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7 / 14,121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慕容天涯

2013-02-17 18:09:35

盤點《西遊降魔篇》:周星馳的七宗「最」


盤點《西遊降魔篇》:周星馳的七宗「最」
 

■ 文/慕容天涯
 



情人節,2013年的情人節,周星馳導演作品《西遊降魔篇》創下了內地影史的單日票房紀錄。拿下1.22億人民幣的票房數字,打破了《變形金剛3》保持了兩年之久的1.14億紀錄,眼下勢頭之猛在華語片中前所未有,已成現象級影片。

但是,如此火爆的商業成績,與尚存爭議的口碑之間卻有著不小的反差。使得這部周星馳電影陷入了兩難境地。難見當年一面倒的名利雙收。不由得引發思考。

所以說,當周星馳三個字與任何一部電影扯上關係,都會是不小的話題效應。何況這一次,又等了他五年之久。

 



最幽默:人人都愛無厘頭?
 



周星馳的電影如果沒有喜劇效果,那不僅僅是個人風格的缺失,更意味著某些難描述的東西在消失。好在這一次,周氏喜劇依舊,無厘頭風格依舊。

實際上想要解讀周星馳電影的幽默元素並不難。請聯繫另一個香港土生土長的卡通形象:麥兜。

無厘頭,這看似「俗氣」的說法,是人們對這樣帶著香港氣質與風格的影片,一句徹頭徹尾的概括。

對麥兜和周星馳來講,卻是徹頭徹尾的誤解。

二者間的關聯,是小人物,草根,港味,無休無止的囉嗦,神奇的道具等等,這些港式傳統喜劇元素的使用。別小看了這一切,這是有別於內地喜劇依靠人物台詞出位的差異化賣點:比如說,麥兜與麥太見醫生重複病情與西遊中空虛公子身邊老婦人「你怎麼不早說」如出一轍。至於麥太無限次循環的「紙包雞和雞包紙」,作為典型的道具運用,更是和本片中那無休無止的噴血一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幽默演繹到了極致。

無厘頭在情節上是沒有道理出現的,而且也是拖壞敘事節奏的,更是主人公演繹起來信手拈來,自說自唱的風格化特質。

它不合道理,沒有邏輯,隨時出現。只不過麥兜包含了比如極淺的上進,寬容的默許和童稚的互助,是不折不扣的真善美。《西遊降魔篇》則有著人物的自嘲,氣氛的渲染和情節意外轉。周星馳的無厘頭在本片中不是假惡丑,而是一種必然的區別存在。

你還會說他無厘頭的很「無厘頭」嗎?

說他無厘頭不如說他有一種市間遍佈又缺乏認同的自我消解,消解來自生活四面八方的諸多不順意,這不是逃避,而是一種智慧。

大智慧的不經意,好比大的什麼之幹什麼,你我心知肚明。

 



最出彩:好黃渤,贊文章,挺舒淇
 



    當然,無厘頭如果是風格,也需要適合詮釋這種風格的人。極富爭議的是羅志祥,那過猶不及的出場大段「腎虛」台詞,使得明星與演員之間的演技差距明顯,且如溝壑一時難平。雖然小豬已經盡力而為。除此之外,愛死了這部片子的主演,他們是最適合詮釋無厘頭的人。

周星馳沒有出演西遊這件事情去年年底筆者便已得知,但是當《長江七號》中徐嬌都已經化身星爺mini版本之後,他這次完全不演,使得他隱退幕後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順帶說一句,用郭子健談論周星馳人品的做法可休矣,不要過份妖魔化他的圈內人際關係,也別忘了郭子健的功勞。《打擂台》是好電影,此番亦然。

說說黃渤吧,他的起勢在去年五一檔期。兩部片子,商業到極致的《黃金大劫案》和文藝到細緻的《殺生》。當時都是第一時間跑去影院觀看。顯然寧浩用他沒有管虎用得好。《殺生》里黃渤跪地那一幕的眼神觸動了我,是能夠拿得到獎項級別的演出。只不過片子太碎片化,資訊量過大,不適合院線罷了。

而他的收穫在去年底到今年初,三個月可謂平步青雲。《泰囧》上映後的火爆連上了《101次求婚》的宣傳期。一時間快本,東方衛視春晚等娛樂節目裡他頻頻亮相。顯然前者他是「三傻」中「演」得最好的(徐崢的心思被掌控全局分散,王寶強基本老路子)。而後一部片子比起《西遊降魔篇》更兩極化分歧的口碑,使很多人如筆者都有望而卻步之感,至今未看。如果是過度消費這個演員,如今的他在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壞的有可能開始。值得警惕,只因爛片警報隨時會響起,前車之鑑更是數不勝數。

最後到了《西遊》,我看到文章擔負著周星馳以往的重任,小人物了將近一個小時,嬉笑怒罵艷舞發瘋無所不能,看到舒淇放鬆到自己最適合的狀態,化身女神自由追逐愛情,兩個人一攻一守的拉鋸戰了N久。終於,一切被黃渤先抑後揚的表演震撼到了。這個五百年不見天日的孫悟空,被他演繹到了一定的高度。求饒的楚楚可憐,肢體語言的自成一派,重見天日的恣意舒展,以及大開殺戒的不留情面(據「第七」的文章介紹化身猴身之後不是黃渤演的,那篇西遊長文甚好,你們去找那篇,別看我這個了),都是極個案難複製的表演。

