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nxia2000

2013-01-22 21:03:12

現實與內心的對話——《瑪麗和馬克思》


                                           現實與內心的對話
                       ——《瑪麗和馬克思》

    只有產生強烈共鳴,才會願意過份解讀。

一、瑪麗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1)涉世之初
    泥漿顏色:你來自塵土,終將歸於塵土。
    胎記:誰敢說你的身體、性格、家庭背景里沒有讓你自卑的胎記。
    戒指:第一次教你識別內心感受的介質。
    兩隻狗玩騎馬遊戲:最初的性啟蒙。
    諾布利特一家:永遠埋葬在內心某個安靜角落裡的童真。

    影片從泥漿的顏色入手,與電影本身是粘土動畫格調吻合,每一個角色都是工匠一點一點捏制而成,蘊含著電影工作者的辛勤和心血,這個顏色的入手本身就代表著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所出現的場景,「你來自塵土,終將歸於塵土」(——創世紀),於是,在這樣一個昏黃色的環境中,主人公瑪麗出場了。影片一開始用敘述的方式介紹的瑪麗生活中的幾個角色,都是對瑪麗的涉世之初形成人的思維,和漸漸開始對話心靈的過程。
    「泥漿色的眼睛和屎黃色的胎記」,這是影片對瑪麗的介紹,也是最讓瑪麗從小就產生內心自卑的原因——她的胎記,是的,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誰又能保證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以後沒有與生俱來讓你自卑的身體缺陷、性格缺陷、家庭背景等等「胎記」呢?
    瑪麗那枚從「麥片盒」里撿來的心情戒指,實在是個「介質」,通過對照戒指顏色代表不同心情的圖表可以參照心情的表現形式,這是幼小的我們在與心靈對話的最初介質,甚至可能這些表述還是從教科書一樣的傳授中得來的稱謂,所謂快樂、痛苦、悲傷等等這些形容心情的詞彙都是大人們教給我們識別之後才知道怎麼對照自己當時的心理狀態。
    而從兩隻狗「玩騎馬遊戲」那裡,瑪麗得到的是一種自己也想玩騎馬遊戲的衝動,這種衝動是弗洛伊德告訴我們那個潛藏在內心深處意識無法捕捉到的地方的原始快樂源泉,瑪麗不懂,只是覺得莫名的孤獨。
    諾步利特一家這個動畫片一直是瑪麗愛看的動畫片,也是馬克思四十多年來一直愛看的動畫片,這部動畫片,也是我們埋葬在內心某個安靜角落裡那份夢想和那個童真,有啟蒙的情感教育獲得等等,也是維繫和貫穿整個影片,或者說整個人生不應該放棄的一條線索。

(2)生存環境
    父親:成人世界給予的可以支撐生活經濟來源
    母親:成人世界在消失了童真之後留下的所有惡習,內心深處的罪惡淵藪:偷(不勞而獲)、酗酒(精神麻醉)、聽板球比賽(那唯一留在內心的自留地)

    影片中對瑪麗的父母這兩位角色的刻畫,從某個側面反映出來的是瑪麗的生存環境,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存環境。
    我們都有一個能幹的爸爸(媽媽),那個從最初記憶里走來,可以帶給我食物和生存維繫的「萬能之神」,他(她)站在普通車間的傳送帶前週而復始地重複著同樣的動作,換取勞動報酬維繫著家庭的生活支柱。
    而我們身邊也都或多或少生活著這樣一個長輩,他(她)們有些行為習慣,是消逝了青春的美好憧憬之後,留在生命里那些多年積澱的惡習或者對生活失去了原動力之後的頹廢消極,以及殘留著的那些帶在生命習慣裡的唯一的興趣點,這就是影片的瑪麗母親這個角色帶給我們的一個狀態,是一種現象的典型刻畫,這也給小瑪麗涉世之後留下了很多費解和心裡印跡。

    拉爾夫爺爺:成年世界裡那些虛假的宣傳。明明已經凍得瑟瑟發抖,還是為這個協會成員的頭銜撐著,最後肺炎而死。
    
    他是「法蘭克斯特破冰者」協會的成員,都51年了,他們會去冬泳,感受生命,拉爾夫爺爺說寒冷會讓他的乳頭挺起來,他去年去世,時年74歲,他的好友:肯,念了一首詩來追憶他:「在波羅尼亞的山坡上,你出生在一座穀倉,拉爾夫一生慢慢,最後卻死於肺炎」,瑪麗很想念爺爺,也經常覺得奇怪,他為什麼要喝氨水呢 ?(「氨水」與「肺炎」英文發音相近)。
    
