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個傻瓜--3 Idiots

三傻大闹宝莱坞/三个傻瓜/作死不离兄弟(港)

8.4 / 434,950人    170分鐘

導演: 拉庫馬·希拉尼
編劇: Vidhu Vinod Chopra 拉庫馬·希拉尼
演員: 阿米爾罕 卡琳娜卡普爾 Sharman Joshi Madhava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盧十四

2012-12-09 11:34:42

勵志和意淫間的金線


《三傻》是一部勵志片。勵志片的正道是樹立正面典型。這個正面典型需要充實豐滿,神完氣足。惟其如此,才能充滿感染力,激勵人心。

但不幸的是,此片雖然熱鬧非凡,精彩紛呈,卻惟獨在塑造人物上交出了一只做工不甚精良的充氣娃娃。

蘭喬一出場,就設計令跋扈學長遭遇電雞。此計技術含量是小學生在自然課上學到的常識。當然,作為開場的引子,不必對此苛求。

然後,「為什麼不用鉛筆呢」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笑話。拿出這個笑話到電影裡炫耀聰明,我只能善意的猜測:也許這個笑話在印度不流行,所以對印度觀眾是有效的。

課堂上,老師考「機器」一詞的定義。蘭喬答不上來,還要用一段繞口令來描述「書本」,似乎成功的運用歸謬法諷刺了「死記硬背」。這段自作聰明的情節真是適得其反,令人倒足胃口。任何一個受過科學教育的觀眾都會明白抽象概念對科學理論的重要意義。將抽象概念視為無用,只能說明蘭喬這個人物根本還沒摸到科學的門,充其量是個有點小聰明的貧嘴青年。

一位「有天賦」的學生因為不能「應試」而意志消沉(多麼無趣俗套的情節),放棄製造新型小飛行器的興趣項目。蘭喬悄然接手這個項目,終於做出了一架能飛的東西!看到那玩意兒飛起來的一刻,我流淚了:如此高科技的天才之作,放到吾國,一定能榮獲XX市中學生科技創新一等獎吧。這就是影片所呈現的,印度頂級工科院校的頂級學生水準。此片編導真的不是高級黑嗎?

……所有這些幼稚情節,都體現了創作者(編劇和導演)對科學的極度無知。無知而能說套話,講大道理,看來也不是吾國人民獨擅勝場。我在漫長的中學時代就已經受夠了「應試教育改革」、「反對死記硬背」、「拒絕高分低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之類聒噪。我真心不知道為什麼時隔多年,還要看一部三個小時的電影,聽一群印度人再聒噪一遍。更何況這群印度烏鴉的知識水平,根本不足以塑造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正面典型來。

此種無知在影片的最後達到高潮,令人噴飯:蘭喬大學畢業後成了教育家兼發明家。作為教育家,他似乎走上了空想社會主義的老路,憑空創建了一所「科學教育烏托邦」式的學校。但同時,他在這個烏托邦里所做的一切,又似乎僅僅是一位吾國中學裡的優秀課外興趣輔導員。——總之,連空想都沒什麼想像力,影片創作者的極限也就到此為止了。

至於蘭喬的發明家角色,影片創作者在無知的基礎上保有了前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一個人可以不依託優秀的科研團隊,不依賴先進的科研設備,不需要高額的實驗經費,就可以在扮演小學生課外輔導員之餘,以工科一本的學歷,民科的熱情和執著,閉門造車,改變世界,令大型生產企業的副總裁追在自己屁股後面跪舔。影片編導創作這段情節時,腦海中大概浮現出了瓦特、萊特兄弟、愛迪生等諸位工業革命英雄的光輝形象吧。真難以想像這樣的電影產生在印度這樣一個也算在當代科技上有所成就的國度。

我開篇即說到:勵志片的正道是樹立正面典型。而此片的正面典型如此虛弱,不得不加點「對面看來」的負面典型以為襯托。吐槽負面典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其臉譜化,小醜化,妖魔化,極盡誇張貶低。校長「病毒」和模範學生「消音器」就是此種臉譜和小丑。此種負面典型的出現,就像一部蹩腳動作片:龍虎武師排隊將前胸亮給主角長達兩秒,領一記迴旋踢,再逐個慘叫飛出。我該佩服主角武藝高強嗎?

這部電影其他方面優點頗多,否則我也不會在吐了這麼一大通槽之後,依然給出3星。我想說的是:勵志和意淫看上去很像是同一事物的兩種說法,但其實還是有一條隱隱約約的金線將其區分開來(此處向馮金線老師致以一點點敬意)。凡勵志電影,多多少少總有些「意淫」,創作者的使命,就是將其打造得合情合理,以假亂真。而這部《三傻》,拍得那麼花哨熱鬧,玩了那麼多奇技淫巧,卻最終只是建築在流沙上的城堡。它站到了那條金線的下面,而不是上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