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科學怪犬--Frankenweenie

科学怪狗/怪诞复活狗(港)/科学怪犬(台)

6.9 / 117,189人    87分鐘

導演: 提姆波頓
編劇: 提姆波頓 約翰奧古斯特
演員: 薇諾娜瑞德 凱瑟琳奧哈拉 馬丁蘭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夢魘馬戲團

2013-01-25 07:24:00

黑暗的是我的外表,也是你們的心


如今蒂姆伯頓的電影對我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驚喜可言。套用墨鏡王的一句話,「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形容伯頓的電影創作恰如其分。有些導演一輩子都只在拍一部電影,我們親切的稱呼他們為「作者」。而蒂姆伯頓這個作者,就是那縮在小房間裡的陰鬱童年,在那個黑暗和封閉的空間裡,一個天才用想像力,閱讀和夢境,就此奠定了一生。

有兩種行為,可以被原諒甚至於頂禮膜拜,成為迷影文化的最高殿堂。一是致敬,二是抄襲自己。《科學怪狗》二者兼備,並且集大成。將自己出道時拍攝的未上映黑白動畫短片拖成長片,你既可以說是江郎才盡啃故紙堆,也可以說是大師終於滿足了一個年少時不成熟的夢想。實際上,《科學怪狗》就是在圓一個夢,你喜不喜歡只有一個評價標準:在你的夢境裡,你是否看見過他們。

很多人對於蒂姆伯頓的態度,正如同影片中社區的居民對於科學的態度。和《剪刀手愛德華》幾乎一模一樣的小鎮社區設計,蒂姆伯頓二十多年來對於普通人的人性理解依然沒有變化——他們仍然是那樣的粗俗,愚蠢,目光短淺,反對崇高,自私自利,甚至最關鍵的,絲毫沒有善良。如果說《剪刀手愛德華》裡的社區居民對於愛德華的恐懼還是情有可原,依然有一些正面人物,大家最後的過激負面反應中恐懼佔到大部份原因的話,二十年後,《科學怪狗》裡的居民就是一群將人性最庸俗,最卑劣,最低下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的,令人噁心的群氓。

對於不了解的事情,他們妄加評判,甚至能夠妄加生死。科學老師在大會上一番近乎於自殺性的演說,換來的更是被冒犯的群體性愚蠢的反擊。那一瞬間,那被投入火中的希帕提亞,那被綁在火柱上的布魯諾,喋喋不休的原教旨共和黨人,彷彿就在眼前;人類最為獸性,最為噁心的一面被展現出來。幸好只是一部動畫片,我們看到的只是科學老師的落寞的背影。就連那些孩子,也大多失掉了純真,只醉心與爭權奪利。

維克多就是蒂姆伯頓,這條狗就是他的電影世界。看起來黑暗,但實際上無比純真和溫暖,帶著無限的天真,不經人事的鬼畜無害,對於世界最為單純的希望。而真正黑暗的,往往是對他們妄加評判的人,這些人剛愎自用,傲慢自大,心室閉塞,已經被社會的陳舊規定既定結構和意識形態浸淫至根,如同行屍走肉。2005年蒂姆伯頓的《殭屍新娘》,地獄裡的殭屍個個活靈活現,人情味爆棚,反而是地上的人類個個平庸無趣,庸俗的如同殭屍。這就是蒂姆伯頓。

《科學怪狗》能給人帶來的驚喜,還是屬於那些可愛的細節和致敬橋段。開場那日本怪獸電影的即視感和老電影膠片帶來的復古氣氛;維克多一家就姓「Frankenstein」,隔壁可愛的小姑娘叫范海辛,那個班級第一理了個小惡霸頭,髮型和老闆科學怪人無一二致。連那個壞朋友都叫埃德加(愛倫坡),還是個如同科學怪人助手的駝背;社區的佈局和背後的山巒,就是曾經的《剪刀手愛德華》;科學老師就是文森特•普萊斯的化身;隔壁鄰居家的那隻髮型如同弗蘭肯斯坦新娘的貴婦狗;寵物墓地的設計就如同《聖誕夜驚魂》的那個懸崖;墓地裡最後變成巨型「哥斯拉」式怪物的寵物龜居然叫「雪萊(瑪麗)」;配音陣容里,我們看見了馬丁•蘭道和薇諾娜•賴德。

以及最後,我們再次來到了山頂上的風車。1931年,波利斯•卡洛夫的《科學怪人》永垂影史,人們再也不會忘記那最後的山巒之上,舉著火把的人群包圍著巨大的風車,科學怪人在其中做著最後掙扎,最後在火災中自我毀滅的經典場景。《科學怪狗》里,我們再一次複製了這個經典結局——而更令人親切的是,我們的熟悉感並不來自於那部有些久遠的《科學怪人》,而來自於伯頓1999年的《斷頭谷》;無頭騎士,德普和里奇,也是在山巒上的大風車裡,用一場爆炸將傳奇了結。致敬,自我抄襲,重複創意,居然在瞬間融合成了一個迷離而戀物式的絕妙文本,回憶和典故剎那間交匯,情感也隨之積累,並最終宛若長河,直到圍觀的人群逐漸散去——一如《剪刀手愛德華》那樣。

蒂姆伯頓的黃金歲月可能已經結束了,他將一生與他童年的這些夢魘永遠為伴。我們理解他,我們愛他,我們知道,他只是看起來黑暗,而真正黑暗的,只是那些不理解還譭謗他的人的心。

最後的期望是,就像威尼斯電影節都已經授予了伯頓一尊終身成就獎那樣,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能把最佳動畫長片授予《科學怪狗》,那或許是蒂姆伯頓當初剛進入電影業時,最初的夢想。這也許是好萊塢最後一個傳統的「作者」,他不是造夢師,而是將夢想變成現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