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9,370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葵約

2012-12-29 00:23:16

最驚喜是Eddie Redmayne沒有之一


       近年來musical theater總體形勢是從電影改編為音樂劇,比如百老匯的once, newsies, bring it on,西區的matilda,節省不小一筆宣傳費的同時也引得投資人樂呵呵掏腰包。而從音樂劇變成電影面臨更多困難與質疑。Les Miz嚴格上來講是從書變成音樂劇再變成電影。但電影卻還是選擇完全建築在音樂劇之上,無論是音樂、情節、節奏都明顯裁剪自老劇。
  
  這劇十分我會給八分。

       先說問題。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改歌詞。此舉確實多餘,而且可以想像對於老劇迷是多麼尷尬的一件事。我已多年不碰這部老戲,就在我差點以為已將它忘記,當旋律響起,卻還能憑零星的記憶在內心跟唱。每次遇到與記憶中的不符之處都如同如鯁在喉,十分難受。這種情況發生不止一次(歌詞改動絕不下十處)。在電影院裡眾老頭老太太們,除了看著Colm Wilkinson出現那兩回合會激動,也就對著改歌詞會竊竊私語了,真替導演覺得特對不起他們。a little fall of rain那裡改詞的令人惋惜啊!試問ALFOR的原版有任何值得改動的地方嗎?答"有"的拖出去挖耳屎一百噸。哦你問起,那個把ALFOR砍出了原聲帶範圍,並且聲稱「因為不重要所以砍去」的導演嗎?那位親早就被眼刀凌遲千萬次了。
  
  第二個問題,剪戲和拉過場極突兀。我試著從一個對LM完全不了解的路人立場,也明顯感受到時間跳躍處理的生硬。尤其是barricade之前(誠然,intermission)跳躍的連字幕都省了。一瞬間幻覺看了錄播掐掉廣告了嗎這是!?相比之下,更換歌曲的順序/更換戲份順序比起碎片式拼湊的戲份銜接而言就不算什麼。我就不懂為何有的地方銜接很好,有地方就非常生硬?對此只能默問蒼天了……這片果然還是跟錯了導演……
  
  第三個問題,背景音樂過於誇張。如果說在Thenardier兩口子出場時為了營造氣氛讓樂器喧賓奪主,在Javier獨唱時為了掩蓋技巧不足讓音樂大肆播放,那Hugh叔獨唱的時候總算是以他為主並且他唱功毫無問題吧?但配樂絲毫無減弱之趨勢。但在Fantine獨唱「I dream a dream」時配樂就很好,很輕,大部份時刻都是靜默的。我覺得Hooper在學院宣傳會上講得那一套可有意思,「治癒電影唱歌虛假的唯一途徑就是現場收音」blah blah blah,是啊,現場收音很好,但配樂不必要的喧賓奪主也包括在治癒手段之內麼親?或許,此說法就是文藝腔的美麗蟬衣?
  
  
  
       至於驚喜:
  
  這戲最大驚喜的是,我會重複一萬遍,是Eddie Redmayne。聽完他的「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完全打消了我對他的一切疑慮而全部轉化為讚賞和驚嘆。他用飽滿的演技完美的填補了他在歌唱上微弱的柔美,將一切表達的深情且內斂共聚,豪邁與壓抑並存,你能在他晶亮的眸子裡看到入骨的痛和難以言說的疚,他每一句都在唱,又彷彿在訴說。刻骨入髓的傷痛和麵對現實的麻木……他連短音和喘息都變得無限真實。我不再用詞彙堆砌他的美,去看,一看便懂。
  
  小雀斑不紅無天理啊無天理。
  
  再說說其他演員和唱歌的事。
  
   湯上也有見過對於這次選角相當之詬病的,我覺得,沒有必要。畢竟作為一部商業化的作品,票房號召力還是第一位的。以電影而不是作為一部音樂劇來看,選角也已考慮了相當一部份戲劇迷訴求,至少Hugh Jackman摟著東尼獎盃,Aaron Tveit正經是百老匯走出來的小哥,Samantha Barks也在西區有多年經驗。This is a motion picture! Can you ask for more?
  
