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喜劇之王 [港]--King of Comedy

喜剧之王/KingofComedy

7.2 / 7,536人    85分鐘 | Japan:90分鐘 | USA:89分鐘

導演: 李力持
演員: 周星馳 張柏芝 莫文蔚 吳孟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開膛手貝塔

2012-12-25 07:03:57

等天亮


  今天在書吧隨意翻到一本書,魏君子編的,寫的是他們這波人對港產片的原始情結與唏噓中的延續。點了杯茶看了一小半,耳熟能詳的名字充斥眼簾,思緒也跟著一個個作者浮想聯翩,想了想,究竟哪部港片能讓我久久懷念,在腦袋硬中搜索許久,卻漸漸地浮起了這部《喜劇之王》。回來打開豆瓣,點開條目,愣了許久,看著形形色色的各種影評,血脈幾次湧動,卻打不出一個字。去年這個時候,採訪方文山,他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流行歌曲之所以長盛不衰,有時候不是因為它究竟有多麼琅琅上口,而在於,當一首歌曾在你人生的某一個階段屢次響起,它便已經或多或少地成為了你生命中一個潛藏著的記憶點,以後再聽到它時,你第一時間想到的,除了熟稔的旋律,更多的卻是你彼時的青春與過往。現在想來,這道理再明白不過,但當時聽來,卻有醍醐灌頂之感。其實說開去,又何止音樂如此,小到一塊斑駁脫落的牆皮,大到深夜佈滿繁星的天空,甚至路人的一個似曾相識的笑容,都是你記憶的觸點與蟲洞,只是人類向來懶惰,眼睛朝前看得多了,由此生成的強大的慣性常常使得你無暇回顧,於是,上天給了你音樂、電影、書籍,它們像一片片落在馬路上的秋葉,被時光的車輪一次次輾過,最後,它們將自己的痕跡深深烙入路面,從時光的另外一頭看去,它們零零星星,雜亂無章,但因為拉長了距離,卻反而透出一種不規則的至美。

 不像賈樟柯這種在錄像廳中浸淫出來的一代,等到我漸漸開化,拿掉眼睛與現實之間的那層毛玻璃的時候,市面上的錄像廳已近乎絕跡,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爿爿似乎在一夜之間就生長起來的影碟店,它們迅速佔領了城中每一個或冷清或繁盛的犄角旮旯,讓人一時間又找到了新的心靈歸宿。當然,我們所謂的開化所謂的歸宿,不過都是伴隨著荷爾蒙崛起的一種託詞,說到底,那不過是一度諱莫如深的性萌動的另一種實現形式。也是鑒於這個原因,我的觀影生涯也終於走出了第一步。

 當年我們那裡最大影碟店有很著名的三間屋子,第一間,所有人都可以進;第二間,老闆的熟人可以進;第三間,只有老闆自己可以進。當然,經過了同學們的口口相傳,我知道,這三間屋子對應的不過是一般片、三級片和A片,在網路發達的當下,莫要說三級A片,便是人獸雜交也是一個bt全部搞定。而那時不同,所有的一切都來之不易,因為渠道總是如此狹窄。直到這個影碟店倒閉,我也未曾進到那個傳說中的第三間屋子,中途被我不學無術的表哥帶進了第二間屋子看過,得以識見一些諸如xx羔羊、xx醫生之類的欲露還遮的封面,後來讓我看出世情冷暖的《色情男女》也藏匿其中,但那時,一心想的卻是,如果能進入那神秘的第三間屋就好了——人就是這樣,當你知道前方有更好的東西在等著你時,哪怕那只是一個幻覺,也能夠讓你毅然放棄眼前唾手可得的繁華美景。

 那時候年紀小,也沒有社會青年的關係,還屬於在初中里奮力背書以考高中為己任的類型。但即便如此,也無法抵擋我濃濃的不倫之欲。也許是中國的教育使然,那時候除了說起性臉會紅到脖子根之外,其他諸如兇殺、鬧鬼、武打、愛情之類的片子租起來是毫無羞恥之心的,而對於那些三級或2.5級別的片子,則往往在影碟店往來反覆,卻終於無法鼓起勇氣,說出「我要這個」之類的話,好不容易在一個老太婆開的店裡拿起了一盤好像叫《狼女》的片子準備付押金,卻在登記時被老太婆打量許久,得到一句「你不適合看這個片子」的回答,從此一頹不振。於是,當你無法找到那種能夠一針見血的片子時,便只好找一些看似腥色的小電影隔靴搔癢。於是每天便在碟店中尋摸,看封面看簡介,尋找到正常劇情中的不正常之處,比如xx地方發生了兇殺案,兇手幾近變態,這時候,如果受害人是男性,便直接略過不看,而如果受害者是女的,便會細細研究下去,若是這女的恰好還是被先姦後殺,那便是意外之喜,如獲至寶,再往後,經驗漸漸多起來,發現港產的兇殺往往都是噱頭,除了三級,哪怕能露半個乳房的都少,而老外的類似片子,卻基本上能夠保證至少露兩點,於是其後,便只對著外國電影那一排猛找了。不過這也有副作用,比如,當年火爆一時的《泰坦尼克》,我千辛萬苦在眾人的供不應求中租到了一張,卻只拉到露絲和傑克在畫室中脫衣服的一幕,重放加定格看了三四遍,劇情什麼的直接帶過,現在想想,若是當時還碟子的時候被車撞死,以後再無重溫機會,該是何等的悲哀。

