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爾及爾之戰--The Battle of Algiers

阿尔及尔之战/阿尔及利亚的战争/TheBattleofAlgiers

8.1 / 46,983人    121分鐘

導演: 傑羅‧龐泰科法
編劇: 傑羅‧龐泰科法 Franco Solinas
演員: Brahim Hadjadj Jean Martin Yacef Saadi Samia Kerbash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老羊

2013-01-29 01:39:09

《阿爾及爾之戰》---又一個左翼!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沒有彩色給畫面遮掩,沒有特技為故事增炫的60年代,導演才會多從構圖及機位、演員跑位上多考慮敘述方式!
好了,我們不是來評論拍攝技巧的,這裡說的是義大利和阿爾及利亞合拍《阿爾及爾之戰》。
編劇和導演是義大利人吉洛·彭特克沃(Gillo Pontecorvo),影片採用冷峻寫實的表述手法,用西方人視角,描述了自己的歐洲殖民主義退敗歷程。


該片屬於批判殖民主義的先驅典範之作。
影片描述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一個原以扒竊為生的小偷阿里·拉波安,由於他的果敢和身體力行,逐漸為與賓米提同時成為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的領導者。
當然,最後在強大的法國空降兵部隊圍剿下,他們的「國際解放戰線」組織被徹底攻破,成員大部份被鎮壓,領導層全部失敗。那是1957年深秋!
故事沒有完,因為歷史在繼續!1960年12月民眾爆發全國性的自發反殖民抗議,要求獨立;1962年,在世界各殖民地獨立風潮之中,阿爾及利亞終於還是站上潮流,獲得自由,從而勝出。
 
本片導演在1966年攝製此片,完全利用當地民眾所拍攝而成,因此,呈現於觀眾眼前的是一部忠於史實的獨立戰爭影片。
確實讓人感覺格外震撼,經久難忘。也正因此,上映當年就入圍1966年威尼斯電影節,儘管如此,彭特克沃還是沒想到會得獎,所以宣佈得獎名單那天,他跑去海灘游泳曬太陽了。結果,突見一大群各國記者衝向海灘,團團圍住了泳裝的自己,才知道自己得了金獅獎。他也獲得該影展的評審人獎。
此外,該片還獲得威尼斯城市獎,1972年獲得英國學院獎,也曾入圍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
導演彭特克沃,2006年10月20日於義大利羅馬(心臟病)去世。請看當時的新聞報導,亦是拿此片作為紀念其畢生奉獻的電影事業!

不過,這部電影也引發爭議,在法國被禁了多年,原因之一是,電影中的阿爾及爾FLN領導人角色,是當年的領導人自演,他被法國人認為是罪惡纍纍的恐怖份子。而香港的英國殖民當局曾經也一直禁演這部電影,原因是,作為殖民地的香港,不論局勢多麼穩定,也都可能因為某個難料的契機,一個偶然而激進的危險啟動,點燃未知的民族情緒,一個多米諾骨牌的推動就無可阻擋。港英當局深知異族治理永遠潛伏著危機。

回到那段真實的歷史,我們將其130多年的被殖民歷程放在文末,您可以自己去看。
這裡擇有關本片的段落,也是結束被殖民地位的鬥爭始末!
二戰後,盟軍將阿爾及利亞交還了戴高樂政權,當政的是臨時的「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
戰後,積弱的法國準備放棄對黎巴嫩和敘利亞的託管統治,給阿爾及利亞的民族主義者帶來希望。阿爾及利亞的穆斯林領袖早已熟悉現代政治。還在1942年,接替本·巴迪斯的宗教改革領袖費爾哈特·阿巴斯,就領頭遞交了一份《致法國當局書》,呼籲「制定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章程」,以提高各族原住民的自由和權利。但是,沒有得到回應。法國人沒有重視這個宣言。雖然法國人也在改革,放寬了穆斯林歸化的條件,但還是原來同化原住民的思路。
在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離開的時候,穆斯林宣稱:「法國已經錯過了一切機會。」