    萊恩•海斯洛浦:歷史,(二戰)留下來的只有創傷是伴隨著自己一生的。這個角色對歷史的標準闡述,尤其是那些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戰爭史。我們生存的環境是戰後留下來的環境,而歷史帶給我們的就是這樣的精神財富。
    「他很老了,又失去了雙腿,那是在二戰時候被咬掉的,那會兒一些日本人把他們關在籠子裡吊在鋸脂鯉上頭,鋸脂鯉是些長了牙齒的金魚,他害怕外面的世界,這是一種病,學名叫「恐同症」哦」。

(3)生命歷程
    達米:美好、慌亂、複雜的青春期
    孩子:涅槃,自我生命的終結,責任的開始(正如瑪麗的母親所說:瑪麗的出生是個「意外」。)

    影片刻畫的兩個影響瑪麗一生的角色,與其說是兩個角色不如說是瑪麗的兩個人生轉折點的人物化反映。一個是瑪麗的丈夫:達米,一個是瑪麗的孩子。
    達米是瑪麗生命中曾經唯一一個給她帶來美好回憶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影片以愛情的形式對這個形象做了對接,但如果我們把達米當做生命歷程中一個從童年走向青春,追求真理和卓越美好的階梯,這樣的過份解讀更加讓人感受真切一些,達米帶給瑪麗的就是那份懵懂到真切的追求歷程,直到成功,當這份成功降臨到頭上的時候,那種幸福也是一生的最美好回憶,但是我們難道不是這樣嗎,真正從小追求的一個夢想終於實現,短暫的蜜月過後,留下來的是什麼,生活的點點滴滴還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以致於當內心開始向美好的現實進行挑戰終於勝利的時候,頹廢讓代表理想的達米退縮了,達米最終還是離開了,達米走的時候說:「也許你都沒有注意到我在收拾行李這件事情」,是的,我們在遇到生活帶給內心的挫折,讓這份挫折過份渲染自己的頹廢行徑時,我們最初的夢想已經讓我們感受到真切,但是很遙遠。
    「從此瑪麗漸漸地陷入一個泥潭,一個滿是壓抑,自厭,和廉價雪利酒的泥潭,她生活中僅剩的一抹色彩就是摯愛的達米,他明明伸手可觸,卻又如月亮般遙不可及,她對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興趣世界也就不再對她感興趣,一種幻象開始如幽靈般揮之不去,她開始整夜織絨球,吃泡麵,煉乳,每天,她心懷羞愧卻鼓足勇氣,滿懷希望,步履蹣跚地湊到信箱,卻只能晃晃悠悠,磕磕絆絆灰不溜秋地躲回屋裡。」

    瑪麗生活的另一個轉折點的表徵是她的孩子,代表著一種新生,也許是涅槃,當她帶著自己的孩子終於見到馬克思的時候,面對的是平靜中死去的馬克思——我們的內心。

二、馬克思是我們的內心

    馬克思就是住在我們內心世界的自己,我們每個普通人內心深處都會住著一個馬克思。這個角色從一出場就帶著一種非健全人類的狀態,但他卻像極了我們的內心。
黑白分明:從一開始你的內心只會遵從一個原則,那就是黑白分明。影片在馬克思出場的時候就以黑白顏色打背景引出的紐約市標誌形象。
    規則常駐:我們的內心總是會住著很多規則:
    「……痴迷「諾布利特一家」,因為這些卡通人物所處的社會結構清楚明白,而且始終連貫統一,也因為他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那個住在內心的童真它一直會住在那裡,哪怕他已經「44歲」了。
    「他注意到,這已經是今晚抓到的第六隻蒼蠅了,他把蒼蠅扔在一個瓶子裡,上面寫『亨利的蒼蠅』。」——我們會把內心深處的很多給我們帶來聒噪的不安份類碼放好。
    「自從亨利八世去世,已經過去了6小時12分,亨利的死,使馬克思的生活陷入混亂,生活失去了平衡,他能越早新買一條魚就越好,明天,他就去寵物店,再買一條亨利,亨利九世。」——是的,這些規則一旦失去平衡,生活就會陷入混亂,瑪麗後來的生活混亂就是心理的平衡被打破了,這也是馬克思這個內心帶給她的。
     「一旦遇到什麼新奇而頗有壓力的事他就會這樣,躲在角落裡發抖」——多麼完美的緊張表述。
    艾維——我們內心深處都會有一個愛助人的盲人老太太。是的,就是我們那顆盲目的熱心腸,同時,還喜歡美化自己的愛心,可是, 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難道真的不是盲目地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嗎,總是讓人感覺到溫暖和不適。
    中獎——是的,我們內心總是會有中大獎的時刻。內心總是要遵從自己的「原先」堅持一些屬於執著範疇的東西,當這種執著的東西被堅持的時間久的話,總是有那麼一個時刻能讓你「感同身受」,如同中獎。
    「拉維歐利(那個幻想的朋友)開始不太搭理自己,他似乎對那些自助書籍更感興趣(書名:如何贏取朋友並施加影響),瑪麗讓馬克思嘗到了真正的友誼是什麼滋味,兩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內心總有一個幻想中的朋友,當你的內心和自己建立了正常的對話之後,那個幻想的朋友會悄悄地離自己而去。

