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皇家風流史--A Royal Affair

皇室风流史/皇家风流史(港/台)/御医

7.6 / 39,521人    137分鐘

導演: 尼科萊阿爾賽
編劇: 雷斯蒙‧海斯德柏格
演員: 麥德米克山 艾莉西亞維坎德 大衛丹席克 崔娜蒂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3-01-29 22:27:32

是誰拯救了一個國家


                    皇室風流史———是誰拯救了一個國家


  在今年的外語片競爭中,《皇室風流史》是閃耀的,獨特的,但未能像它所描述的舊時封建社會或君主社會那樣權威無限,一攬所有的獎項,名利雙收。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坎城金棕葛獎的法國&奧地利電影《愛》同時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影片五個獎項,這是從二十一世紀初始由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以來好萊塢,或奧斯卡最青睞的外語片。使得剩餘的外語片提名影片瞬間化為炮灰,《皇室風流史》與其他三部影片充當伴郎伴娘,終將黯淡地離開璀璨星光的頒獎季。


  與《愛》相比,《皇室》在影學成就上有一定的差距:前者為作者電影,單線索的劇情需大量的個人美學來支撐整部影片,其藝術完成度之高難以與其他略帶殘缺的藝術電影相提並論,是眾多影評人於2012年度的Top1;後者則是描寫各種皇室軼事的標準古裝戲,結構龐大複雜,既有批判立場也不乏「呈現」之態度,盡力還原故事本身不讓變成主宰觀眾的單向性思維。「憂國憂民」的調調不時貫穿全片,再加上大量完全靠大情節逆轉的戲劇性段落,故事的完成度難免大打折扣,評論自然而然依靠個人觀點的傾向而毀譽參半,難成前者的一致好評。


  儘管如此,《皇室》依舊充滿十足的討論話題,也因為它在質量上的不完美,引申出非一致的探討切入和觀點。其中由皇后卡羅琳·馬蒂爾德承擔的戲份最多,牽連著整個環形結構和大個人獨白,擁有絕對份量的情感中心,也是採用她的處境對整個皇室環境/政策加以抨擊;醫生斯特恩斯是典型的「外來者」,在片中充當著當今現代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彷彿他就是現代人的一個參照物,無論何時都在利用皇帝克里斯蒂安七世對他的信任進行對一個國家意義大的改革和相應的措施,最後還因此喪命,是不留名聲的真正救世主;皇帝則是封建制度衍生出來的一個無用的混蛋,擅長吃喝嫖賭,對國家大事無一在乎,也沒有能力應付,從開場的皇后接嫁開始就可看出,一直到下令殺害自己最信任的人,每時每刻都透露一種病態的無知,愚蠢,被動,甚至可以說是弱智,腦殘。而這樣喘懷三歲心智的成年人卻擔當著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至高無上的皇帝。後果就像傅儀初登基時的混亂,執行者交給了只顧私慾利益的眾大臣,整個國家始終籠罩在不散的陰霾之中,終日不見光明。


  當三者的性格特徵和地位重點突出表現後,故事則加強人物關係之間的進一步纏繞,並繼續勾畫出作為創作核心的大背景,同時作為最重要的線索推進劇情和在此片只出現過一次的類型元素——愛情的深入刻畫:受盡無情丈夫折磨的皇后愛上了聰明精煉的外國醫生,皇室的殘酷使得作為本片中唯一得到寄慰的真實情感得以強烈對比,同時也加深了醫生在皇室中更加困難的處境和難以言說的心靈之折磨。直到代表著批判色彩腐蝕之力的惡勢女王與一群不滿醫生的特殊待遇的議會人員暗自發起反擊,並一舉兩得地功下皇后與醫生之事,悲劇才正式開始:一家三口被迫分離,醫生與更為無辜的皇室成員因遭受皇帝的嫌棄不得不於眾人面前斬首。皇后痛苦萬分,也於不久之後離開人世,寫下了給兩個孩子的信,囑咐他們必要重振祖國。救世主只有在為此而生的「救世主」所誕生,這個國家不允許,也不容許除此之外的任何一人擔當如此重擔與責任。


  克里斯蒂安是皇帝這一事實是國家與人民的不幸,然而君主制度沒有期限,噩夢得不到有效的改變或接觸。醫生斯特恩斯就像是《末代皇帝》裡的外籍教師莊士敦,用他們清晰的大腦和力量不間斷地對因「繼承」而當選的皇帝進行思想灌輸,他們洞察各種體制或制度的漏洞,做著在未來看作為意義重大的「越界」任務,也因此與苟且偷生的「保守主義」官僚產生摩擦,代價不同凡響。與《末代皇帝》中通過內斂的攝影或演員微妙的表情所傳達的性質關係的方式不同,《皇室》中醫生唯一的立足點是在於時刻地依靠皇來進行「秘密」地改變國皇室,甚而影響國家,一旦這地下鏈條被穿破,後果便是作為反面例子的不斷牴觸,不但沒有改進,反而成為永久的禁止且沒有客觀意義上的絲毫進步。


  最後,當所有線索都指向恐怖的社會泥潭,用當今價值觀來評判的最不人性的各種在階級的不公或自由之禁錮或人權喪失等「真理」通通駛往黑暗之末路時,影片結束在皇后的兩位孩子與看不到臉面的皇帝之中。字幕繼續講述接下來的故事:克里斯蒂安七世之子弗雷德里克六世不但再次完成了醫生生前所有改變的政策,並且還解放了農奴,這是醫生生前未做的,他做到了。


  我想,這是對不幸歷史的一絲慶幸,對曾經飽受痛苦的人民的最大籍慰,是歸還原本屬於這個世界的真實原貌,更是對醫生和皇后的反饋。

  也許丹麥人民此時此刻無一不為這對藕斷絲連的夫妻禱告,保佑他們的在天之靈,並不是因為他們生前的壯舉——皇后亦如其他婦女,飽受男權的侵蝕;醫生利用他獨特的關係完成許多非凡的工作,但並不代表「偉大」之說。身份的象徵並不等於作為人對於社會的價值,他們是「人」,皇帝也是「人」,這些「人」不過是因為各自的職權作出可能影響範圍不同的事,但不等於他們本身的價值有什麼不同。「皇室」沒有給我任何關於「拯救者」或「救世主」在個人價值上的觀念,即使我們已經明確地被告知究竟是哪一個環節或哪一個人物起到最後成功的關鍵要素。但它沒有歌頌或讚揚,沒有描寫成國家之英雄的概念,我猜想這是為什麼影片沒有放大眾多元素之一,沒有放大作為皇后與醫生之間更為深刻的情感線。


  儘可能地保留故事原貌,儘可能讓觀眾耐心看完,儘可能收住大眾的眼淚,儘可能地深思但又不偏向任何一細節之觀點。直到它結束在一席安慰之言,將小皇帝與公主一家結束在光線微弱的全景之中,那個被描寫地膚體全無的克里斯蒂安則不再進行諷刺之言,與子女圍坐在床倚邊,無盡的語言訴說沒有答案的故事。這才是歷史可能有的「原貌」;真正的拯救者是由無數個人和無數件事組成,才成就了今天的世界;這便是《皇室》的意義所在,它給予了電影對於歷史的「呈現態度」,同時證明電影除了美學之外的其他價值。




文/Shawn.L

   
2013.0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