1943年2月10日,二十八名穆斯林議員簽署了《對阿爾及利亞人民宣言》,稱盟軍登陸後,包括戴高樂在內的法國各派,只顧在阿爾及利亞爭權奪利,卻無視七百多萬原住民的意願。他們宣稱,他們並不否認法蘭西文化,而正是法蘭西精神和它的自由傳統,給了他們行為和訴求的正當性。他們認為,原住民作為多數的利益一直被犧牲。殖民化過程就是對原住民部落的掠奪,使他們喪失了最好的土地。他們指出,戰爭中,穆斯林也為法國的利益流過血,可是殖民制度始終把他們排除在外。他們不再對歸化和同化政策抱希望,「這只是為殖民化服務,而殖民化就是犧牲大多數的利益,讓八分之一的那個階層過得更舒服」。他們要求一部保障各族裔利益的憲法。
阿巴斯提出一個改革綱領:將總督府改為阿爾及利亞政府,部長由法國人和穆斯林各佔一半,憲法由普選的議會制定。也要求法語和阿拉伯語同為官方語言。
阿巴斯獲准辦報、組黨,廣泛宣傳「阿爾及利亞國」,也提出和法國形成「聯邦制」的關係。可是宣傳的用詞激烈,民間不解聯邦制理論,解讀下來只是「趕走法國人,獨立」,民族情緒不斷高漲。1945年,首都阿爾及爾等地,發生了一系列幾乎可以預料到的流血事件。當局歸咎於阿巴斯,他被逮捕,但是在1946年3月,當局宣佈不予起訴。五個月後,阿巴斯提出新的自治共和國方案:阿爾及利亞留在法蘭西聯邦內,有自己的政府和國旗,擁有自己的警察和完全主權,境內的法國人和穆斯林,同為阿爾及利亞公民。對外關係和國防,由聯邦政府即由法國負責。

這是少數對多數殖民的宿命。大跨越的改革註定不會被立即接受。最後被議會批准的改革,雖有進步,但是在行政管理上沒有變化。議會也不是決策機構,而是總督監督下的行政管理機構。法國人試圖以殖民地政治制度的漸進改革來挽回它的阿爾及利亞逆勢,可是,它的改革相對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迅猛的殖民地獨立大潮,總是過於保守,遠遠滿足不了迅速上升的原住民訴求。二戰後,法國殖民政府也在土地改良、建立現代化農業,並在教育等民生方面作出改善努力,雖然限於條件,做的不如預期。例如,在1944年,制定了增加兩萬所學校的二十年計劃,實行五年後,建校速度滯後。戰後人口迅速增長,計劃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片中你可以看見大量的連接埠兒童)。
就在法國做著長遠改革規劃的時候,危機已經逼近。

歐洲國家在亞非拉有很多殖民地,而二戰結束之後掀起獨立大潮,各殖民地風捲殘雲地紛紛獨立。英國在印度看到無可挽回的局面,及時抽身;而法國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摩洛哥卻晚了一步。這三個國家的獨立運動串在一起,民族主義的激進主張開始佔上風。
最早的信號是1954年6月,一群從突尼西亞被趕回國的阿爾及利亞地下武裝,在山區爆發武裝衝突。三個月後被鎮壓平定下去。
阿爾及利亞的民族主義政黨本來就不斷分歧。穆斯林本身一直有宗教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對立,因伊斯蘭教特色,爭執必定越出宗教進入政治,例如,在世俗生活中是否開始政教分離,是否給婦女選舉權,等等,都是難纏的議題。
山區的暴動事件引起了民族主義的「爭取民主自由勝利黨」的分歧,爭論「是要求立即改革還是解放(獨立)」,是體制內爭取改革,還是認同暴力。分歧最終變為分裂。其中,持獨立訴求的梅薩利·哈吉,決定走地下暴力活動的道路。一個新的組織——民族解放陣線(FLN)就這樣誕生了。
FLN 得到埃及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不僅有道義支持,也有武器。在山區展開了非常殘酷的包括屠殺平民的游擊戰爭,而殖民軍隊的反擊也是過份和殘酷的。回頭去看,阿爾及利亞和印度的有些情況類似,作為老殖民地,在二戰中也有順著法國抵抗力量思路,自然就站在盟軍一方的力量。1945年盟軍大勝,英國看清了繼續殖民印度的難度,順應歷史潮流退出,法國卻決定繼續留在一個顯然難以留下去的地方,繼續殖民統治,也就留在了舊日「反抗-鎮壓」的艱難循環中。
  
