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靈異大逆轉--The Gift[2000]

惊魂眼/灵异大逆转/天赋

6.7 / 74,735人    112分鐘 | USA:111分鐘

導演: 山姆萊米
編劇: 比利鮑伯松頓 Tom Epperson
演員: 凱特布蘭琪 喬梵尼瑞比西 基努李維 凱蒂荷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申申

2013-01-28 22:47:36

神作《驚魂眼》


這部片子問世已12年了,自己看過也2年多了。這2年多時不時返回到《驚魂眼》的豆瓣頁面,發現這上面對這部片子認知的不中肯並沒有改變。在這個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的時代,聊無可聊的人們,會把屁大點的噱頭放大成他們的茶餘飯後至寶,而實肯的人一腔赤誠,將那些萬變不離其宗的本質挖出來給他們看,卻被數落成迂腐妄想不圓滑,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先來看一下眾評被浪費掉的卡司吧。
導演山姆雷米:同一漫畫英雄被同一個導演導了三部曲,並非諾蘭開的先河,而是本片的導演,山姆雷米(雖然並不確定他是不是第一人,但近代漫畫電影拍了三部叫得出名字的導演,他的確是首當其衝),在他之前,大部份漫畫電影都是一年出個兩部賺個滿缽盈就沒下文的悲劇,《蜘蛛人2002-2007》之所以沒變悲劇,很大原因就在於導演是他。cctv6介紹蜘蛛人三部曲,說它是隨著特效進步才敢續拍,從而延伸出的三部,試問,有幾個商業片導演為了賺錢還管技術成不成熟的?這兒扯卡梅隆那是浮雲。只是想說明,山姆雷米即便是個典型的商業片導演,但他也是一個慎重的商業片導演,這跟純粹的匠氣是有區別的。蜘蛛人三部曲被讚美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主角托比馬奎爾的選角十分成功。在我看來,把托比馬奎爾從一群不娘炮就邪氣的好萊塢白臉小生中選出來,是由於托比馬奎爾有一張親和的臉,山姆雷米就是有這種天賦,一種親近觀眾天賦,這大概跟他是天秤座有關。而這部《驚魂眼》,正是山姆雷米拍在蜘蛛人三部曲之前的作品。不可否認,將諸多大牌明星合併到一部普通的鬼片,地點是美國農村,不假思索就可以定義為這是生瓜蛋導演幹的事,但別忘了山姆雷米的正牌身份——商業片導演,真可以不長腦子一腔熱血衝動之下就拍了個浪費錢的非主流片子嗎?
編劇比利·鮑伯·松頓:只看過他的一部電影《彈簧刀》,但已足夠。《彈簧刀》里比利·鮑伯·松頓自編自導自演的暴力智障男主角便是《驚魂眼》中巴迪的原始版。一個角色有進化歷程,那麼最終版肯定是濃縮的精華,所以巴迪才會那麼癲狂卻又聰明,原始版的可是純的鐵血戰士啊。這種角色是神經病也是天才,從比利·鮑伯·松頓另一個身份就可窺見:安吉麗娜朱莉前夫。自古好萊塢站得高的女人,她們的前夫從來不是吃素的。即便是個無賴混帳,但也肯定是個會哄會騙的無賴混帳,而且是個能哄騙住好萊塢最強悍女人的無賴混帳——試問這樣的狠角色會破綻百出任人指點編出的「恐怖片」不夠嚇人嗎?
選角:凱特布蘭切特之所以會比蒂爾達斯維頓更主流,是因為她有著女王的外表內在卻是個地地道道的小女人(不信的去看看她的《奧斯卡與露辛達》《醜聞筆記》),2000年說這個伊莉莎白女王的扮演者去演一個鄉村單親母親,基本想像都難。而山姆雷米卻一眼看穿她本質,讓她扮演寡母卻不至於纖弱,片中她和前期驚悚猥瑣的巴迪聊天自若的鏡頭情感十分流暢,絲毫不顯聖母矯情,讓人能輕易理解巴迪在她面前瘋病發作之後,為何能冷靜下來,而不是一棒把她敲死,以及最後的催淚舉動。
同時基努里維斯、希拉蕊斯萬克也在《驚魂眼》中分別扮演暴力男和受虐女,二人長期是孤膽英雄和男人婆的代表。還有湯哥的老婆,她洋氣的長相在片中起的作用居然是成功扮演一個中鄉村小教師的紅杏出牆小媳婦形象。這麼多大牌,通通在扮演著與他們平日扮演的截然不同的角色,如果說,自身氣質跟角色沒有一絲聯繫,那肯定是在說喜劇片。可以說,導演和編劇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別具的用心怎麼可能會甘於一個羸弱的故事。最妙的是,配角皆大牌,而男主角卻是個二線明星,整個演員配置絕對是故意顛覆。也導致了不少人趁勢而上,痛打「落水狗」說導演浪費大牌。

