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7 / 14,121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nother℡

2013-02-13 09:44:46

略談電影中的小愛與大愛——《西遊·降魔篇》觀後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以前(應該是《功夫》上映沒多久的樣子吧?)在一本雜誌上看過篇文章——內容是盤點周星馳電影中「星女郎」在電影中的遭遇——清點的結果顯示「星女郎」一般很悽慘:《大話西遊》中的紫霞仙子,被狠心拋棄過了五百年 (X_X)還惦記著那隻死猴子,結局猴子拼命裝不認識她,最後死了;《食神》中的XX(名字忘了),長得不好被嫌棄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最後還中了槍,雖然沒死;《功夫》一聾啞女孩子(本來就很慘了啊!!~~),因為小時候周同學幫過他就一直唸唸不忘長大還得二話沒說先被欺負一遍,周同學浪子回頭後又無條件滿心滿意(這是他娘啊太感人了T_T)。。。。。。。。
這部電影裡「星女郎」段XX依舊悲慘,苦追帶著一頭飄逸長髮的唐三藏直到最後——按照孫猴子的話說是——「被打得一根毛都不剩」。

看上去好像玄奘做錯了什麼——電影的最後點了出來「小愛即是大愛」、「男女之愛也包含在大愛之中,眾生之愛皆是愛。」似乎在此我們看到了一般觀念中「小我」和「大我」的統一和協調,但是仔細思考後會發現電影所想要表達的是「小我」對「大我」的招降和收編。

那要從這部電影中的「矮化」說起,首先是對一般群眾的矮化:電影的開始,那個村子的人們面對魚妖的威脅,對道長的偏信到了愚蠢的地步道長一招聲情並茂的「哭訴」便讓他們成了一群烏合之眾將玄奘綁了起來(我在懷疑只是導演高級黑,專黑網上「以情代理」的論辯手法)、形態誇張表情滑稽。這可以看成一個隱喻:一般的屁民們是無法自己拯救自己的,他們需要一個超級英雄,一個橫空出世的救世主——那在這部電影裡就是玄奘。而更過份的是不識好歹的屁民們還經常幹出狗咬呂洞賓的事——電影裡是把玄奘吊了起來,導演無意識地在電影裡幫現實中的菁英們狠狠扇了屁民們一耳光,扇得屁民開懷大笑。

然後是對玄奘這樣的「大愛」的追求者的矮化。。。。。。電影中我們都看到了,玄奘是個呆滯木訥毫無生氣叫人哭笑不得的和尚(雖然我不明白這麼虔誠的佛教徒為啥一定要留頭髮——難道是留給孫猴子在電影后面一把一把地拔?),彷彿腦子裡永遠缺一根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電影中「小愛」的不懈追求者段XX則顯得有血有肉鮮活生動,(腦子裡形容詞匱乏,讀者自行腦補吧= =)。觀眾一看我靠高下立判啊,誰想做呆氣的玄奘?順帶的如果玄奘那樣的是追求大愛者的代表人物,誰不會順帶的厭惡了大愛?這樣一來導演的目的就達到了。我情不自禁一字一頓地打下「黑」「得」「漂」「亮」四個小字。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這部電影雖然最後通過玄奘說出「小愛」與「大愛」的統一,但實質上灌輸的是「大愛」的冷血和麻木,「小愛」的熱情和活力。

的確大愛與小愛是可以統一的,但是電影中為達到意識到和未意識到的目的硬生生將大愛與小愛對立了起來。最終造成了小愛可以等同於乃至超過與大愛的假像。——甚至有網友腦補道:「其實唐僧師徒四人是去尋找段小姐被打散的真身」……【喂喂不這是七龍珠吧= =
電影中舒淇所說「我有一個小理想,就是可以找到一個如意郎君,跟他生一個小寶貝,簡簡單單過日子。」是小資產階級生活目標的集中體現,然而在一個普遍聯繫的社會中實現一個小理想其實根本不簡單。資本家要時刻面臨著其他資本家的競爭以免自己被市場的競爭淘汰落入社會的中下層,小資產階級則時時刻刻面對著自身身份的焦慮:在資本家面前自己和無產階級並無二致,但是在無產階級面前又似乎可以找到那麼些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經濟上也同樣面對著激烈的競爭,為數眾多的無產階級想爬上來,也會有相當多的人會從小資變成無產者。而無產階級,則更不用說了,去存個錢刮一陣風一年的血汗就沒了。
看電影時我看著舒淇飾演的段小姐先是被豬妖撞車(雖然是騙玄奘的裝死)後是被孫猴子真的打得「一根毛都不剩」,面對這樣慘烈的犧牲可以讓多少少男少女默默流淚,天知道這會讓多少人感受到「人性的偉大」、「愛情的力量」;但是我想知道為什麼對小愛的追求可以這樣明目張胆地殘忍,而對大愛追求的宣傳現在卻敏感到媒體宣傳一個在嚴寒風雪中守衛邊疆的戰士都要被斥為「不尊重個人價值」、「扭曲人性的教育」?人性是什麼?人性在一些人那裡成了隨意打扮的小姑娘,「家庭」「愛情」等個人的字眼符合人性,「集體」、「社會」、「國家」等字眼成了反人性。所以為前者的犧牲符合人性,為後者的犧牲是愚忠和反人性,前者可以鼓勵人們不珍惜自己的價值,後者則必須對個人價值秋毫無犯。這算是什麼?
許多人都以為我們小時候的「集體主義」教育是在洗腦,但是反思現在的「個體主義」教育,不也是一場鋪天蓋地瘋狂的洗腦?
掌控國家機器的階級往往傾向於將對立階級孤立為一個個原子化個體加以規訓——美好的「小愛」無疑是現實中最誘人的原子化我們這些個人的意識形態工具。個人組成一個溫馨家庭的「小愛」理想沒有解放全部人的「大愛」的實現之前無法普遍真正地實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被國家和社會上層不厭其煩地灌輸對這樣的小愛的追求而貶抑乃至妖魔化毛時代象徵的對大愛的追求。權力的分散化使得權力規訓的方式越來越多地呈現出非強制性的特徵,權力越發傾向於「通過習慣、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道德等方面的演變,施加一種集體的壓力而獲得客觀上的效果」(葛蘭西《獄中札記·國家與市民社會》)在從小到大一遍一遍的「小愛主義」的洗腦中我們變得懷疑自己的能力,我們不再去想聯合起來反抗對我們的訓誡,我們這些屌絲的逆襲只需要在電影中由一兩個英雄人物完成便可滿足,以使現實中社會上層平安完成他們的世襲,肉體上我們被暴力震懾,精神上我們被「小愛」閹割。結果是我們在現實中被私有財產(比如神聖不可侵犯的房子)與他人隔離,在精神上被「核心家庭」的小愛意識與他人隔離。忘記了「大愛」,也難以得不到「小愛」,我們只有焦慮的現在,我們還得焦慮不遠的將來。


最後最後,發自肺腑地推薦一篇關於電視劇《愛情公寓》的文章:《分離的隱喻 ——宛瑜,居住在《愛情公寓》裡的「犧牲人」》戳傳送門:http://zhan.renren.com/leftistrenaissance?gid=3602888498036578181&from=reblogSynFee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