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前度--Ex [HK2010]

前度/前任/前那个

5.7 / 469人    Hong Kong:95分鐘

導演: 麥曦茵
演員: 鍾欣潼 陳偉霆 周俊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瑪莉Su

2013-02-05 00:01:14

EX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對電影的喜愛程度大多取決於這部電影我看了多少遍,不過一般很少有能讓我看第二遍的電影,但是《前度》是個例外。這部電影我反反覆覆看了不下八遍,是我看過次數最多並且百看不厭的電影,而且每次看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這部電影不管是敘事手法、整體風格和色調,還是演員、台詞、配樂,甚至是一些細節上的處理都甚得我心。後來得知這部作品是出自一位香港年輕的女導演之手便恍然大悟。正因為是香港的導演所以會用這種視角和敘事手法,因為是年輕的女導演才能拍出如此細膩的切合女性內心的戲。

    整部片採用如燈光般溫暖的乳白色調,讓人覺得不那麼冰冷。

    本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敘了前男友陳均平及其現任女友阿詩在機場目睹周怡和她現男友分手後將她帶到了自己家,周怡看到他新家裡熟悉的物品回憶起以往的點點滴滴。劇情發展中不斷地穿插著回憶或者說正是這些回憶推動了劇情的發展。畫面的反覆切換很考驗剪接技術,但是本片就處理得很好,如周怡倒在床上的鏡頭和她過去因痛經倒下的鏡頭很連貫地串聯在了一起;又如鏡頭從周怡房間的天花板切到陳均平房子的地板一點也不覺得突兀,因為兩者的紋路都是相似的;再如最後陳均平手中的杯子掉落切換到以前周怡吵架時砸的杯子。

    本片的配樂為電影加分不少,後來知道原來負責配樂的林二汶還在劇中客串了一下包租婆。最喜歡裡面的一首《after all》滿懷惆悵略帶傷感卻讓人聽了意猶未盡。

    另外台詞也是妙語連珠,一語雙關,讓人聽了忍俊不禁。
    如:
    1.周怡:不是說做不做朋友,我是說會不會和朋友「做」啊!
    2.周怡:髒死了你碰到我嘴了,出去!
      陳均平:以前直接放進你嘴裡,就很衛生嗎?
    3.周怡:你沒有聽過統計說…每個人平均每天,都要說六次謊的嗎?
      陳均平:這麼少?那…我不想再見到你,你快點走吧,我已經忘記你了。這麼數下去豈止六個!還有,我不喜歡你。
    4.周怡:有些事 不知道會比知道好
    5.周怡:那我寧願做比較早死的那個,讓人想念,總比想念別人好。
    6.周怡:你選錯了才知道自己身邊那個不是最喜歡那個。
周媽:我沒說過身邊那個不是自己最喜歡的最喜歡的那個已經不在身邊。
    7.周媽:去旅行,不用別人帶自己去可以了
    8.阿詩:我不可以沒有你啊
      陳均平:這個世界不會沒了誰就不行的

    我最欣賞影片對細節的處理部份,很多在片首看似貌不經心的鏡頭其實都在為後面的劇情做鋪墊,前期很多小細節小物件都與後面的回憶相呼應。

    耳釘:
    周怡右耳還戴著陳均平送她的耳釘,在與他重逢的時候開始發癢,這是否說明她還對他餘情未了,心在遇到他的時候開始隱隱騷動。
    而後她在廁所戴那個耳釘的時候因為陳均平突然進入掉進了洗臉台下面的管道,同時也為陳均平在她走後找到耳釘發獃作鋪墊。

    戒指:
       陳均平送給周怡的戒指因為大小不合適只能當做尾戒,這是否也暗示著他們終究當不成戀人。而周怡在與之分手後與阿樹玩影印手的遊戲時還帶著那枚戒指。

   椅子:
   陳均平絕對是個椅子控,不僅牆上貼滿了各種椅子的圖片,房間放滿了椅子的模型,還在自己生活窘迫的時候花了8000塊買了一把沒地方放的椅子,即使搬家也不忘帶著它。說到椅子的圖片,他現在房子裡貼的圖片和以前房子裡貼的幾乎一樣。而那把椅子也是一條重要的線索,陳均平就是在搬椅子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了阿詩。陳均平和周怡,和阿詩的親熱都是在這把椅子上。

