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科學怪犬--Frankenweenie

科学怪狗/怪诞复活狗(港)/科学怪犬(台)

6.9 / 117,037人    87分鐘

導演: 提姆波頓
編劇: 提姆波頓 約翰奧古斯特
演員: 薇諾娜瑞德 凱瑟琳奧哈拉 馬丁蘭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是大皮哥

2012-12-25 19:41:53

哥德與陰鬱纏裹下的蒂姆·波頓自白


      早先在看到第一批預告片放出的時候我曾毫不留情地痛批這部科學怪狗是蒂姆·波頓不思進取毫無誠意的作品,和《殭屍新娘》如出一轍的尖臉、細身、大圓眼的角色造型完全沒有什麼可區分度,近年來甚囂塵上的關於蒂姆·波頓已經江郎才盡,「波頓式哥德」已死的傳言也似乎愈發顯得有據可循。
      而在我認真地看完了這部《科學怪狗》之後,我100%收回上面那句無知的言論。因為當我看到片中的主角Victor和早年波頓的成名短片《Vincent》的角色造型幾乎一模一樣的時候,我明白了這其實是蒂姆大叔一次用哥德和陰暗包裹起來的溫柔自白
 
  
      首先科普一下《Vincent》這部短片的內容及其創作意義。

      年僅七歲的文森特,他總是表現出很有教養,並且做大人讓他做的事。但他又是一個愛幻想的男孩,他的腦子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古怪而新奇的念頭,卻受到成人社會的壓抑 ,他陷入到深深的孤獨之中,活在冥想中那充滿鬼怪的世界裡。文森特最喜歡的作家是愛倫坡(Edgar Allen Poe)。一天晚上,當他在讀一本令人後怕的書的時候,幻想著自己是恐怖演員,飾演將妻子活埋後不堪精神重負的兇手。他挖開她的墓去確定她是否還活著,他並沒有意識到那是他母親的花圃,文森特的母親將他關在房間裡,他知道他不得不被驅逐到末日之塔,他被判在那兒度過他的一生並長眠,孤身一人,只有他美麗的妻子的畫像為伴,當他孤獨的「墓穴」中只剩他混亂的思想……


      黑色幽默的溫婉和憂傷,自閉又很有張力,冷與暖的交揉,是陰森中的華麗,溫暖中的殘酷,黑暗中的溫馨,一個非常詭異的世界

      蒂姆·波頓小時候常常被父母鎖在屋子裡,後來又離開父母跟年邁的祖父一起居住。那正是他頑劣的青春期的時候,一個老人明顯不是他叛逆的對手。理所當然的,蒂姆·波頓的世界被小人書和恐怖電影包圍。和許多孤獨的人一樣,波頓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又極度黑暗,就好像當一個頭破血流的小孩蘸著自己傷口上的血畫出一朵玫瑰,玫瑰的色彩很美,可是也很恐怖



      有蒂姆入駐的作品,縱使是公司龐大如幾乎隻手遮天的Disney,亦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破例一改開場前夢幻絢麗的城堡煙火LOGO動畫,用黑白灰三色交織而成的深度憂鬱和陰森為整部電影從最開始就奠定了基調,可以說這個舉動的意義遠遠不止於為影片造勢添火,其目的多少有點向蒂姆大叔這位年近60的鬼才老頑童致敬的意味在裡面。而這部作品也確實在真正意義上完成了蒂姆長期以來想把《科學怪狗》以定格動畫的方式,配合3D的新世紀電影技術,呈現在大螢幕上。對於蒂姆而言,《科學怪狗》更多的是一次偉大的實驗和一種心願的達成,至於最終的口碑和票房如何,我想,大叔本人和熱愛他、尊敬他、懂得他的影迷心中自有一尺精準的標竿在。

      也正是由於大量消極陰暗的元素的加入,使得這部本應該面向低齡觀眾群的動畫電影的受眾面倍受擠壓。在我個人看來這部動畫起碼得是PG-17的等級,畢竟怪誕、陰森、憂鬱、驚悚、恐怖、血腥、死亡這些敏感話題與素材不論在哪一個國家、不論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到如何思想開放的程度,這些都是不允許也絕不應該向尚處於心智開始健全階段的未成年兒童的 —— 畢竟,絕大多數家長首推Disney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孩子哭泣或是對生活的百無聊賴失望的時候塞給他們一張製作精美的藍光碟,換到他們一個半小時的放聲歡笑,期待著貫穿在電影中的那些正能量能夠多少引導甚至矯正孩子的三觀,不是嗎?

      由此看來,這次蒂姆和Disney的強強聯手恐怕才是超越影片內容之外的令所有家長都聞風喪膽的恐怖故事:孩子被帶壞了怎麼辦?