《驚魂眼》的設定
朋友們講起歐美電影一直以來的印象,都逃不開「快節奏」三個字,愛情片男女如食快餐,常常讓保守的彼岸觀眾不知如何是好;驚悚片有鹽無回味;動作片如火星人嬉戲;生活片更是咎由自取的劇場。至於鬼片,中國是受聊齋等古幽文化薰陶的國家,就連那霓虹國的鬼片,也因挨得近而蜚聲在外,但歐美的鬼片方面,一直是對中國無甚影響力的,倒是中國被歐美搗鼓過去的創意居多。拿任何嚴格的標尺去衡量《驚魂眼》,它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恐怖片,至少不是歐美分級明確下的典型「高濃血」產物。它短小,情節布弄剛好,基本沒有煽情的餘地。但不代表它不煽情,中國文化全世界都知道是內斂文化,隱而不發,邏輯通順,讀取無障礙,那就是一部成功的中國式小說,同時「情」因已蘊於表述之中,順著故事的讀取完畢,自然適宜地被體驗完,避免了流多乾枯。《驚魂眼》劇本之所以異類與歐美其他同類型片,原因就在這裡,它走的是中國式敘事路線。在我看來,它滿篇都是「情」:單身母親思念亡夫;女人之間彼此善待;女人對邊緣異類的同情;邊緣異類男人對單身母親的感激尊敬;男人對兒童的保護;女人對強勢男人的害怕與防備,對週遭的不理解的自我調節等等,全是在我們生活中目之可及的典型情感。這些情感並不超前,所以對於覺得此片索然無味的人,真心該報以同情,也許這就是在生活中就常常與真心擦肩而過的那些人。
雖然《驚魂眼》有著中國式內斂敘事,但它的實質依然是美國式國情。美國式國情就是:在我們眼中驚世駭俗的事,他們卻能不掩蓋地描述。山姆雷米和伯頓安排凱特這一單親母親角色去見識諸多醜惡,而母親意象本身就包含開始與終結,是最無私的存在,也就是說他們對醜惡打從心底有一種上帝式制裁情結,其實也就是中國的善惡有報。他們繞過「男人家暴女人」「女人劈腿浪蕩」這種表面現象,到達「謙遜的好教師背後是個殺人犯」的真正醜惡,說明正義感的背後,他們並非莽夫,他們更多是在追尋事物背後真正的意義,在演員價值和故事價值上,自然而然會更服從故事價值。要不這麼問,哪一個大牌明星在《驚魂眼》造成「大S參劇」的效果?「大S效果」都是導演搞不定演員的證據。
如果在本片「並非浪費演員配置」這一觀點達成了共識,我們可以接著講下面。《驚魂眼》要單純地以獲取事情真相做結尾,溫厚堅強的女人與她的救助人已經可以組織一個達到這樣效果的故事。但編劇偏偏又賦予單親母親超能力,讓羸弱的女人多了一項堅強的武器,同時也多了麻煩,這樣的構思拿去拉一部美劇也許才比較適合,濃縮在了一部120分鐘的電影裡,捫心自問,多少人在牛嚼牡丹?不過編劇是沒管這麼多的,大牌明星都拿來襯故事了,好構思何須扭扭捏捏不交出?於是就有了這個情節紛多卻都順應了120分鐘主線的鄉村鬼片。
溫情+懸疑+靈異三層構思早已超越一個生活片的高度,結局自然不會簡單。一般情況,這個結局無論是哪種,都會是世間少有的情形,無數作家長篇累牘,數十年積累,就為了在最後一刻能有個這樣的結局。

《驚魂眼》的男主角
《驚魂眼》的珍珠就是男主角,神經病巴迪。很多人甚至不覺得巴迪是男主角,但伯頓的弱智英雄情結很明確地以之前作品告知,巴迪肯定是男主角。露面多少,不一定就是判定男主角的唯一標準,不然,本片那男主角不是基努就是殺人犯教師了,如果真設定成這樣,這片子拖出去鞭屍我絕對不會阻攔,因為它就是真的不知所謂。伯頓的此片從頭到尾,設定就是巴迪是男主角,但如果說他故意將男主角設定搞成伏筆形式,這我也不認同,只是從頭到尾,巴迪就是就是線外的產物,因為他跟女主角差距太大,一個猥瑣如螻蟻,一個光芒如聖母,以致於伯頓編了半天,都極難將巴迪編入女主角的正面直視,所以前面基本巴迪都在跟主線打擦邊球,甚至在最後為湖底女屍案忙得不可開交時,巴迪還出來打岔,但反過來看,這一切,如果不是男主角,節外生枝這麼多幹嘛?如果再因為厭惡巴迪猥瑣不願去相信他的男主角身份,那麼看結尾,我想無論你怎麼罵這部劇欺騙你的感情,只要你看完了,一定在有生之年不得老年痴呆症的的情況下,忘不了這個結局吧?這個結尾,巴迪之死,揭露了與凱特之前交集的一切淵源——為了救她。非親非故,不是深愛之人,救她作甚?不是重要之人,拍這麼多糾纏作甚?如果這番深情都登不上男主角的寶鼎,那麼,就當這個片沒男主角吧╮(╯_╰)╭
巴迪這個人物解析並不難,特別是看多了痴情劇的中國人。巴迪就是痴情男人的猥瑣簡單版,能在一片快餐愛情中出現這麼一個男人,實屬難能可貴。最重要是,這部片子並沒有讓這麼一個男人掙扎進婆媳關係中——他直接弒父;沒有對女主角甜言蜜語——他都在尋求心理安慰;他沒有出軌——感激女主角都來不及;能保護弱小——直接發病嚇跑家暴男;能保護心愛的女人——一無所有於是用命來抵。簡單直接暴力地講述了美國版的痴情男人。
如果是基努里維斯來演,極可能還沒發病,女觀眾就母性並發了,要就這麼付出還沒得回報就死了,估計導演背脊骨也要被戳穿。
可見,編劇與導演再一次讓演員價值服從故事價值。

這片子我已經看了多遍,看到後面,編劇的聲音躍然於螢幕之上:將埋藏在心中的故事好不容易清楚地展現給你,望珍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