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7 / 14,121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左小雷

2013-02-15 20:10:02

嗔恨


1、延續的不是愛情,而是嗔恨
   記得《大話西遊》里至尊寶問觀音為何恨一個人可以500年的恨下去,觀音說所以玄奘要去取經來化解人世間的嗔恨。在《降魔》里,嗔恨被延續了下來,豬剛烈和魚妖都是因為人世的紛爭產生了嗔恨,而悟空的嗔恨似乎與生俱來,在天上殺了三天三夜,之後因為被壓了500年,對如來的嗔恨更加強盛。
2、超越和差了一點點
  《降魔》比原著超越的一點是,影片更尊重佛教,而原著是貶低佛教的。《西遊記》里建立了佛教從屬於道教的仙佛體系,而《降魔》里佛教處於核心地位,只有佛教才能化解人的嗔恨。
  作為一個學佛的人,對這一點體會太深了。憋得太久,容易變態。人活著,就是不斷累積貪嗔痴的過程。為什麼人到中年之後身體都普遍變差了?很多人回歸為事業越來越忙、鍛鍊越來越少之類,其實核心問題是你在不斷累積貪、嗔、痴,但自己不去自省,從而無法化解,這種人格的扭曲必然導致你的身體變差。
  我原來說過,當你不斷自省的時候,會產生自我厭惡和厭惡他人。因為你會發覺周圍的人都明顯有貪、嗔、痴,而他們自己竟然沒有發覺!這次過年回家,發現周圍的人想錢都想瘋了,真是不可救啊!在目前這個完全競爭、財富至上的社會裡,想要舍掉那種物質的貪慾太難了。
  每個人都應該具有基本的自我反省的能力,反思自己的貪嗔痴是不是太多了。當然,只有止觀禪修才能化解這些煩惱。基督教通過戒條和懺悔來讓人向善,但沒有止觀的功夫,煩惱的根兒還是去不掉的,習氣來的時候自己無法做主。白天都無法做主,更何況晚上做夢和死掉中陰的時候呢!
  《西遊記》里對玄奘的描述也是讓人十分不恥的,《降魔》對玄奘的刻畫還是有點接近原型的。我覺得玄奘本人就是個感性、聰明、心思細膩、意志力非常堅定的人。感性是因為他的慈悲心,他在途中與人作別時經常痛哭,這不是感性是什麼。聰明是因為他有智慧,否則偷渡出國還能活下來並跟皇帝搞好關係。心思細膩反映在他翻的大般若經中的繁複,跟鳩摩羅什大而化之的風格很不同。意志力堅定就更不用說了,不論取經還是對大乘的理念,都是意志的表現。
  如果說差了一點點的話,束縛自己的只是自己的貪嗔痴,並不是佛祖,這一點沒有表現出來。大乘講無縛無脫,束縛自己的只是一念無明。
3、人性
  做投資特別喜歡講人性,必須超越情緒做到完全的理智才能成為投資大師。組合漲的時候就貪,跌的時候就嗔,潛在對比傾向又讓自己非常關注組合收益的排名情況,這是痴啊!只有不斷反省、內思,搞清楚自己每個念頭的來源、每個心結的背景,才能做到完全的理智,不再受情緒和錯誤心理傾向的束縛,這樣才能做好投資。
  而這部片子對人性的刻畫非常現實,但是只有你對自己的人性有了一定的反思,你才能對這種人性的刻畫產生共鳴。
  當然啦,完全的理智也是不對的,佛教講悲智雙運,悲是感性,智是理性,完全的理性而沒有慈悲心也是不對的,容易墮入小乘偏空的境界中。或許首先變得理性是學佛的初級階段,後面發了菩提心之後才能提升自己的感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