三、《瑪麗和馬克思》是現實中的我們和內心的對話

    影片的重點是瑪麗和馬克思一封封的書信,兩個角色是橫跨兩個洲橫跨三十六年的筆友,通過一封封的書信,串聯著故事的整個脈絡,而影片的重點也是對書信的全部內容悉數轉載,而這一次次的書信,正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一次次的心靈對話,刻畫著我們的人生脈絡。

    第一次書信:
    小孩從哪兒來?
    「……寶寶都是從拉比(猶太祭祀)下的蛋里孵出來的,如果你不是猶太人,就是天主教修女下的蛋,如果你是無神論者就是骯髒寂寞的妓女下的蛋……
    ……我更願意住在某個更加安靜的地方,比如月球。我不喜歡擁擠的人群,也不喜歡明亮的燈光,突如其來的噪音和刺鼻的氣味,這些紐約都有,尤其是那些氣味,我出門時常常塞上鼻子和耳朵,這樣能讓我好受一些……」
    西方人的信仰意識是從胎盤裡帶著的,幾乎是每一個人從出生伊始就在不停地向內心尋求這樣的答案,我是從哪兒來的,我是怎麼來的,或多或少的內心會給出你一個讓你能夠稍微心安理得的答案,這個答案多數是來自於父母的「戲謔」,這種「戲謔」卻可以在你的內心深處留下多少年都無法抹去的痕跡,你的內心會堅定這種認識,從西方人這種認定里我們能夠看出文化的傳習,到讓我想起來小時候問自己的父母我從哪兒來的,他們會說是從煤灰坡上撿回來的,或者我們很多人是不是從小也會聽到這樣的結論,是從街上撿回來的,這種撿回來的戲謔讓我們「痛苦」了多久?
    沒有人的內心能永遠生活在聒噪中,「不喜歡擁擠的人群,也不喜歡明亮的燈光,突如其來的噪音和刺鼻的氣味」,這樣的排比方式,直接告訴我們,適宜內心生存的環境是:寬鬆、祥和、寧靜、清新。

    第二次書信:
    內心的自卑
    「……我想了很久,這個辦法應該能讓你不再受欺負,告訴巴尼•克里福德,你的胎記是巧克力變的,也就是說,當你進天堂之後(首席巧克力分配師),你會掌管所有的巧克力,當然,這是個謊言,我不喜歡撒謊,但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撒個小謊是合理有利的,我但願自己能掌管所有巧克力,可是,很顯然,這不可能,因為我是無神論者……
    ……別人總覺得我反應遲鈍,行為粗魯,我想不通,做個誠實的人怎麼會不妥當,或許正因如此,我才一個朋友也沒有,當然了,除你之外,交一個知心朋友是我人生的三大目標之一,其他兩個目標是集齊全套阿諾玩偶,買夠吃一輩子的巧克力……」
    我們總是會有各種來自於先天的或者後天環境帶給自己的自卑情結,當面對這種自卑情結的時候,總是會從內心深處尋找力量,讓自己不至於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被生活打垮,從弗洛伊德的自救體系出發,內心總是會給自己找到一些釋放的源泉,這種源泉哪怕是自己對自己的的一種善意的「謊言」——「你會掌管所有的巧克力」,可愛萌發的內心用這種明明知道是欺騙自己的方式,卻給自己那些年幼小的自己帶來多麼巨大的排解作用啊,能夠讓自己堅實地從那個懵懂的歲月一步步成長起來。
    影片反映到馬克思先生在陳述自己:「反應遲鈍,行為粗魯,我想不通,做個誠實的人怎麼會不妥當」時,用了這樣一個畫片來表現這個語境,馬克思先生在電梯裡放了一個響屁,直接把一個同樣乘坐電梯的老婦女,驚訝到長大嘴巴,然後把叼著的菸捲掉在了地上。這諷刺的一幕還真的有典型的代表意義哦。我們的內心是誠實的,誠實到你很難去欺騙自己的感覺,你可以帶著一副虛偽的表情去迎合世俗,但是你的內心卻始終是誠實的。

