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6 09:51:37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要還原武術還是要武俠影片?——觀《倭寇的蹤跡》
侯磊
《倭寇的蹤跡》——一部由作家徐皓峰導演的古裝武俠片上映了。這部影片的定位包括了歷史、武術、電影三個因素,很不幸我也是歷史、武術、電影這三項的愛好者,電影就更該看了。而就在影院中耳邊傳來的夾雜著輕微噓聲的笑聲,我試圖猜一猜這部電影不大被接受的緣由了。
沒見過徐皓峰,但在很久以前就讀過他記錄的一本《逝去的武林》,是一位形意拳老拳師的口述史,同時也讀過點武術史料。所以我覺得,讀一些徐皓峰的書,了解一些他對於武俠的理解更能看懂這部影片。假設徐皓峰不懂電影和文學,我也能說,他是懂得武術的。懂電影和文學的人很多,懂武術的確實不多了,才顯得更加珍貴。也是這部影片的價值之一。
首先說明一個問題,即中國傳統武術能不能打?到底是怎樣打?這個問題網上對罵已久。我認為:武術不但能打,而且非常能打,可要命的就是基本上失傳了。因為武術的練法、演法、打法都不一樣。即所學套路、對外表演、和實際動手完全是三回事。會一會二,不一定會三會四。所以練了那麼多年能劈叉和折跟頭的武術,伸手就被人打趴下,那是很正常的。而武術的真正打法,和現代搏擊基本幾乎一模一樣!比如古代的太極拳,完全是一種快速、兇狠、陰險的拳法。說白了就是對方正著打我,我側著打他,下手的地方都是腿窩、肋扇等怕打之處。伸手就能把你打趴下,(上腳?那就直接空中飛人。)所以說太極拳拳師之間比武,也是打拳踢腿,根本沒有什麼「一個西瓜分成兩半,一半給你一半給他」的那種雲手。而如此實用的拳法,最終逃不過變成「簡易二十四式」,成為公園裡老頭老太健身操的命運。
還能夠提供證據的,不是古往今來的文字作品,而是要金庸寫武俠小說的緣起——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吳氏太極拳代表人物吳公儀和白鶴門掌門陳剋夫在澳門立擂台比武的掌故。那場比武留有錄像,他們所採用的對打方式,完全不是什麼「高手之間的過招」,你一個白鶴亮翅,我一個野馬分鬃,而完全是現代搏擊的拳腳相加。——其實古人比武也是這樣,這時候什麼門派、套路都沒用,即便是旁觀者也不會去欣賞他們的招式:一兩個回合即見分曉。這麼快結束打鬥有兩個原因,一來行家伸手就知道高下,沒必要再打了;再有就是一伸手就有人頓時喪命,不會打上很久。
說了這麼多古人是如何動手的,再看《倭寇的蹤跡》多少有些眉目了。普通的武俠電影拍的是武術的表演,而徐皓峰拍的是武術的對打,其中武打的片段多是如此。招數一晃即過,人們還沒看清就有人倒下,還沒有大肆流血的場面,使人覺得導演根本不會拍武俠。其實徐導不是拍武俠片,而是藉著電影去除對中國古代武術的妖魔化,企圖還原一下古人的真實武功。這個想法確實很好,只不過他忽略了一點:真實的武術在大眾眼中是「不好看」的,觀眾們要的是好看的電影,而不是技擊。好看的是表演,不是打人。即便李小龍也是如此。有些身份人是不能兼有的,比如職業武士和職業演員只能佔其一樣。同理,要看真的武打,還是要好看的武打,這也只能佔一樣。即徐皓峰佔了要拍真的武打,而部份觀眾不買帳的原因。
由此說來,武術實戰失傳的原因,不是來自外國人的手槍,而是中國人要看錶演,不失傳才怪!不過作為武術愛好者,還是建議看看這部影片吧,畢竟想看那種人在天上飛著發波的武俠片,看誰的都行。而這種影片,除了去世的張徹,也就徐皓峰可以看看了。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