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3-01-17 22:40:24

理智與情感


林肯是美國曆史上最有悲劇色彩的總統。為什麼這麼說呢?悲劇並不是因為他眾所周知的貧寒的出生、挫折不斷(也有史料稱為冉冉升起的新星)的政治生涯和被槍殺的結局。這個悲劇是僅限於他一直掙紮在理智與情感的執政生涯中的。

史匹柏並沒有按部就班的去講述林肯的生平,而是把時間節點選在了1865年南北內戰接近尾聲,林肯的第二次任期,致力於推進憲法第13修正案,以求從法理上廢除奴隸制在美國的存在的這一時刻。這是林肯政治生涯中,最痛苦黑暗的四個月。切入點把握恰到好處,以小見大 。很多細節值得玩味。比如孩子對林肯的擁抱,比如斯蒂文斯把憲法第十三修正案作為送給黑人老婆的禮物,都是很白描的溫情。

長達四年的戰爭,不僅帶走了60萬青年的生命,還讓南方幾乎化為焦土,這場以解放奴隸著稱的戰爭,實則和它所號稱的幾乎沒有任何關係。林肯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點,縱使他的種族主義一直在變化,但他也不是一個堅定的---甚至是溫和的---反奴主義者。他在演講中就說過「我無意直接或間接地在有奴隸制的州里,干預蓄奴制度。我相信我沒有這樣做的合法權利,而且,我也沒有這樣做的意願......」 南北戰爭在一開始,就是為了維護聯邦而打響的。

但可笑的是,維護聯邦的口號似乎也說不通,因為憲法並沒有禁止州從聯邦的退出。林肯明白自由聯盟的意義,但 他又承擔不起美國在自己手上分裂的責任。於是北方高揚著愛國主義旗號向南方進攻了,而南方站在自己的土地上抵抗侵略者,也是以「愛國」為由。何其諷刺。這種諷刺在南方軍隊指揮官羅伯特.李的生涯中可見一斑,他是堅定地反奴主義者,也是堅定地反聯邦分裂主義者,可在戰爭開始時,還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維吉尼亞,站到了自己理智和情感的雙反面--戰爭中「正義'的一方。

所以林肯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來結束戰爭,來回答這批沉默不語的菸灰。憲法第13修正案便被推上了檯面,這是他對切換戰爭主題,拿下道德製高點的關鍵。阻止分裂和非嚴格反奴是他的理智,承擔這一切是他的情感。投票前夜的力量久蓄而發,導演也並不規避拉選票的一些卑劣手段。冷靜的記錄之下,通過斯蒂文斯之口說出:「修正案的真正目的是:只認同一切事物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折射出林肯的無奈。

但這不過是一個主題的切換,個中滋味只有林肯自己知道,自責揮之不去。在影片的開頭,內戰結束之際,這種自責在上升期,所以給林肯的第一個鏡頭是葛底斯堡戰場上的,疲憊憂慮的身影,卻還不忘開「戰後我可能會聘請一位黑人理髮師」的玩笑。這種嚴謹的憂慮和玩笑的戲謔雜糅貫穿在整個人物塑造中,一方面讓林肯更加真實化,一方面也成了本片中唯一的輕鬆點,更起到推動某些大段獨白戲的作用。而在拍攝上導演則是竭力壓制情感因素,一貫的斯式孩童樣本化人文關懷被最大限度弱化(長子羅伯特林肯擔起了這個角色)。攝影和表現技巧樸實無華,通片讓大量的對白和群戲來撐起影片框架,雖說有些淡化戲劇張力,但因是老戲骨,政治角力全靠演員自己塑造,倒也不顯得蒼白。台詞方面由托尼·庫什納執筆,精到老練自是不用說,能看出來刻意在莎翁式的戲劇化藝術和歷史正劇的縝密中在找平衡點,可惜還是比較端著,但對於一部傳記片來說還是足夠用心。音樂方面只用了簡單的提琴和鋼琴輔助入戲,細膩如斯,是本片裡最「情感化「的部份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