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

十月的天空/飞一般梦想/火箭男孩

7.8 / 98,118人    108分鐘

導演: 喬強斯頓
編劇: Homer H. Hickam Jr. Lewis Colick
演員: 傑克葛倫霍 克里斯庫柏 蘿拉鄧 克里斯歐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模糊綠洲

2012-12-31 09:50:13

父輩的天空


這不算影評,只是看這部電影想到一些往事。假如真被一些東西打動的話,打分就沒法客觀,這五星就算是感情分吧。
——————————————————————————————
沒有想到和這部電影失之交臂達十多年,今年才看。

電影在99年,1999年正是我所謂奮鬥和追夢的開始。

小時候我也在一個差不多這樣的環境下長大,雖然不是礦坑,卻是一個造車皮的廠,同時也沒少挖礦。人們在同樣一個地方上幼稚園,上小學,上中學,然後再這裡工作,結婚生子,再上幼稚園,上小學……這裡的每一個人認識每一個人。千絲萬縷的聯繫。

廠礦不像農村,也不像大城市。小市民沒有,大老粗很多。談不上精緻,文化人,很有限,但大家對老師能有多客氣就會有多客氣。燈紅酒綠?開車進城吧,這裡根本沒有,誰不認識誰啊,你好意思出來鬼混嗎?

那時候7點回家已經算晚了,吃完晚飯沒有多少人願意去過夜生活。該寫作業的小孩寫作業,該在家裡孩子老婆的就老婆孩子。有一些不出息的小混混學壞,也不過是偷偷抽點菸,打打桌球到晚上更晚。

你知道這種生活吧?大問題沒有,關鍵問題在於無聊,世界太小。

中學的時候因為家裡變故去外面上學,沒辦法的辦法,是個社會學校,真正的社會青年,還有一些真正的紙醉金迷。幸運的熬過來再回來的時候,因為看過了更多生活的可能性,所以對這個世界有了很多不同看法。

第一次覺得小時候曾害怕的當地混混是多麼蠢,躲著抽個煙就算學壞了,欺負一下自己同學就以為自己十惡不赦。以前我經常被他們欺負,回來後他們再不敢了,就好像他們似乎知道了什麼似的。

大概是那時候,我第一次想要和別人活得不同,當然不是去做黑社會,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倒不只是造火箭那個很淺顯的主線,我對這種東西本身也沒啥興趣,而是其中父輩和為人子的情節很觸動我。說起來克里斯·庫珀 Chris 古柏真是個好演員,在《美國心玫瑰情》裡的父親形象也異常傳神。

我們這邊也有片中那樣的酒鬼父親,我的父親恰好是和片中父親一樣教訓過酒鬼,也在這個並不大的地方盡職盡責,受人認同尊敬。也同樣,他根本不懂我的夢想,也壓根不想懂。上班賺錢,養家吃飯,相信越努力就越能得到更多,他對走捷徑的小計倆沒有任何興趣,並斥之為歪門邪道,雖然那是這個世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總之他關心很現實的眼前問題,就像以前他和我媽談戀愛又被安排外地工作,要嘛去外地飛黃騰達,要嘛娶我媽待在這個地方。他說去他媽的吧,就回家娶了我媽,所以現在我能在這裡寫字。

雖然藝術創作的時候需要天馬行空,但與我自身而言,這種現實、實際主義的浪漫是我最認同的。

像主角父親剛出場救人又爆粗,很多情況下我也是主角那種心情,有時候覺得父親特英雄,有時候又覺得他太落伍滿丟臉的。不能說他對,也不能說他錯,總之這是我父親的方式,這種方式過了五十多年肯定是有道理的,他在這個方向懂的事一定比我多。

而這一點恰恰是當時的我一直想避免的地方,無論對錯都不想這麼活——這個世界太小了。他一直希望我可以接他的班,我一直沒有這個打算。那會我愛寫字畫漫畫,一直偷偷給外面投稿,甚至有一點成績——當然真的出去以後發現比自己厲害的人真是太多了——但我還是很高興。

電影中主角和父親說:「你看哥哥的球賽從來不會沒有時間」。

我那時和主角同樣感到委屈。改制壓力大,他從不關心也不懂我寫了什麼,畫了什麼,唱了什麼,花了多少努力。他連關注一下的心情都沒有。好好上學,好好工作,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有他們的特殊性,生存被他看做是生活的一切。

即使之後我邊工作邊做夢搞定了全家的生活和自己的愛好,他依然還是覺得我不該花太多時間在這些愛好上。我送他我的創作,他都沒有哪怕是拆開禮貌性的欣賞一下,對於這些方面父輩總是有一些古怪的固執吧,我想。

