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派翠克,一歲半?--Patrik Age 1.5

养子十五岁/派翠克,一岁半?/一岁半的帕特里克

6.9 / 8,393人    103分鐘 | Canada:100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艾拉列姆哈根
編劇: 麥可莊克 艾拉列姆哈根
演員: 古斯塔夫史柯斯嘉 托克派特森 托馬斯柳恩格曼 Annika Halli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炒蛋蝦

2012-12-23 03:46:12

兩種感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整個電影描寫的更多的是親情而不是愛情。

雖然套路老舊,基本上你都能猜到後續劇情是什麼,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喜歡這個電影,基調是溫馨的,電影的大團圓真的能讓人會心一笑。

最記得的兩個鏡頭:Goran從機構衝出去追Patrik的時候;Patrik對Goran說:「你看他看你的眼神。」

從愛情的角度來看,鄰里間一開始不自然的笑容讓我以為又要諷刺現今的人不懂得理解這種愛情的愚昧,可是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和我所想的恰恰相反:淘氣的叫著「玻璃」的孩子在體檢時小心翼翼的問Goran同性戀的意義;能和前夫的男朋友坐下聊天的前妻;社區里對Goran展露笑容的護士……

導演告訴我們,不理解總會融化,人和人之間還是充滿愛的。

但是自身的感情又是否牢固呢?從Sven打電話說要和Goran談談的時候,我就預感到有什麼發生,果不其然的,Goran被甩了,但不出我所料最後Sven又回來了,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如此容易的Goran就原諒了Sven,我想可能是因為愛(我知道這像是句廢話- -),因為一直義無反顧的愛著,或許也是有自信Sven仍然愛著自己,所以就原諒了。

談談親情,當Patrik出現在家門口時,Goran以為他是個社工請他進去喝咖啡其實就不難看出他是個非常好心善良的人,並且在Patrik罵了他們時,他還抱著被子和床墊糾著眉頭對Sven說他還只是個孩子,在這之後他給了Patrik幾乎全部的關心:給他買熱狗;叫Sven開車跟在他後面;在Patrik跑出去時追他並且為了讓他留在家中與Sven分開;為了不讓他回到不願去的地方寧願自己去將繁瑣的領養手續再辦一遍。Goran像個母親,給了Patrik從未感受到的母愛(我覺得看到親生母親的賀卡掉下眼淚也有些是Goran的功勞),但在關鍵時刻又像父親一般保護了他,也難怪Patrik不再想去其他家庭而願意回來Goran身邊,Goran給Patrik的關愛真的不是誰都能輕而易舉的代替的。

Patrik後來慫恿Goran挽留Sven倒還真像孩子在父母吵架時出點子讓父母和好的樣子,最後三人穿著親子裝一起慢跑的後面可謂是最圓滿的結局了。

常問愛是什麼,我覺得我已在這部電影裡找到了答案。



【一下皆為吐槽+腦補+自組CP 慎重下拉】

我真的不信沒有人萌Goran和Patrik!

原先以為這片是講一對同志夫婦共同將一個叛逆孩子轉化的故事,但看到中間的時候就有種「等等這不對勁吧!」的感覺……

簡單的說,原先以為在Sven和Goran說分手後Patrik跟Goran說什麼把車庫裡東西賣掉什麼的Goran會發火,但沒想到Goran只是笑眼彎彎的說好,這種感覺真的很微妙啊……

尤其是兩人說話時那種笑容那種眼神,我感覺我都快忘了還有Sven這個人- -

最後Patrik回來和Goran的擁抱我的腐女魂瞬間燃燒好不好!而且Sven說養狗的時候Patrik笑著看向Goran……救命!

感覺是很混亂的一家三口,恩- -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