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汪金衛

2013-01-02 19:41:00

無法奏出音樂的琴


2011年7月15日,在經過多次檔期調整後,電影《鋼的琴》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映。那天,筆者與四位好友一起走進哈爾濱汪達影城中央店,共同觀看了這部電影。
《鋼的琴》在電影院排片場次並不多,進入影廳後,發現觀眾也很少。能坐300多人的影廳內只有寥寥不到20人,上座率不到10%。雖然這一切都在筆者意料之中,但筆者還是感到遺憾。
在觀影前,筆者已經通過多方渠道了解了很多電影資訊。《鋼的琴》由導演張猛執導。他曾憑藉電影《耳朵大有福》在2007年上海電影節獲得了「亞洲新人獎」評委會特別獎,還在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上擊敗了來自台灣的強敵林書宇和鈕承澤,斬獲最佳新導演獎。他的電影展現小人物的喜怒哀樂,非常生活化,但同時也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縮影。
電影《鋼的琴》的完成以及上映之路,可以說是艱辛坎坷。在拍攝期間,劇組面臨資金窘迫的難題。最終,《鋼的琴》得到上海電影節25萬元創投基金的支持,加上好友秦海璐以出品人的身份拔刀相助,自掏腰包80餘萬元,讓該片得以完成。2010年5月,《鋼的琴》殺青。並參加當年多倫多電影節和東京電影節。2010年10月31日,《鋼的琴》男主角王千源憑此片獲得東京電影節影帝。在國內外影評界廣受好評。也就是從那時起,筆者開始關注這部電影。並期待著這部口碑良好的國產片能夠儘早在中國大陸上映。
然而,《鋼的琴》坎坷之路遠沒有結束。電影的上映檔期被多次調整(據稱是片方購買音樂版權和部份場景重新剪輯的緣故)。從2010年末改到2011年初,後又變更為2011年6月30日。最終確定於2011年7月15日上映。
在電影上映前,《鋼的琴》還曾遭遇一場疑似炒作的改名風波。出品方完美世界影視於電影上映前表示欲將電影改名,配合發行,給片子起個更加商業化的名字,並迅速開始徵集片名。改名消息一經傳播,便引起了網友的激烈響應,《鋼琴總動員》、《變形金剛琴》、《郭德•鋼的琴》等五花八門的名字層出不窮。一些影評人和業內人士也不無帶有諷刺意味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如資深影評人圖賓根木匠便提出可叫《鋼琴大業》、張小北提議叫《最鋼的琴》,著名編劇寧財神更是戲稱改為《半價票》。
在遭遇被改名的命運之前,低調參賽參展近40個電影節的《鋼的琴》已經擁有一定的認知度。針對出品方的要求,導演張猛表示堅決反對。他表示,「鋼的琴」三個字是影片的靈魂,無論是在敘事上,還是在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上都做到了簡潔凝練,是無可替代的。針對以市場為核心的片方觀點,曾在本山傳媒做到副總的張猛並不認同,在他看來,市場並不能靠表面的娛樂功夫去迎合,通過恰當的引導,只要是有品質的東西便會擁有它的市場。他甚至說:我建議改成《肉蒲團2》,對了,記得標上這是4D的。
最終,片方沒有強勢要求改名,導演張猛也表示很欣慰:「能讓觀眾原汁原味地看到一部好電影,比什麼都重要」。《鋼的琴》得以以原名上映。
經歷如此多的波折,《鋼的琴》還是在電影院與我們見面了。正如報導的那樣,電影講述東北某重工業城市國企下崗小人物的故事。王千源飾演的陳桂林是千千萬萬「東北老工業基地」——即東北國有重工業企業下崗員工的縮影。
所謂下崗,實質是一種變相的失業,雖然工人失去工作,但仍掛屬於原單位,且沒有工資。若然自行離職,則得不到勞動補償。因此大量下崗工人因有長工齡,不希望連補償也失去。所以多數下崗工人既無工作,也無收入。多數工齡補償為一至十萬,有部份國企拖欠工人補償,也有用解散為藉口不給與下崗工人任何補償。因此多數下崗工人生活十分艱苦,並且連同生活的宿舍也被原單位變賣。大規模正式下崗是在1997年開始,朱鎔基主政時期,許許多多企業採用誘騙和威脅形式,例如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大約有70萬工人下崗,大慶油田在工人強烈抗議下沒有執行下崗。許多下崗工人失業以後,原來企業低價變賣給這個企業的廠長和書記,下崗工人以遠遠低於原來工資繼續給新的老闆(原來的廠長書記)工作。(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電影中,下崗後的陳桂林獨自拉起了一支樂隊,終日奔波在婚喪嫁娶、店舖開業的營生之中,生活勉強維持。他的妻子小菊離家出走,轉投有錢的假藥商人懷抱。如今小菊光鮮回歸,不僅要與桂林離婚,還要爭奪獨生女小元的撫養權。桂林慨嘆自己失敗的命運,於是一心要將女兒培養成鋼琴家。