    第三次書信:
    關於愛情和做愛
    ——再一次,瑪麗的來信引發了他的焦慮症,馬克思對愛情一無所知,愛情對他來說,就如潛水一樣陌生……浪漫和愛情,太過神秘,對此他早已繳械投降,要是瑪麗只是問他烤箱的工作原理,或者只是讓他解釋混沌理論,那該多好,要是愛情也有公式,那該多好……他能感受到愛情,卻無法言表,愛情的邏輯對於他來說就像沙拉三明治一樣不可理喻,星星倒顯得更有意義……焦慮和壓力太過巨大,神秘莫測的愛情終於勝利,馬克思的大腦就此罷工……
這是我們在成長的階段,必然要跟內心所求答案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人生經歷中不可或缺的,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自然生長的規律使然。
    然而,愛情,一個亘古的話題,只要真正有過這種經歷的人都能明白。我們的內心在什麼時候是無法正常工作的,就是愛情來臨的時候,面對愛情這個話題,內心永遠是空白的,而且會讓你「焦慮」、「一無所知」、「陌生」、「神秘」,「就此罷工」的內心,只能輸給「神秘莫測」的愛情。
也只有在這個階段,我們是慌亂無助的,因為內心在此時因為被徹底擊潰而停止和我們自己正常對話,這時候我們只能遵從感覺,讓感覺帶著自己行為著無法用「工作原理」和「公式」推演的「不可理喻」。
    ……
    八個月後,馬克思可以再次寫信了,內心終於直面自己的脆弱,他向瑪麗(現實中的我們)開始呈現自己的真實脆弱,確診了「亞斯伯格症候群」,五個「癥狀」:世界迷惑混亂,無法解讀人們的面部表情,容易過份敏感擔驚受怕,喜歡玩魔方,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不覺得自己有病,有缺陷或者需要治療,我喜歡當個亞斯派,想改變這個事實,就像要改變我眼睛的顏色,不過有一件事,我確實希望自己能改變,我希望,我能像正常人一樣哭泣,我用力地擠啊擠,但是,什麼也沒有,我切洋蔥的時候會哭,不過這個不能算。」
    是內心有病還是我們自己有病,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世界當中,很多東西是違背自己的內心的行為,我們已經忘卻了讓內心哭泣的經歷,還有一點,我們內心什麼時候承認過自己真正病了,而且,我們很難去真正確定,是內心真的病了嗎?

