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頓河

2013-01-04 09:14:05

大禹治水和林肯


今天是2013年1月3日。
聽了一個「大禹治水」的故事,看了一部《林肯傳》的電影。

把「大禹治水」的故事,放一放,先說《林肯傳》。
毫無疑問,《林肯傳》是史匹柏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也是我今年看過最喜歡、最激動人心的電影。

作為美國人票選的歷史上最偉大的美國總統,林肯的聲望甚至超越了開國總統華盛頓,以及經歷了二戰的羅斯福。面對這樣一個功績顯赫的歷史人物,史匹柏避開了似乎是他最擅長表現的南北戰爭正面戰場,選擇了林肯遇刺前4個月的時間段,重點圍繞林肯如何搶在南方議和之前,在席位劣勢的眾議院通過廢奴的憲法13號修正案展開。全片以修正案通過作為高潮,以南方無可奈何的和談作為餘韻,而最後的遇刺身亡,處理得簡短而冷靜,符合人們對傳奇的全部期待。

經歷了《戰馬》的大而不當之後,史匹柏在《林肯傳》呈現了驚人的情緒上的節制,對於一個技藝嫻熟到稍顯油滑的商業導演來說,做減法就是他最大的成功。不再追求宏大場面和煽情音樂,甚至連情節推進掌控都半放棄,《林肯傳》可以說全靠精彩的台詞和逆天的表演,才撐住了整部電影的氣場。丹尼爾戴劉易斯刻畫的林肯,和全片呈現的氣質一樣,在屏氣凝神中,積蓄了驚人的爆發力。

客觀而言,《林肯傳》見微知著的拍法,並沒有逃出好萊塢人物傳記片的經典套路。看片的時候,想起幾年前看過的《米爾克》,通過精緻美術的造型製造真實的年代感,將觀眾帶入歷史,以殘酷的議會政治角力展現主人公政治人格,以戲劇化的家庭生活來豐滿人物細微個性。兩者更大的共同點,則是同樣了詮釋了對平等自由價值觀的捍衛和追求,只是《林肯傳》更宏大的歷史背景,讓影片有了更大的格局和感染力。

雖然我對美國曆史的了解一鱗半爪,也能看得出《林肯傳》在細節上虛構的痕跡。不過歷史從來都是任人打扮的姑娘,文學作品和影像作品都是擔當這個功能的載體——如何打扮這個姑娘,體現了創作者的審美水平,姑娘是否受歡迎,又反射了這個時代觀眾的品味。

從這個角度而言,《林肯傳》很好詮釋了憲法13號修改案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價值觀——在此基礎上解讀了程序公平的契約精神、以退為進的妥協策略、無法迴避的流血犧牲以及利益交換的政治手腕,這涵蓋了目標、手段、底線等各個層面,簡單說是用現實主義的身軀扛起理想主義大大旗——這是有秩序的社會負責任的主旋律電影該做的事兒。

在這個結論上,再來談談大禹治水吧。

今天的《南方週末》新年寄語事件帶來了大禹治水的段子:宣傳部抹殺探討憲政的原文,親身上馬從大禹治水聊起,結果算錯兩千年時間帳。這件事兒,應該不能算到藝術創作想像力的範疇里去吧,也和審美無關,其實也沒什麼嚴重的,不過是在一貫「指鹿為馬」睜眼說瞎話的語言系統里,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小紕漏而已。

大禹治水本身也不是什麼好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就是最早的「英雄都他媽不是正常人」的根源,延續至今依然是政治八股文的模版——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這樣一個社會裡——用不可能實現的理想主義,撐起慘不忍睹的現實主義身軀。

藝術作品和社會現實其實互為映像,華語電影和好萊塢的差距,歸根到底是價值觀的差距,是文明程度的差距。你不可能指望在一個宣傳部越俎代庖寫社論的國家,誕生《社交網路》這樣的電影,你又如何期望一個《康熙王朝》受追捧肯定的國家,出現林肯這樣的政治人物?我們到現在,期望和反覆歌頌的理想社會,都是微服私訪的明君、四菜一湯的賢臣、安份守己的老百姓——這不就是和諧嘛?平等有誰在意?

不知道,這種糟糕的惡性循環,什麼時候是個頭。

反正和我讀書的那個時候相比,我似乎覺得更差了。在我還是一名新聞系學生時,還能為印在紙上的「陽光打在我們臉上」燃燒新聞理想的熱情,而十多年後的今天,連一份報紙,已經淪落到社論被代筆、記者遭禁言的地步。當《林肯傳》在緬懷追尋平等的艱辛時,我們尚籠罩在大禹治水時期漫無邊際的黑暗裡。

問題的關鍵是,沒有人知道我們現在是在子時,還是寅時,到底是「夜照亮了夜」,還是「夜吞噬了夜」?我們的文化之根里,缺乏攀附依仗的繩索,尋找光明便一路走走停停,更重要的我們是否在迂迴中消磨了心志,我們是否在妥協中陷入沉淪,在有口飯吃就能活下去的哲學指引下,我們是否已經習慣了黑夜的寧靜,而忘記了它的漫長和寒冷。

《林肯傳》的諸多精彩對話中,很喜歡近結尾處,林肯和「聯邦國副總統」探討犧牲價值的一段。也許要等到最終結果到來的時候,才看得見所有堅持和犧牲的價值。這與開頭那位黑人下士克拉克重複的林肯演講辭形成了最完美的呼應——「這裡我們立下誓言,這些流血犧牲不會白白浪費,這個國家有主的保佑,會擁有自由的新生,民有、民享、民治的政府,永遠不會消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