      而這一種幾乎已經根植於大多數家庭心中的固有偏見恰恰是對蒂姆本人最大的誤解與詆毀。



      因為有早期的《Vincent》作鋪墊和本片遙相呼應,從Frankenweenie這個孩子角色一登場我就是按照蒂姆的形象和人生軌跡去打量他的。

      這個看似再尋常不過的小男孩身上幾乎收納了所有蒂姆本人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些個人特點與標籤:孤獨、自我、個性、宅、執拗、聰敏、奇思妙想、怪誕、複雜,各方面體現出不應該是他這個年齡層所擁有的成熟和憂鬱。

      而造型同樣怪誕無比的狗狗Sparky作為Frankenweenie父母之外的唯一陪伴,自然是有著它被創作出來存在的理由 —— Sparky就好像蒂姆童年時期、或者甚至是之後的創作期的一個感情寄託,具有豐富的象徵和指代含義:既可以是自閉的蒂姆小時候無意中發現的一件小玩具、一本小人書、一塊秘密的玩耍土地;亦或是童年時期常被父母遺落和獨立的蒂姆自己所構思出來的一個虛擬形象,和它交談、和它嬉戲,彼此依賴,以度過漫長的孤獨時光;又或者這就是蒂姆從小就有的電影夢、導演夢,這個夢因為他不合時宜的年齡而受到同齡人的詬病、嘲諷和中傷,因此這個夢呈現出來的形象不那麼光鮮,一如電影中尖頭大眼的怪狗Sparky,它們分享著一個畸形殘缺的共同特質,但都無一例外地陪伴過蒂姆走過他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


      如果你是帶著這樣一種認知和解讀去看這部《科學怪狗》的,那麼在看到Sparky在一場意外中被疾馳而來的汽車撞飛的這一幕你一定會忍不住淚流滿面。

      這或許是影射了蒂姆早期遇到的第一個人生大坎,對他的打擊和摧殘是極其巨大的,從片中Frankenweenie目睹Sparky死去時的心碎,以及埋葬Sparky之後和家人一起久久矗立於墓頭的一幕,可以窺見這個挫折對於主人公,對於蒂姆的創傷有多麼撕心裂肺。


      「When you lose someone you love, they never really leave you.「,「They just get into our heart.」

      -「I don't want him to be in my heart.」,「I just want him back.」


      這句話裡飽含的悲傷近乎讓人崩潰。當時的蒂姆一定是感受著夢想逐漸遠離的切膚之痛,但是偏執地堅持著夢想甚至用欺詐性的幻想的方式讓自己維持下去,也許是他走投無路的唯一選擇。



      To you, science is magic and witch craft because you have such small minds.

      I can't make your heads bigger. But your childrens' heads, I can take them and crack them open.

      This is what I try to do, to get at their brains.


      Science isn't good or bad.

      But it can be used in both ways.


      影片中Frankenweenie的老師在面對小鎮家長的一致非議公開為自己辯護時說的這番話可謂是全片的最精華所在。老師對於Science的解讀正是完美吻合了蒂姆對於做電影的鮮明態度 —— 別人眼中的荒誕、不可理喻,而為什麼這個社會和這個世界會用異樣的眼神和透骨的偏見去打量這樣的作品,才恰恰是最荒誕、最不可理喻的理念和觀點。

      藉由老師的幾句話蒂姆可以說是托物言志暢快淋漓地完成了一次對傳統價值觀的解構和諷刺,也是蒂姆所有作品中都少有的如此不半抱琵琶尤遮面的高調、大膽地直抒胸臆。光憑這一點,這部《科學怪狗》就足以稱得上是蒂姆轉走哥德風以來最好的作品之一,即便算不上最好的唯一,這也一定是最蒂姆、最波頓的蒂姆·波頓式電影,無關動畫、無關內容、無關形式。



      縱觀全片,儘管有無法剔除的負面消極的種種電影意向在其中,但蒂姆依然用他高度的電影人敬業精神履行著一個電影人該盡的全部義務與責任:造夢。

      誰說夢一定要鮮衣怒馬要夢幻溫柔?誰規定了夢就必需要存在於「只應天上有」的情境之中?

      夢為什麼就要規規矩矩而不能凌駕於傳統審美觀和普世價值觀之上?

      蒂姆·波頓給了所有沉睡中或者裝睡著冷眼旁觀的世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 縱然是怪誕,亦體現著夢的天馬行空。因此蒂姆用他瘋狂的創意和想像力接連造出了蝙蝠貓、毛毛蟲「泰坦」克洛諾斯、哥斯拉一般的巨型悍龜、繁殖量驚人的吃鹽會爆體的Sea Monsters …… 而究其誕生之根源,就如同那幫無恥小兒盜用Frankenweenie的創意一般,皆是始於Sparky,始於蒂姆·波頓孩童般的電影夢。


      影片的最後,蒂姆在深思熟慮之後,罕見地做出了他可以說最大的一次讓步和妥協,當那一陣陣微弱的電流最終成功喚醒Sparky之後,我明白了那是蒂姆深藏在他那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的外表下的極致溫柔。

      特立獨行了幾十年的蒂姆,在這一次與迪斯尼的合作中,終於也放下了姿態,選擇用這樣一種深沉的方式滿含慈愛地凝視著這個世界。

      在我看來,這絕不是蒂姆被逼無奈的屈服和被這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同化,恰恰相反,這一個不卑不亢的蒂姆·波頓才真正意義上完成了一次對自我的超越,真正意義上圓了他那個從小就懷有的偉大導演夢。



圖文日誌:http://www.douban.com/note/25451766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