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箭穿心--Feng shui

万箭穿心/风水/FengShui

7.7 / 688人    120分鐘

導演: 王競
編劇: 吳楠
演員: 顏丙燕 陳剛 焦剛 李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木大樹

2013-02-13 18:40:43

她為什麼會這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萬箭穿心》這部電影故事的時間選在了上個世紀的90年代,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當時不怎麼繁華的漢口,這是一個還算特殊的年代,身處這個年代的成年人在幼年多少受到了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開放的浪潮對他們的衝擊,在物質貧乏人人自危的年代裡成長,幼年的安全感可能都是自己的父母很難完整給予的,隨後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他們又目睹了日漸豐盈起來的物質生活給予自己和家人的滿足感和安全感,對物質的控制和操縱是他們尋找幸福感和安全感自己常年耳濡目染最天經地義的一種方式。電影的主人公李寶莉開場的幾幕莫不就是如此,與搬家公司的討價還價如果說是對物的控制,當自己的男人給別人找煙而被粗暴地打斷,這就是對自己男人馬學武的一種控制了,對人的控制,唯有控制才能帶給她安全感。
        愛是一個很模糊的事物,是我們根本無法用語言來闡釋清楚的一個事物,但我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感以及沉甸甸的厚重感,兩個人四目相對,日夜生活在一起,逐漸學會了彼此之間的相處之道,如汽車引擎得到機油的潤滑而澎湃轟鳴,這種帶給人潤滑感的東西在我的定義就是愛。愛是一個張揚與收斂並存的一個矛盾體,從一方面說,我們樂意與某人相處,而為他做我們願意付出的事情,這是張揚,當然,往回收,當別人為我們付出他的情感的時候,我們的態度能夠坦然地承受並為之衍生出感恩之情,而願意回饋過去,這是收斂,這是一個螺旋上升並不斷潤滑地過程,直到愛在某一個程度得到昇華,我給它命名為生死相依。
        鑑定一個人是不是愛,我喜愛看他是不是無私地付出過,我們的付出是不是有助於被對方得到成長,對方是不是能感受到喜悅和潤滑,有許多的付出是一種綁架。例如在電影裡,李寶莉強迫自己的孩子在自己丈夫面前哭訴,從而達到挽留下丈夫不離婚的目的。在此處,李寶莉確實付出了,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拯救自己的家庭,但這不是愛,這是一種自私的綁架。首先,她的孩子這個過程中扮演了家庭受害者的角色,李寶莉讓他這樣做無疑是在對孩子說,你照我的話做,家庭保住了,我好了,我才會喜歡你,喜歡自己的孩子天經地義,而不需要彼此之間交換。李寶莉的孩子在這一刻成了她的工具,而不是自己的孩子,對愛的感知不分年齡,對幼小的孩童來說,他們極度需要父母的愛,那是自己唯一能夠獲取到安全感的地方,當他無法從一方中獲得,他會極度依賴於另一方,這就是電影裡的小寶為何如此依賴父親,而把母親推到自己對立面的原因。
       李寶莉是一個勤勞且很有韌性的女人,她願意為家庭團結付出自己的心力,也願意在家庭殘破的時刻勇敢地站起來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從某方面說,李寶莉有著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最為常見的優點,那就是不怕付出,但同時她們也有著廣大中國勞動婦女最為常見的缺點,那就是極強的控制欲,無法換位思考,越是努力控制,越是暴露出自己的虛弱和蒼白,為了掩飾這種外強中乾就只能把自己拙劣的手法不斷地重復和加重自己的力量,這只能將自己的丈夫和家庭遠遠地推出去。控制和疏通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手法,用力過猛和力挽狂瀾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後果。