 少年人無定性,這一類的片子看多之後,便開始覺出人生的虛無——不就是兩團肉撞上倆奶頭麼,有什麼好看的,加上當時正在準備中考,壓力山大。於是自我調節,找到了一些港產喜劇,當時正是周星馳如日中天之時,於是,便也依照影碟店老闆的品味,在人生中嵌入了周星馳這個不可撤銷的名字(寫到此處,發現終於快提到《喜劇之王》了)。

 看過的史蒂芬周的第一部片因為年代久遠已不可考,只記得當時最喜歡的是九品芝麻官,對其中太監脫褲子的場景和死人妖爛屁股的台詞記憶猶新,其次是唐伯虎點秋香,因為他那隔山打牛和口吹大風掀起群女裙子的絕技於我可謂心有慼慼。現在想來,彼時的周星馳於我就是一枚開心果,誇張的表演,無厘頭的笑料加上狀況百出的人物設定常常讓人百看不厭,完全不像當下的一些喜劇,即便看時會無意識地咧下嘴,待到看第二遍時候,便索然無味。待到把逃學威龍系列,破壞之王審死官之類的都看完之後,便租來了《喜劇之王》,當時只是因為周星馳的名號,完全不知道這個片子說的是些什麼,看到一半,覺得就是個肥皂劇,只覺得張栢芝很漂亮很風騷很符合我之前看3.5級電影時候形成的既有經驗,別的一無可說。

 時光匆匆流轉,這期間,經歷了依舊懵懂的高中,接著,上了自以為已經告別懵懂,實則更為懵懂的大學,看電影的習慣始終保持,此時便開始博覽世界電影,方法是從當時興起的百度知道上搜索類似「好看的電影」之類的關鍵詞,因為網路日漸發達,滿足獸慾的片子有了固定來源,同時也過了悲催的苦學期,看電影的日子便大開大合有豁然開朗之感,但說起來,百度知道上的推薦無外乎教父三部曲,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美麗心靈什麼的imdb前列的主流奧斯卡得獎片,年代久遠,看過之後,波瀾不驚,他們說,這是最好的片子,我卻不以為然,當時也不知道特呂弗戈達爾費里尼安哲羅普西斯等等大牛,但後來學了影視看了他們的片子之後,也覺不出哪裡好,他們偉大他們開創了時代他們居功至偉他們可以把牛逼搶了還不還給牛,但我還是覺得,他們只是我學習的方向與借鑑,他們的片子可以成為經典的教科書,卻不能成為我從心中認同的那種參與了生命的電影,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這本無可厚非。在這段渾渾噩噩的日子裡,伴隨著如此之多的影片,卻又重溫了很多周星馳的經典,其他片子都是電視台放的時候,調到了就看一眼,只有《喜劇之王》,會不定期的拿來重溫,取決心境,各次感悟略有不同,但每看到關鍵情節,常唏噓不已。

 以後的生活繼續匆匆而過,讀研,眼瞅畢業,看過的電影已然上千,短影評不計其數,長影評也快超過兩百,但始終沒想到,為《喜劇之王》寫一篇文,直到今日,受開篇說到的那本書提醒,終於想到了它。因緣際會,果然從來不是妄言。

 但寫點什麼呢,不知道,這部看過不下五十遍的片子的每一個場景幾乎都歷歷在目,但每一個場景又都是那麼的好,即便是最後看似脫節的屋中外賣與槍戰一段也有著自身凌厲的節奏,尹天仇在黑幫大佬的盤問下的左支右絀也成為其後很多影片的借鑑。在周星馳的影片中,這也許是唯一前後一致幾乎沒有盲點的一部。打動我的情境有很多,比如,柳飄飄在計程車上對著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哭得梨花帶雨;比如,尹天仇在跟洪爺通過電話之後,打開的那個只能表示出他一貧如洗的盒子,他說,飄飄是「極品的素質」,於是他只留下了一本書,剩下的所有東西,都給了飄飄;比如,他趿拉著高跟鞋艱難地走向窗邊,柳飄飄迎著海風,穿著夾腳拖鞋,清淳如玉的樣子;比如,他站在逆光中,猶豫地喊出的那句「我養你」,僅僅三個字,你卻知道,他早已鼓起了這一生僅有的幾次勇氣,在此之前,他甚至只能裝睡,對飄飄的離去,無法面對,因為除了對表演的自信,他骨子裡,深藏著自卑;比如,鏡頭緩緩地推向柳飄飄的背影,她用粵語說,你先養好你自己吧,痴線;比如,柳飄飄鼻青臉腫的對著遠去的跑車喊,你養我是不是真的,沒騙我吧。車卒然停下,尹天仇帶著一臉甜蜜說,沒騙你,等著你哪;比如,你只有兩句對白;比如,其實,我是一個演員;比如,導演的一句cut;比如,那摔碎的兩個盒飯;比如,洪爺的奶奶歡天喜地離去的身影。

所有的所有,都已化作種種記憶,與我深深為一,一部電影,不過是幾縷思緒,些許頓悟,諸般情境,只是因為它們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深入參與了你的生命,才使得你染上了它不可磨滅的色彩,在某種意義上,它更像我們所說的夢想——那種在你小時候偶然看到,碰到、聽到卻莫名為之奮鬥終身的東西。這篇文寫到這裡,在不知所云的當下,忽然又想到一句台詞。

——「喂,我怎麼什麼都看不到?」
——「也不是了,天亮之後就會很漂亮的。」

昨日的光影其實不再是純粹的光影,更多時候,它不過是我們再難回去的往日時光。

等天亮。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