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

猎杀本拉登/刺杀本拉登/凌晨密令(台)

7.4 / 320,101人    157分鐘

導演: 凱薩琳畢格羅
編劇: 馬克波爾
演員: 潔西卡雀絲坦 傑森克拉克 喬爾埃哲頓 史考特艾金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aikal Lake

2013-02-16 07:21:30

既生拉登何生瑪雅?


以前看過凱薩琳·畢格羅執導的《拆彈部隊》,未有特別感覺,貫穿全片的基調很明確,在戰爭中扭曲的人性,爆炸、懷疑、恐懼、死亡,強烈的衝擊力震撼著城市裡享受著安寧生活的人們,英雄的悲歌或成就背後展現了現代文明中的人文主義元素,悲天憫人,人道主義,透過女性特有的敏感,善良,細膩之心得以呈現,而《獵殺賓·拉登》依舊延續這個思路,開頭便對虐囚進行批判式曝光,前25分鐘讓人難以忍受的拖沓,敘述到此,其貌不揚的開場,耗盡觀者耐性。
影片中,傻瓜般無知的官員,只會大吼大叫,狡猾的官僚做派,只顧個人職位陞遷,完全符合好萊塢一貫的漫畫式造型,雖是老跳重彈,卻也收舊瓶新酒之效,有力反襯出瑪雅的堅定和執著。為了工作,瑪雅同上司大吵,反映出美國文化中的獨特一面,歷任上司都將她視為麻煩製造者,甚至瑪雅自己在對中情局主管匯報時也自稱mother fucker,這哪裡是自嘲啊,分明是對男權社會的反撥與挑戰,誰又能說這不是畢格羅這位史上唯一女性奧斯卡導演的自我表白?
轉折點採用熟門熟路,老套的親友死亡令主角激憤,同事之死讓這個女人變得無比強硬,在這點上,造物主的確很是神奇,多數情況下,女人一向是柔弱形象示人的,然而女性的剛毅面並非不存在,而是潛在特質,一旦被啟動將會爆發出非常強大而可怕的能量,難怪車臣地區武裝了一批令俄國大力士們膽顫心驚的「黑寡婦」軍隊。無論是上司的嘲諷,還是對手的狙擊暗殺,瑪雅不為所動,她已經入戲太深,再無回頭路。
查找電話號碼,追蹤手機信號,數百天緊盯衛星監控,大膽的設想,合理的推斷,瑪雅心中緊繃起一根弦,她太疲憊了,但是她不可以倒下,12年來她的一切工作都只為了這一天的到來,箭在弦上,怎麼肯輕易罷手?當海豹突擊隊出發時,手中緊握的杯子不自主的抖動,緊鎖的雙眉,無措的手指,這些鏡頭特寫,很好的詮釋出了在乎二字的份量有多重,她在等待一個確認,一位獵人在等待一個結果。
高潮部份很讓人感到意外,順利的不能再順利了,如非新聞確認,影片對賓拉登之死的輕描淡寫真讓人懷疑是否是故意在嘲弄這位「大腕」。當拉開袋子核對拉登身份時,當專機中孤獨地落座後,再次面部特寫,讓我們近距離觀察她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喜極而泣,還是心底深處某種失落,我們不得而知。此時,一個怪異的念頭居然閃現我的腦海:導演應該將椅子後面的紅色網格換成美國星條旗。
姑且需要處理的幾處小毛病:1、賓拉登的住處居然沒有地道,沒有重武器,沒有夜視儀,沒有機關(好中國的思維,哈哈),女人居然不兼保鏢,沒有武裝起來,院裡居然沒養狗,一大家子幾十口人居然沒聽到直升機墜落和炸門聲,2、巴國的反應速度居然那麼快,以我看這分明是在惡意中傷(小黑一下下,你懂得,哈哈~)!
既生拉登何生瑪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