    第四次書信:
    救助內心
    這個時候我們走在生活的上升期,我們覺得我們可以掌握整個世界,我們可以拯救我們的內心,於是瑪麗開始撰寫著作,拯救生活在病症中的馬克思,這個自己唯一的好朋友。
    然而,內心在抗拒,無法接受這個需要被救助的事實,「此刻,我無法清楚地表達我的感受,因此,我把我感受到的情緒以強弱順序排列如下,受傷,迷困,背叛,不悅,痛苦,還有呼吸困難,最後一項不是情緒,但我還是想讓你知道!」
    ……
    「馬克思把打字機上的M鍵拆了下來,而瑪麗收拾好行李,準備飛赴紐約,她向達米道了別,自從在陰溝里撿到一個阿諾玩偶以來她還沒有如此興奮過,但她收到了信,她的興奮很快就消失了,就像在太陽底下融化了的巧克力,瑪麗又把所有的信件全毀了。」
    現實中的我們還是被真實的內心世界打敗了。瑪麗一生中兩次毀掉馬克思的書信,代表著她生命中兩次對內心的絕望,和絕望帶來的恐懼,第一次是當她開始向內心詢問愛情的問題時,脆弱的內心被擊碎,於是她以為內心在拒絕回答她的提問,於是她開始對內心絕望,第二次就是她試圖拯救自己的內心時,內心表現出來的抗拒,讓她徹底絕望和恐懼了。
被內心救助
    「love yourself first」
    「……隨信附上我全套阿諾玩偶收藏,以示我對你的原諒,收到你書的那天,我腦子裡的情緒,好像被丟進了烘乾機互相猛烈地衝擊著,那種疼痛堪比某次我不小心用訂書機訂了嘴唇,我原諒你,因為你並非完人,你有缺陷,我也有,全人類都有,即使是那個在我公寓外亂扔垃圾的人也有,我小時候,想成為任何人,除了我自己,伯納德•海茲霍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座荒島上,那我就得去適應我僅有的陪伴,只有我自己和椰果,他說我將不得不接受我自己,包括缺點以及一切,我們無法選擇自身的缺點,他們是我們的一部份,我們只能接納,然而,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朋友,我很高興我選擇了你,伯納德•海茲霍夫醫生還說,每個人的生命都像一條長長的人行道,有些道路平平坦坦,還有一些,比如我的,就會有裂縫,香蕉皮和煙屁股,你的道路就像我的,不過或許沒那麼多裂縫,但願,某一天,我們的人行道能夠相交,那時我們可以共享一罐煉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是的,我們和內心是多麼好的一對兒朋友,我們想要拯救內心的時候,卻往往被他「打敗」,但當內心真心實意地去原諒你的魯莽的時候,他有是可以把自己全部的心愛奉獻出來,用最真誠的方式來跟你交換原諒。其實,是我們自己在成長,開始承認缺陷,承認差異化,承認我們不是救世主,承認我們只是平凡的世界上一個普通的人,我們不能通過一己之力改造世界,我們能夠握住的只有和我們永遠不離不棄的內心,真誠的朋友,唯一的朋友。影片的這個論調看起來好灰色,我們不會有真正的朋友,除了自己的內心。但是,冷靜下來,那個能夠到達和內心一樣高度或者深度的朋友,我們真的沒有。
「笑不起來也沒關係,我的嘴巴也很少笑,但並不意味著我的腦子裡不笑。」


四、結尾

    影片的昇華是馬克思(我們內心)的一次獨白:
    「儘管馬克思在瑪麗那兒得到了慰藉,他仍舊覺得這世界難以理解。他搞不懂,為什麼他看起來很奇怪,而別人看起來很正常。人們總是很不符合邏輯,當印度有那麼多孩子飽受飢餓的時候,人們為什麼要把食物扔掉?人類明明需要氧氣為什麼還要大肆砍伐雨林?為什麼公交車製作作息時間表,卻從不守時?他很贊同他最喜歡的那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話,唯有宇宙和人類的愚蠢是永恆的。」
    我不覺得這個昇華部份有可以用其他語言去解釋的可能或者需要,原文的語言已經近乎完美和直白,我只是覺得把他用「昇華」這個詞來形容就足夠了,沒必要去迎合什麼,你和內心的對話只有自己知道,你的內心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哪兒不解,哪兒糾結,只有自己默默念叨,沒有人能介入的,這是完美的組合。我們有很多與生俱來的人性,其中有一種就是帶著人類這個物種一直前行的根源,那就是「希望美好」,有人會用「愛」來表述,也許更準確一些,總之,我們會去不斷追求「好」的而摒棄「壞」的,去創造更多的物種共同生存的環境空間裡更多的「好」,這是規則的大方向,是內心的大訴求。


    影片的結尾是我們和內心對話的終結,也預示著富有責任感的人生即將掀開新的一頁。我們和內心的對話,就是貫穿整個影片的始終。
    那天清晨,在吃完了最後一罐煉乳之後,馬克思安詳地去世了坐在沙發上仰著頭看著被他用所有和瑪麗的來信貼滿的天花板。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他聞起來像甘草和舊書,瑪麗如是想到,淚水滾落下來,點亮了她那雨後泥潭般的眼睛」。
    滿牆的書信,是我們一次次和內心的對話,在內心開始忠於現實,並背負責任開始的那一天之前,內心把他們一次次鱗次櫛比地安排在了某個適合存放的位置,就在那裡擺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