    塑料杯:
    因為周怡很喜歡砸東西,所以在一次爭吵之後對陳均平說:不如我們明天去買些塑料的好嗎?於是現在陳均平家裡的杯子、碗都是塑料的,所以周怡在看到塑料碗的時候有些愣神。
陳均平以為把杯子換成塑料的就不會碎了,但是他不知道塑料杯也是會裂的。就像他和阿詩的感情,看起來完好無損,其實早在周怡出現前就已經有了裂縫。

    壁虎:
    關於壁虎那段,我看了覺得很心酸,周怡身為前女友卻吃現女友的醋看起來有點可笑,其實是她在為陳均平的改變覺得生氣。曾經的設計師升為製作人,曾經別人用來勸說他的話變成他用來勸說別人。

    周怡是一個極其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才會對感情斤斤計較,疑神疑鬼,對男友胡攪蠻纏。她和男友的相處模式幾乎一樣,都是疑心男友和前女友有染,然後開始砸東西,男友道歉求饒都沒用,直到她砸壞了男友心愛的東西觸到了男友的心理底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其實有一點我很欣賞她,就是她一直都是這樣:可以不喜歡就換工作,可以和不知道有沒有明天的小混混在一起,喜歡的話可以連工作都不要和人去旅行。

    詩雅的表演總讓我覺得很木訥,但是這樣的她卻很適合飾演阿詩——一個大度隱忍的女友。她在看著陳均平和周怡重逢後你來我往看似諷刺卻很親密的鬥嘴,卻始終插不上話,也許在旁人看來她更像是個局外人。相對於她和陳均平的相敬如賓,周怡和陳均平更像是一對情侶。影片快結尾時的激情戲是阿詩明知大勢已去為挽留陳均平做出的放手一搏,充滿了悲涼的意味,像個蒼涼的手勢,可是就算是這樣也挽回不了。她說可以毫不在意,不用說對不起,可是陳均平還是更喜歡那個疑神疑鬼胡攪蠻纏任性無理取鬧的前度。

    陳均平的家簡約卻很有格調,即使在以前的破房子裡也有很多亮點可尋,以及他對椅子的痴迷,由此大概可以推斷陳均平應該是個室內設計師什麼的。他還老愛亂花錢買耳釘戒指什麼的東西,所以周怡才總是說他浮誇。他表面看起來和現任過得很幸福,可是他未換的電腦密碼、沒改掉的夜宵習慣、用的塑料杯子是否暗暗透露了他潛意識裡的念舊。在有女友的情況下,還和前度糾纏不清,看著前度被現任趕出門卻無動於衷,這樣的陳均平讓人看了真捉急。就像周怡說的,他就只會想著以前,可能就是因為失去了才覺可貴,就是因為沒得到才唸唸不忘。

    說實話,我初次看的時候對情節的脈絡很不清楚,不知道周怡在陳均平後有幾個男友,他們到底分了幾次,在我看到第五遍的時候終於把大致的情節弄清楚。對我造成誤導的主要原因關鍵是國語配音的時候,周怡與那個小混混分手後給陳均平打電話,接電話的是阿詩的聲音,從情節的發展來說這不符合邏輯啊。
    現在來把劇情理一遍:周怡和陳均平第一次分手後和那個小混混在一起,那時候周怡剪了短髮染成了紅色,與小混混分手後又與陳均平復合,於是有了墳場的那幕,陳均平搬到了周怡租的房子。後來兩人不知道什麼原因又分手,周怡和阿樹在一起,陳均平和阿詩在一起,於是就是開頭機場的那幕。其實可以把回憶的部份串起來看,這樣比較容易搞懂劇情。

    導演說《前度》不僅僅是關於前度的故事,還是一個女孩的成長史,每經歷一個前度都是一次成長。所以很多你們現在看來很完美的男孩,多多少少都有他們前女友的痕跡和影子。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