電影以陳桂林與前妻你一句我一句互不妥協的對話,以及一場有些詼諧獵奇的喜喪拉開序幕。隨後便直點主題:女兒學鋼琴但沒有鋼琴彈奏。前妻的新老公有錢,可以圓女兒的鋼琴夢,也想帶走女兒。陳桂林不想讓女兒走,但沒錢買鋼琴。讓女兒有鋼琴彈,這成為陳桂林最重要的事兒。為了得到女兒,他四處籌措買鋼琴的錢,甚至和女友淑嫻以及當年鋼廠的好哥們夜入學校偷鋼琴。 當所有的辦法都失敗後,桂林偶然翻到一本關於鋼琴的俄國文獻,於是叫上夥伴們在早已破敗的廠房中開始了手工製造鋼琴的征途……
也許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相比驚喜,電影帶給我的遺憾更多。
在電影前半部展現陳桂林生活的部份里,除了片中人物所唱的幾首老歌(《跟往事乾杯》等),配樂並不多。但到了後期開始造鋼琴的時候,便大量採用與之前所用的《山楂樹》的蘇聯樂曲風格完全不同的,激昂粗糙的當代俄羅斯歌曲來烘托氣氛。顯得很有工業感和男人味兒,但也有些濫觴。不錯,這些俄羅斯歌曲是聽著非常帶勁非常過癮非常激情,但這種激情絕不是片中眾人齊心合力完成一架鋼琴的那種帶有溫情的激情。
另外,片中除陳桂林和女友淑嫻外的其他幫助、參與到鋼的琴的製作的工人們的動力也未能表達充分。僅僅是下崗工人之間的兄弟情、對曾經機器轟鳴荏苒時光的懷念和為下崗後的失落感找尋踏實的土地,就能夠聚集起這麼多各有家庭、生活、事業的工人去幹這麼一件費時費力卻不一定能成功的事情嗎?這種幫助、參與有一種「雷鋒」式的無私。這種「無私」在中國的電影裡並不少見。張藝謀《金陵十三釵》里貝爾飾演的入殮師角色也同樣是這種「雷鋒」精神的感染者。在很多國產片裡,充斥著這樣的「無私奉獻」的角色。他們做好事的動機非常不明確,被導演和部份觀眾有意無意地忽略掉。這是非常可悲的。就像片中黑板上把煙囪變成長頸鹿的「煙囪改造構想圖」一樣可笑。
電影《鋼的琴》也被改編成舞台劇上演,獲得了不錯的評價。但電影中舞台劇式的場景多次出現。如陳桂林在雪中彈鋼琴等。在一部並非如《安娜•卡列琳娜》(2012)或《貓》那樣的非舞台劇式電影裡,這樣的拍攝手法過於刻意造作,脫離環境,失去了現實感和生活感。讓之前很多「接地氣」的氛圍設計白費工夫。
電影製作成本有限,雖然劇組拍攝十分認真有誠意,但依舊被發現很多穿幫之處。比如男主角彈琴畫面多次手型與聲音不合。女兒玩電子遊戲音樂與關卡不合等。更讓人遺憾的是,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雖然劇組極力還原九十年代的氣氛,但依舊在細節方面不到位。片頭和片尾分別出現了與年代不符的黑色長城哈弗車和BMW X5車。十分不搭調,觀眾瞬間就齣戲了。
另外,電影對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生活描寫上也過於舞台化、理想化、戲劇化。筆者曾在王兵的紀錄片《鐵西區》里看到一群活生生的瀋陽某國有重工業企業下崗職工。他們過得頹廢、破敗、迷茫,卻也有情有義,有自己的生活。《鐵西區》的《工廠》裡面對記錄者侃侃而談的工人,《艷粉街》里無所事事卻也自得其樂的青年,和《鐵路》里矛盾不和卻互相關心的父子,都讓人印像極為深刻。他們不會像《鋼的琴》裡的工人那樣「雷鋒」附體造鋼琴,也沒有淑嫻這樣的女友陪伴。但他們的形象無疑更加真實可信。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下崗職工形象。這種真實的震撼是《鋼的琴》無法表達的。與紀錄片比較,《鋼的琴》更加扭捏和做作,無疑相形見絀。

最後,關於那架「鋼的琴」,從《南方週末》的報導中,我們可以得知。電影中造出的那架鋼琴只能發出難聽的噪音。根本沒法彈。琴鍵是鞋墊做的。用秦海璐的話說:「發出的聲兒那叫一個慘烈。」
原來,真正的「鋼的琴」,是無法奏出音樂的。

……
據統計,投資約500餘萬元人民幣的電影《鋼的琴》於中國大陸上映三週,總票房約585萬元人民幣。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票房如下:《變形金剛3》(美國)10.89億元人民幣;《武俠》(中國香港)1.72億元人民幣;《孤島驚魂》(中國大陸)8930萬元人民幣。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