你沒辦法再去指摘了,他已經如片中那連貫且自成體系的台詞所言,你我一起同螢幕上的黃渤先後伸出雙手大拇指吧。「這個好,這個妙,這個呱呱叫」。

你如果看過這片子,這一幕就在腦海里,你放佛看得到他那不斷祈求的眼神裡,暗藏著下一步的殺機。

以及嘴角不易被察覺的複雜笑意。

 



最血腥:豬剛鬣,你大爺!


 

今何在當年的《悟空傳》很好,這一次的《西遊降魔篇》為了提供文學藍本的支撐,其跨界助力算是難得。

但是,所有的暴力促成所有的感官刺激。所有的香艷帶來所有的意外之美,所有的血腥呢?只有所有的不寒而慄。

豬剛鬣段落的處理,完!完!全!全!就是按照恐怖片模式和節奏處理的。《功夫之王》和《四大名捕》等片中常見的這個橫店外景地,被周星馳改造成了屠殺場。昨晚部落格里,一位畢業多年白天看過此片的學生和俺互動。我說「豬剛鬣晚上會來看你的」,孩子回「老師別嚇我啊手機都拿不住了」……

其實,暴力如果直白就不可怕了,羅德里格茲這個影像瘋子,在《彎刀》里讓男主角砍瓜剁菜一般爆別人頭,沒人覺得可怕,反而大呼過癮。但是你想想那似人非人的豬剛鬣伴著京劇鑼鼓點兒一張油光假面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語病多麼明顯多他媽難表述的一個貨,不過扮演者現實中周星馳的助理陳炳強確實演的很好)。你想想那一排排烤乳豬背後的秘密。想想配上了氣球聲音卻依舊被揍得塌陷下去的臉頰。

豬剛鬣!你大爺!

回到開頭,為何說會有恐怖片模式之感?細想不外乎「處理」二字,以及影片東方式恐怖模式的運用。原著中,阿段和玄奘是同兩位小道士一起出現在這間地獄餐廳的。吃了那魅惑人心來路不明的烤乳豬後,阿段開始衝著玄奘獻媚,玄奘微觀四方,驚覺問題所在……

但是影像化之後,一切都變了。

影片中,小道士一對兒首先出現時,放大了這個幽閉環境的空間感,使得個體被置於極為空曠的環境之中。此時,環境發生了細微的變化,本應提煉戲劇衝突的內景承擔了外景渲染氣氛的作用,並被最大化。使得偌大的餐廳內,只有一對兒默默用餐時,配合著音效的驟然消失,那種壓迫感與不詳之感驟然增加,殺機頓生。

此外,書中玄奘與阿段一對兒同時到來被處理成影片中玄奘先至,阿段後到。顯然既讓玄奘作為驅魔人看穿虛假場景的幻想一幕給觀眾提示,又增加了前後對比所產生的恐怖氣氛(你妹啊玄奘眼中那轉過來的一個個烤乳豬啊!)。再者,錯開二人出場,上演美救英雄,又讓阿段突然現身時有著出人意表的作用。

但問題在於,這一切都使得影片的血腥程度不斷攀升,由見血到不見血反而更可怕。並且環境的錯位使用,更是將氣氛渲染用到了極致。隨後而來的真實殺戮,更是不迴避暴力的火上澆油,成就了舉世無雙的奇觀。

全世界都沒人想到,全世界人口最多,最講文明懂禮貌的國度,會在一個充滿了浪漫細菌的節日裡,集體觀賞了一次將近20分鐘頂級效果的恐怖片奇觀。你想罵某局,又想誇某人。

來吧!這事兒不矛盾,你行的,你來吧!

 



最討厭:誰會愛上國產3D?
 



如果讓我評價去年整個華語影壇最討厭的一個詞。無疑是3D!

是的,3D,不是33D。前者是投機後者是福利。

為何?從《畫皮2》開始我如同在黑暗的鼴鼠洞裡看費翔複製伏地魔說鳥語看馮叔賣萌看楊冪演鳥忘記了我那麼愛的薇薇迅哥兒和小坤還不夠嗎?從《太極1》到《太極2》後者竟然看了IMAX依舊除了螢幕大啥感覺沒有一點兒不立體眼鏡子卡臉卡鼻樑卡太陽穴疼了好幾天還不夠嗎?從《十二生肖》那風評不好害得我一直等2D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到下線也沒見2D還不夠嗎?

這一切都是都是轉制的,都是不該3D的。《西遊降魔篇》一出。我很知趣的買了票看了普通版本的3D。才發現已經很久都是刷IMAX沒有看過普通3D,造成了哪怕汪達新的眼鏡依舊無法阻止眼鏡無數次從我臉上的眼鏡上滑落,我一直扶著他看完了全片。(這一段兒突然插播一個夾片式3D眼鏡的植入廣告多好啊,此括號內位置招租,長期有效請私信主頁君)。IMAX也只是拯救亮度,救不了可有可無的立體效果。

國產轉制3D造福了兩件事:所有戴眼鏡的人都是雜技演員,我們不是四眼是六眼!還有,你發表了立體字幕這麼一件偉大的專利技術!