馬學武提出要與李寶莉離婚,就充分暴露了李寶莉的這一點,馬學武忠厚善良,作為那個年代的工廠中層幹部,也算小有面子,但在李寶莉的面前卻總是唯唯諾諾,惟命是從,作為知識分子,他知道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無力抗爭,就只能提出離婚,給了還沉浸在搬家喜悅中的李寶莉一個措手不及,驚愕驚慌之餘,李寶莉開始思考如何面對,她的思考方式就是如何控制這段自己還想經營的婚姻,而不是往回收,思考下這段婚姻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去彌補,是因為自己過於蠻橫,還是馬學武已經疲倦了?她根本沒有意識把問題往自己身上引的意思,把問題完全地推到馬學武的身上,他要離婚?那麼他一定是在外面有了女人,如果他在外面有了女人,那麼我就要讓這個女人好看,然後再來收拾馬學武,讓他更加好看,讓他知道背叛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慘痛下場,這樣他就會乖乖的待在自己身邊,完美婚姻又可以和好如初,自己的女王地位又可以再次得到鞏固。

這種帶有極強操控性的做法最終逼死了馬學武,馬學武受夠了李寶莉的冷嘲熱諷,但又沒能對自己喜歡的女子有何實質性的想法和行動,最終選擇了自殺,到底是不是李寶莉報警舉報他,讓他丟了工作這件事逼死了他的呢?我想應該不是,那僅僅只是一根稻草,一根導演安排的有點牽強但又說得過去的稻草而已,只是它最後壓在了馬學武的身上,就像站在天平一端的人一樣,有一隻鳥碰巧落在了人的肩頭,就傾斜了。馬學武根本無法與李寶莉生活,心愛的女子又有家庭,而自己根本沒有勇氣給予她承諾,自己的母親不能好好被贍養,自己和兒子總是生活在李寶莉的淫威之下,選擇死亡這是他極度懦弱的表現,這也是他存在問題的地方。

一個健康有意識的成年人,在我的眼裡,他的體內一定會有一個不羈的靈魂,這兒的不羈並不是所謂的牛里牛氣,而是說他具有一定的韌性,有思考,有勇氣,有膽識,有原則,有擔待,有自己儲備下來的內心能量,具備給自己營造一個安全和自由的能力,自由表達,神行天下。 而這正是馬學武所極度欠缺的,從來沒有自我。我們身處在熱鬧的塵世,時時與人相處,我們有照顧自己感受的能力,如:李寶莉,他總是指責別人,來達到保護自己不被攻擊的目的,宣洩自己的感情而保證自己內心不會淤積;同時我們也有照顧別人的能力,如:馬學武,他總是在李寶莉的頤指氣使之下苟延殘喘,而不敢發表自己的感受,委屈自己讓別人說個痛快。而這兩種能力,我們應該同時具備,我們要在我們內心失衡的時候合理的發出我們的聲音,我們要在正確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的同時學會寬容地對待別人,具備這種能力的人生活在一起,也許有時會有碰撞,但我相信,碰撞之後一定會有心心相惜,至死不渝。可惜的是,李寶莉一味的只照顧自己的感受,而馬學武卻從來不發聲,他們的生活根本都領悟不到愛,只能悲劇收場。

李寶莉與馬學武的相處如此,與自己的孩子相處同樣如此,小寶在欠缺愛的環境下長大,他欠缺對愛的認識,他也只是一味的在照顧自己的感受,而李寶莉卻變成了一味的照顧別人的感受,他們的關係沒有融合,李寶莉在渴望孩子考上大學後好好享福的夢想只能再一次破滅,再次體驗了一把悲痛欲絕,結局之處,建建帶走了李寶莉,我想李寶莉也會過得不好,她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她天真地以為自己只要拼過了,就會得到,感情不是你拼過了,就會屬於你的,它只是稀薄的空氣,你不去嗅它,會融進你的身體嗎?

導演用了一個「萬箭穿心」來形容李寶莉搬出房子時候的心情,我不想指摘小寶的殘酷和無情,也不想同情李寶莉的流落街頭,我只是想說,對愛的領悟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真切不敷衍地問問我們的內心,我們想要什麼?要之前我們是不是首先要學會對它付出一些什麼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