜沒睡好,翻來覆去想著片中的情節,總覺著有BUG存在。如果物品和屍體是不斷累積的,為什麼有的是有的不是?

故事的主題,影片開始沒多久就告訴了觀眾,就是那個Sisyphus推石頭的希臘古神話。

Sisyphus欺騙了死神,於是被懲罰無限輪迴。

整個故事裡,傑西的忘記是被動的,循環亦是。但影片的結尾,卻又有了微妙的變化。

循環的最開始(不是影片的開始,而是循環的開始)傑西究竟為何去碼頭,我們已無法得知。但根據結尾的那一幕,可以猜測,她似乎是明白了一切,試圖重新開始循環,以挽救兒子。

這一刻,她不再抗拒循環。可她總是會忘記初衷。

Sisyphus式的悲劇開始了。


安德魯選擇了遺忘。萊納選擇了記住。

用文藝一點的話來說,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獲得了安寧。

而傑西,卻選擇了永無止盡的悲劇。

這是死神對她,或者說,是一個失職母親自己對自己的懲罰。


《恐怖遊輪》的驚悚氛圍營造的不錯,還挺讓人後怕。不過相較之下,我更喜歡《禁閉島》和《記憶碎片》,它們對人性的探討更深刻一些。

好吧,其實費腦子的片子,都是我的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