本文開篇提到的影片《阿爾及爾之戰》就集中在1954年至1957年,非常細節和形象化地再現了在首都阿爾及爾,FLN和法國殖民當局較量的那場「戰役」。可是,所謂的阿爾及爾之戰,以今天眼光看,那是對全局造成深遠影響的恐怖戰役,過程觸目驚心。


請看,注意數據。
1954年11月,阿爾及爾的FLN發出一號通令,宣示領導地位和目標。他們決心以恐怖戰為手段達到目的,首先是針對自己的社區。以鐵腕私刑的懲罰作為威脅,在阿爾及爾的阿拉伯居住區「卡斯巴」,掃蕩酗酒吸毒妓院和幫派,樹立起自己的威信。1956年6月20日,FLN以暗殺和襲擊警察的一系列行動,開啟了「阿爾及爾之戰」。法國的反應是指示殖民當局封鎖卡斯巴的諸多出口,留下的出口建立針對阿拉伯原住民的檢查站,搜查槍枝炸彈。
炸彈手都是阿拉伯人,應對必然有族裔傾向,看上去是本能反應,可是,長達一百三十年的殖民統治,阿爾及爾已經有了龐大的以法裔為主的歐人居住區。有針對性的封鎖和搜查,使得族裔對立立即尖銳化。阿爾及爾警察局長並不讚同這樣的措施,可也拿不出更好的辦法。封鎖之後,FLN利用搜查者對當地風俗的顧忌,就讓婦女運送武器,歐裔區的恐怖襲擊持續不斷,防不勝防,歐裔居民變得驚恐不安。最後,終於在歐裔中出現報復者,月黑無風,幾個人深夜潛入卡斯巴,引爆炸彈,樓塌人亡,阿拉伯平民死傷無數。卡斯巴群情激奮,族裔仇恨再次升級,接下來必定是FLN的新一輪報復。烈性炸藥被滿腹仇恨的女人安放在公共場所,咖啡館、汽車站、機場候車室,受害者同時包括了歐裔和阿拉伯平民。
FLN的目的,是以「無寧日」的國家和大規模平民死傷來吸引國際社會注意,並希望國際社會因此認定法國無力維護一個和平社會,必須由外部干預和改變現狀。必須承認,這個辦法確實有效。1955年9月30日,聯合國以多數票,把阿爾及利亞問題列入議事日程。這反過來,又給了北非各殖民地反叛力量極大鼓舞,各地恐怖襲擊劇增。1956年1月起,阿爾及爾恐怖謀殺事件也越來越多,爆炸威力大增。
阿爾及利亞共產黨也加入了游擊戰和恐怖襲擊中。殺傷力大大提高,後來在阿爾及爾和郊區發現了能製造衝鋒鎗和大威力炸彈的兵工廠。阿爾及爾平均每天的恐怖襲擊高達四點二次,那是2008年伊拉克首都已格達的恐怖襲擊水平,而當時阿爾及爾的人口不到2008年巴格達人口的十分之一。警力無法應對,局面變得不可收拾。  
之後就是前文描述的本片主要內容了!法國空降兵部隊通過酷刑、深挖對手、情報搜集等搞清了一切,最後結束了FLN。


除了這些政治帳,不妨再來算算政治背後的經濟帳吧!
法國政府對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的費用一向是諱莫如深,但據法國「解放報」估計,1955年戰爭費用為2720億法郎,1956年為6190億法郎,1957年為6780億法郎。
也就是說,1957年法國每天約有20億法郎是用於阿爾及利亞戰爭! 誰之利益呢?
這個戰爭對法國壟斷集團來說是個發財的好機會,1956年溫台爾的純利潤為47.1億法郎,猶齊納為87.71億法郎,貝西奈為55.4億法郎,西姆卡為63.85億法郎。
但是,對法國人民來說,這個戰爭卻是苦難的深淵:捐稅增加了,物價上漲了!

法國人曾經問道:一個在經濟上如此依附宗主國的小國,它怎麼可能獨立? 暫且放下這個問題,法國人自己已經不堪重負!
再次經過極為痛苦和血腥的兩年,1962年,法國終於放棄,阿爾及利亞宣告獨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