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

猎杀本拉登/刺杀本拉登/凌晨密令(台)

7.4 / 319,134人    157分鐘

導演: 凱薩琳畢格羅
編劇: 馬克波爾
演員: 潔西卡雀絲坦 傑森克拉克 喬爾埃哲頓 史考特艾金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枝煙

2013-01-31 01:08:18

不是一場慶功宴


後911時代,好萊塢湧現不少此類題材電影,大部份都折戟沉沙、爭議不斷,但凱薩琳•畢格羅的這部《獵殺賓拉登》在各大頒獎禮上均被視為熱門,影片質量也得到交口稱讚,可視為好萊塢911題材電影的一個里程碑。

911過去幾年後,好萊塢才開始觸碰此類題材,陸續有《93號航班》《世貿中心》《特別響,非常近》等。這些電影多以911災難本身或後911心靈創傷為敘事核心,對美國觀眾的觀影心理構成了一定挑戰,媒體經常為此類題材是否挖開傷疤而爭論不休。但《獵殺賓拉登》就完全不是了,所謂「里程碑」意義正是由事件本身這個方向去看——在十年反恐之後,美國終於獲得了轉折性的勝利,即擊斃賓拉登。

不管中國人對此是否有切身體會,911都從根本上深刻地改變了國際格局,進而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故事講述的,正是CIA探員「瑪雅」(此為代號,這名女特工很可能畢生都無法露其真容)在911後追捕賓拉登的十年,在此過程中經歷無數挫折,許多同事犧牲或放棄,唯有她堅持不懈,終於探得賓拉登在巴基斯坦的秘密居所。

在《拆彈部隊》之後,凱薩琳•畢格羅作為一個女性,卻已被看作好萊塢最強硬、最具有男性氣質的導演之一。在奧斯卡上大出風頭的前作就是聚焦一群日日在拆彈前線的男人,毫無女性角色,也看不到任何女性導演常有的細膩和柔和。《獵殺賓拉登》延續了這種陽剛之氣,而且還是在主角是個女特工的基礎上。

半開玩笑地說,如果凱薩琳•畢格羅再年輕二三十年,能夠親自出演這個女特工,我敢保證她一定會走到鏡頭前的。她一直等待傑西卡•查斯坦空出檔期,事實證明,這等待物有所值。查斯坦非常準確地演出了一個在最危險的世界裡瘋狂工作的情報人員,她的堅硬、執著令人信服地蓋過了片中所有男性。

擊殺賓拉登,是美國反恐迄今為止的最大勝利,但在這反恐十年中,世界死於基地之手的平民百姓、情報人員、年輕士兵已不計其數。畢格羅的導演風格恰到好處地讓這部電影變成一部具有強烈實感的「准紀錄片」(影片開頭如實描寫的,正是CIA的酷刑),而不是一場慶功宴。可以想見,如果按照主旋律手法塑造故事人物,會對電影內外的歷史造成多大傷害。

與這部電影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本•阿弗萊克執導的《逃離德黑蘭》。人們津津樂道於歷史的戲劇化演義,被極度純熟的類型片手法裹挾其中不能自拔,但影片本身又有多少忠實於身陷囹圄的主人公,忠實於那段充滿焦躁的秘史?相比之下,《獵殺賓拉登》的力量,更像是來自反恐戰爭的現實。

這部長達近3小時的電影不顯冗長,但在最後獵殺時刻到來之前,那種來自生活的枯燥和沉悶仍然會讓觀眾有點坐不住,且不必說這其中充滿了多少挫折。在片中,有很多次,人們以為就要接近真相,卻意外迎來一次慘重的傷亡,畢格羅沒有鋪墊,沒有渲染,只是讓這些事故像生活本身一樣突如其來,撼動人心。

即便是最後的獵殺,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同樣無配樂、無戲劇化起伏,一切如同一部美軍秘密行動的紀錄片。你甚至可以在資料里查到,那架直升機的墜毀並非編劇杜撰。據稱CIA已有人因向此片泄漏機密受到調查——這不是電影的營銷,而只促使了人們進一步深信細節源自真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