總之99年考上大學,面臨的學校可以上好多個,我幾乎是立即選了離家最遠的一個。上大學是瘋狂的打工賺錢,為自己賺學費和生活費。近乎飢渴的去體驗這個更大的世界,從搬磚到駐唱,從英語兼職口語講師到調咖啡,都做過,一直都不考慮自己有多少斤兩,這件事有多少成效——只是一直在像頭山豬一樣的沖。

小地方來的人,到大地方去,不懂的事情太多了,那時候很多人笑我的淺薄,骨子裡我的確也覺得自己是個淺薄的人,懂得太少要學的太多。我只是偷偷的把自己要做的事,各種夢想都寫下來一個個去完成它。99年出自己的第一張唱片,2001年週遊全國,2003年有自己的第一部風光片,2004年擁有自己的一家錄音室,開設自己的廠牌,到買自己的第一套房子等等等等……

再後來我真的完成了那些夢想是在25歲,那些所謂「30歲之前要做的事」提早了五年就被我一道道劃掉,最終什麼也沒剩下。

雖然似乎融入了那個大世界,雖然有了自己的很多東西,但一天天我感覺自己在空掉。朋友成就,有的,被騙勾心鬥角,也很多,慢慢的我開始自我懷疑。每次做什麼事情,都覺得背後沒什麼能讓你回去,最不堪的時候打死我也不會和家裡說,待在房子裡自己和自己熬。最終如果沒有一個特殊的朋友A.J.Alex,恐怕在那天晚上我就對自己做出什麼事情來了。

大概是在那樣的地方沒有人「真正的」認識你,沒人喜歡真正的你自己。不會有人說:「哦,原來你是XX的孩子,你和XX長得真像」,從小到大看你長大,知根知底,你就是知道他不會害你,你當然也不可能害他。當你是個外地人,那麼沒有人真的認識你,也有很多好朋友,但是很難有人與你的童年經歷心有慼慼。

比如挖鐵軌賣廢鐵,我和我童年的朋友也真的幹過,我們還曾經從翻砂的沙子裡翻廢鐵去賣,一邊挖一邊說著各種蠢笑話。大城市,我和很多新朋友也回憶童年,但彼此那是完全不同的童年了。有的甚至可以說最後互相很了解,但是總是不理解。

在樓上貪婪的看著夕陽,只因為家鄉山頂的夕陽回想起來是那麼漂亮。那時候接觸的人和事更多,突然有一天發現,其實父親的價值觀已經在我身上紮根,努力,負責任,用傻力。越是長大,越會將他作為自己的榜樣。我也有時遇到一些事,也會和片中對待罷工的父親一樣罵:「這幫不懂感恩的混蛋」,恰好我自己的父親也這麼罵過,而我再清楚不過那些背後撩撥他的小人欠我父親的,我父親沒虧待過任何人。

這是很奇怪的,因為那時候我的就職路線和生活已經離他曾為我設想的路線太遠太遠了,甚至和我家鄉的人都不在一條軌道上。而還沒有徹底遠離的時候,我壓根對此價值觀嗤之以鼻,能躺著賺錢為啥要奔波?彷彿和他的工服一樣,拍一下能掉出土。吵架也是常有的事,有時候吵得非常厲害。

總而言之,我在某一年突然想回家了。就辭掉工作,賣掉一切回家了。替我惋惜的有,怪罪我丟下就跑的也有,其實我也只是沒想那麼多。
我只知道十一年間我回家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有幾個月。還知道父親非常高興,擺了桌酒和別人喝得酩酊大醉,甚至還拉上了我,滿口說著他的工作經,就和主角父親拉他到礦坑的興奮勁兒一樣。

我想,「心之所往」的意思除了很多在雲端的夢想,那種好的,亮晶晶的東西,其實也包括很多很平凡的東西。

幾年過去,我頂過他的職,但最後還是做我的事去了。我知道其實他還是看不上我那些所謂理想,該不理我,還是不理。我噼里啪啦說著我的事情,他還是一樣看著電視剔牙。

不過,每當天氣好又有閒,我們會上山——就是像他們造火箭的那種地方——去看夕陽,那裡還有我們父子倆親手開墾的一塊菜地。

我們父子倆所期望的天空一直是不一樣的,但那一刻畢竟還是站在一塊安安靜靜的看著。

我沒法用文學或者藝術的角度去表達這種感觸,只能用這邊工人的話感嘆一聲:

「媽的,漂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