  Anne Hathaway的歌唱好功底是意料之中,還記得幾年前在舞台上對著梅姨唱"she's my pal"的自然流暢。作為集名氣、演技、美貌唱功於一身的安妮,早早的就被這片的第一款預告推出作為宣傳中心,不得不說略削弱了她在電影中獨唱時帶來的驚喜,但她唱到「he took my childhood in his stride」的力度依舊震撼。服裝和化妝也是這劇曾經的主打宣傳之一,而安妮的妓女裝已經美的不可方物完全不足可信了。當然,Fantine這個角色的成功原因之一也在於她的短暫。安妮版的fantine像在冬日第一場雪來臨前綻放最後一瞬美麗的花朵。選角相當成功。
  
  Hugh Jackman的唱功本應該是無可挑剔的,看著螢幕上的他,彷彿還能感受到當年"the boy from oz"的感染力,有幾首確實是唱砸了(如前面所說,糟糕的配樂要負一半責任),我聽著"Bring Him Home"時候在椅子上都有點坐不住了。但有幾首最後還是收回來了,總體Hugh的表演中規中矩。
  
  Russel Crowe,羅素熊唱歌出的狀況最多,Stars已是公認的敗筆了。他的聲音過於渾厚,幾乎已經失去了音域跳躍的活力和舞台表現的完整性。他完成了演員的部份,卻沒有做好一個歌手。
  
  Amanda Seyfried小姐是天生的soprano,還記得多年以前她寫的那首"little house"。這妞以前唱過比"a heart full of love"更高的調子,聲音的抖動估計故意為之。所以我覺得她的顫抖唱法只是一個選擇罷了,或者說是顯示她聲音本色的方式,優劣判定見仁見智。真正問題是她和Eddie不搭。導演誇下海口說全部音樂都是現場收音,雖無從判斷這句話真實性,但我可以確定Cosette/Marius幾首有非常明顯的後期合成痕跡,或者說是大範圍修過音,並且弄巧成拙在掩蓋他倆聲音的不和諧上刻意誇張化了伴奏音效,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
  
  Samantha Barks,我總是開玩笑說她就是苦逼戲不用上妝的Eponine,感覺她口音比起25ac時期改過來不少。最標誌性曲目OMO,以及後面(本應)表現力很強的ALFOR,唱得不錯,過於用力了,但憑她實力完全可以比電影中的表現更強。
  
  Eddie Redmayne,不再贅述。
  
  Aaron Tveit,作他的粉可真不容易,空有一副好皮囊一副好嗓子,近年他選角色都極失敗。當初聽說他被選來唱Enjolras我眼淚都下來了,我想,這位親,你終於能演個正常角色了。。。E的造型配上Aaron的臉有點滑稽,但看慣了覺得還好,高音時也表現了Aaron式特色唱腔,可惜收斂了不少。最終保留了原劇的經典的壯烈犧牲姿勢。我眼角流下一滴眼淚,內心默默道:比起四年前你真去除一下皺紋了親!
  
  Sacha Baron Cohen和Helena Bonham Carter,作為Thernadier兩口子完成了該有的作用。我覺得SBC可貴的地方是,他就往那兒一站,都不用做動作和唱歌,就能惹起觀眾的一陣鬨笑。
     
  
  凡是對這個片子的演員有基礎了解,不會對羅素熊的唱功有期待,不會對Hooper說的廢話認真,會認真的聽安妮的傾訴,會仔細欣賞Eddie和Amanda沉靜的美,多看兩眼費心血的佈景,對唱功低點要求,我覺得也就不錯了。總體來講這是一部好電影,或者說在許多角色的已有經典建築之上,許多大牌的參與中,能組裝出如此一部內斂而龐大的巨作,會讓最挑剔的影評人讚嘆,在那些瑕疵中,它還能找出一些讓人意外的閃光點。也實屬不易。 只當做一部電影來看,打8分,絕對屬佳作了。
  


  額外再說一點,街壘取景在哈利波特電影的「對角巷」,ABC Cafe正是對角巷的那歪歪扭扭的銀行小樓,於是每次給那樓一特寫,我都內心默念eponine死在對角巷了真的大膠布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