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沉默之海 [2004]--The Silence of the Sea [2004]

沉静如海/海的沉默/TheSilenceoftheSea

7.8 / 1,605人    93分鐘

導演: Pierre Boutron
編劇: Anne Giafferi
演員: Julie Delarme Michel Galabru Thomas Jouannet Marie Bunel Timothee Ferran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usanna0624

2013-01-10 07:48:41

《沉靜如海》:充滿自尊又浪漫多情的法蘭西


  用一句話概括,這是一部出人意料的二戰電影。
 

  影片的開頭。少女妮安娜是一個鋼琴教師,當她在學生家開的餐館裡教鋼琴的時候,兩個德國軍官走進屋內。德國人講究禮儀地向女士低頭致敬,年輕的妮安娜則坐正身子,目不斜視,對德國人的致意不予理睬。這個開頭暗示了影片的整體情緒基調:自尊,克制,對祖國深沉的愛。
 

  整個影片在這樣的氛圍里緩緩展開。風景優美如畫的海濱小鎮裡,妮安娜和外祖父生活在一座充滿回憶的溫馨老房子裡。妮安娜父母雙亡,的父親死於1918年,這暗示是在一戰中犧牲,祖孫兩人都深受戰爭之害。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名字叫做《 Le Silence de la Mer》。據懂法語的人說,這個名字翻譯成「海的沉默」更為準確,而劇中的少女和爺爺也確實是以大海般的深沉靜默來面對德國軍官的。但我本人更喜歡「沉靜如海」這個譯名,它讓我想到少女妮安娜和德國軍官維爾納清澈的眼睛,他們沉默無聲的愛戀,和隱藏在這份沉默背後的強烈感情。
 

  海,這個意像在影片中無處不在。妮安娜和外祖父生活的地方就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小鎮,每天,少女騎著自行車來來往往,金色的頭髮在海風中飛揚。德國人來了,他們的房子被徵用,住進一個德國軍官——與冬天的海風一起到來的維爾納。祖孫倆一致地以沉默面對他的禮貌問候,沉默代表著他們對於侵略者的敵意和抗拒。
 

  維爾納在戰前是個作曲家,熱愛法國文化,三軍並非他自己的選擇。維爾納的良好修養使他尊重祖孫兩人的沉默,並且正確地理解這種尊嚴,除了頭一兩次外,他沒有再試圖得到兩人的回應。他只是在每天晚上回來之後,來到祖孫二人的壁爐旁,烤烤火暖和一下,或者做幾句簡短的自白。他始終用那雙意味深長的眼睛看著兩個人,尤其是長久地凝視著妮安娜。有一次,妮安娜在他走後心有所感又不無掩飾地問外祖父:他為什麼這樣看著我?睿智的老人輕聲提醒孩子:要把木柴從火堆旁拿開,不要讓它白白地燒盡。
 

  但是,將木柴拿開容易,阻止兩顆心的靠近卻無比困難。在每天短暫而又單方面的交流中,他們還是慢慢走進了彼此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妮安娜,通過維爾納的自白,她發現兩人越來越多的共同點:他們都愛音樂,愛文學,都敏感善良,甚至都在戰爭中失去了父親——戰爭的創傷並不僅僅留在被侵略者身上。
 

  慢慢地,妮安娜開始期待維爾納每天來道晚安。但是,她還是一聲不響。而她的沉默和沉默背後強烈的自尊也深深吸引著維爾納,終於有一天,在強烈感情的驅使下,維爾納來到海邊,遠遠堵住心愛少女的來路。妮安娜慌亂不安,但還是昂著頭走過去。最終,兩人擦身而過,依舊默默無言,只留下冬日的海浪拍打著沙灘。
 

  這部電影改編自法國作家Vercors的同名小說。原著寫於1941年,正是二戰中法國被德軍佔領時期,作家那時正處於地下。出人意料的,作家筆下誕生的不是血與火的對抗,而是這樣一個溫婉的故事。有觀眾評價說,這是他看過的心理刻畫最出色的電影之一。事實上,妮安娜自始至終都是默默無言地面對維爾納,只是在維爾納離開時說了一句「再見」,但沒有人能懷疑她的感情。她眼神的光彩,嘴唇的翕動,她的鋼琴曲,無一不在訴說著她愛上了這個男人。
 

  不過,妮安娜的民族尊嚴和維爾納高貴的隱忍使這段感情註定白白地燒盡。在結尾,妮安娜的一句「再見」寬恕了維爾納,令維爾納的靈魂得到了救贖。而維爾納離開後,白色的天竺葵盛開在窗台,這意味著妮安娜加入了地下抵抗運動,成為一位可敬的戰士。
 

  與很多戰爭文學不同的是,二戰期間誕生的許多文學作品充滿著一種優雅的氣氛,這也許與歐洲深厚的文學積澱有關。影片中,除了浪漫單純的感情,音樂和幽默無處不在。三段巴赫的鋼琴曲串起了兩個人的愛情發展;戰時物資緊張的情況下,妮安娜告訴爺爺用完牙膏要留下牙膏皮,爺爺像孩子一樣調皮地說:那買雞蛋的時候,蛋殼也可以交回去嘛。
 

  以《沉靜如海》的方式來看待這場戰爭,法蘭西是如此充滿自尊,又浪漫多情。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