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箭穿心--Feng shui

万箭穿心/风水/FengShui

7.7 / 676人    120分鐘

導演: 王競
編劇: 吳楠
演員: 顏丙燕 陳剛 焦剛 李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柳星鬼閉關ING

2012-12-08 05:42:14

女人總是那個為婚姻家庭不幸而買單的角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最近看了好些電影,一直都沒有正正緊緊的寫影評了。但是看完《萬箭穿心》之後卻怎麼也平靜不下來,一定要寫點什麼慾望太強烈。那就寫點什麼吧!
       等到電影快下線了才跟閨蜜去看了,兩張票包場。我真謝謝閨蜜的堅持相邀,要不然就錯過了這麼好的片子。
  開始的半個小時我跟閨蜜一直都在對李寶麗跟馬學武的方言上吐槽,後來兩個人都沒有講話,越看越是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媽媽那輩的武漢女人大多都是這樣,刀子嘴豆腐心,堅強堅韌,往往比爸爸更能撐起一個家,但是也因為這樣在一個家裡過多的主張了自己的控制權,不給自己的丈夫面子,幾乎將丈夫的尊嚴摧毀殆盡,往往得不到丈夫全心全意的愛還有孩子的理解,註定了在家庭里得不到幸福。但是她們依舊堅韌,為了一個家,苦苦的撐著,不幸的生活著。看完之後,給了自己很多的思考。女人在婚姻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李寶麗是個地道的武漢市井女人形象,她身上都是那個年代武漢女人的特質,正因為這樣也註定了她婚姻家庭的悲劇。在影院的時候一直在默默的流淚,李寶麗為了兒子為了撐起整個家在魚目混雜的漢正街當起了10年的扁擔,最終卻得不到兒子的理解和半點愛,更是在兒子高考結束後就無情的被兒子趕出了家門。真替李寶麗不值,但是又能怎樣呢?這樣的結局她何嘗不應該承擔主要的責任呢?現在武漢女人也許不會重蹈李寶麗的覆轍,但是有些骨子裡的性格是武漢女人改不了的,直來直往,說話直,刀子嘴豆腐心, 不給男人留一點面子,這樣的武漢女人是不被男人喜歡的,所以武漢女人總是或多或少成為了婚姻家庭里那個悲劇。
  片子有太多的回憶了,那些武漢俚語、還有漢罵、街景,彷彿讓我回到了童年,其實影片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兒子的極端性格,到底是怎樣的深仇大恨讓一個做兒子的對含辛茹苦10年將自己拉扯大的母親如此殘忍。 這裡應該是電影裡塑造的最狗血的地方,為了給李寶麗添上自食惡果的悲情色彩,而刻意的渲染了兒子的無情無義。我只能說電影渲染的很成功,成功的賺足了我們的眼淚,讓我們看到了李寶麗為了當年的一時氣憤將丈夫與小三偷情的事報了警,並最終成為丈夫自殺直接原因的這件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這對於一個起早貪黑靠著體力辛苦工作、全心全意愛著兒子愛著這個家的母親是不是太殘忍了?
  我相當不喜歡馬學武這個角色,如果說李寶麗是造成她自己悲慘命運的罪魁禍首,那麼我認為馬學武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縱使妻子對自己的瞧不起,並在自己跟別人偷情的時候報警導致他的人生被毀,這些都是李寶麗的不對,只能說李寶麗傻,愛丈夫卻用了一個最蠢的辦法留住了他,而且最後還成功的讓小三報復的母子反目恩斷義絕。但是不得不說作為丈夫在一開始的婚姻生活里馬學武就沒有給過妻子最平等最真摯的愛,只斤斤計較妻子如何的讓自己沒面子、如何的控制自己,不去檢討自己,反而想從其他女人身上尋求慰藉,最終也斷送了自己的前程,這樣的男人註定會是個以自殺來逃避責任的悲劇人物。馬學武跳了二橋、死了,從此一個人了無牽掛的去了西方極樂世界,剩下的艱辛、困苦都讓自己的妻子來承受,這樣的男的真是讓人所不齒。
       如果說顏丙燕演繹的李寶麗將武漢市井女人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那麼陳剛演繹的建建則完全還原了碼頭文化下的武漢市井男人。作為本身是武漢人的陳剛,在建建一出場正宗的武漢話和漢味十足的形象就完全的折服了我。建建是最能融入到電影裡面的一個角色,其他人除了李寶麗和馬學武的扮演者不是武漢人,其他的演員基本上都是武漢人,但是只有建建的味道是正宗的漢味,一點也不齣戲,尤其是那句「你曉得我撒,我就是嘴賤」。真地地道道的漢正街混混的樣子,這樣的建建也許粗魯、也許市儈,但是比起馬學武來更男人,至少他會真心的對自己喜歡的女人好。影片的結尾我很喜歡,李寶麗最終放下了自己的擔子,為自己選擇了一條也許不幸福但至少比現在快樂的路。
        如果註定將來可能會不幸,何不在一開始就不要走進這個不幸的圈子,原諒我是個婚姻悲觀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