如果你罵《鐵達尼號》,對不起。那是一部6D我都會去電影院看的電影。首先應該是一部好電影,科技才能武裝到牙齒。否則本質的不佳會壞了這些武器,就如同科技武裝到了假牙上。

本片中的兩個大問題在延續。第一、亮度。第二、適合3D呈現的畫面都有所改觀,但是不夠。如果沒記錯,已經不是第一次遭這種黑洞般的罪了。《畫皮2》黑天幹仗,《創戰記》黑天幹仗,《降魔》依舊黑天幹仗。你不知道觀眾在看鼴鼠洞裡鼴鼠大戰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嗎?

至於適合3D的畫面,剛剛列舉的所有電影。以《龍門飛甲》開篇穿越船舶桅杆的長鏡頭為標竿,歷年來多少華語3D都未能超越。除了《太極1》結尾的蔬菜大戰,以及本片中的無定飛環。恕我直言,不如弄一個《蘇乞兒》那「此段落有3D影像,請戴上眼鏡觀賞」的提示都行,別讓我們遭這份洋罪了。

《阿凡達》的時候,我曾經認為3D是電影歷史的分水嶺。如今,你們連串竭澤而漁讓我依舊堅持3D是分水嶺。卻漸成好片與爛片的分水嶺。

我當初有多愛3D,如今就多恨3D。

當然,除非你讓我們坐上肉的蒲團,吃著蜜桃隨時一路向西。

 



最爭議:西遊到底算不算一部好片?
 



目前,一部《西遊》把電影人和影評人分成了兩派。

旗幟鮮明支持的圈內人不少。拿了金馬的導演高群書和編劇寧財神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口誅筆伐者更多,甚至現在流行因為片子的評價意見相左絕交的做法。

不說這個,我想到糾結了很久的一件事。

所有60.70.80.90.00後們,大家好!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從小到大一路從錄影帶,VCD,電影頻道到如今下載看過來的港片,有幾部符合如今的對於電影的評價標準呢?

這個標準指的是如同考影視院校編導和戲文專業的影評寫作那幾個必然提到的項目:故事如何?節奏是否拖沓?演員表演到位與否?影畫效果如何?這些如今看上去需要過篩子一樣處理的問題。

實際上,很少。但你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就很好。

周星馳電影永遠是個案。只因為他的無厘頭會壞了節奏,他的出現會搶了很多演員的風頭,他的露骨笑話會讓主題高度不斷下降,他對愛情的看法,我一會兒再說!

你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對於周星馳電影和很多以往你熟悉的香港導演,之所以會發出「港片已死」等等聲音,無外乎是因為港片原是「盡皆癲狂,盡皆過火」之物。它自身依靠著情色露骨暴力無節制使用等抓住人們真實需求的法寶,在上個世紀90年代才能夠橫掃亞洲。如今呢?「內地票房」四個字,猶如緊箍咒,院線統一了這些街球場上扣籃如同探囊取物的精壯小伙兒們的打球風格,變成了按照戰術執行,整齊劃一思考球隊整體的人物。但偏偏風格二字一成,實際上某些東西就再難完全消失只剩了漸漸改變。

就如同那根用來吃的香蕉。你讓周星馳再來一遍,用法亦然。

所以說你明白了這一切,就知道了時代轉變的所謂外因,自身風格已成的所謂內因,而港片不如以往好看,是因為二者在如今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我怕《毒戰》的杜琪峯不夠黑色,看著徐克的《狄仁傑》當年有武無俠,此番《西遊降魔篇》打著擦邊球戰戰兢兢前行。

你懷念那個年代的周星馳,他比你還懷念那個年代呢。

 



最提示:檔期擇選是新說
 



你看,你看,檔期的臉悄悄的在改變。

內地電影票房檔期在變化,這個變化過程的開始和終結歷時了一年半,由前年的《失戀33天》光混節始,到今年的《西遊降魔篇》情人節止。

傳統意義上,一年四季的電影票房高低是有規律的。拋開好萊塢不談,華語市場的3月分,以及4月上半月和9月份上半月,和整個11月是絕對淡季。至少2011年11月之前一直都是。而最賺錢的是7月和8月的暑期檔。以及從12月初到來年1月中旬的賀歲檔期。

但是2009年《赤壁下》在1月初不夠理想的票房故事,去年情人節《愛》創下除去《泰囧》外的年度單日記最高后。華語賀歲檔期已經不知不覺間整體做了兩次微調。分別是11月向前,和1月向後。這從去年將上映日從十月份向後挪,選在「光混節」檔期的《寒顫》拿下2.4億,《西遊降魔篇》今年情人節大爆就可得知。而且以往絕對沒法確立的「春節檔期」一說。今年已成。

檔期有多重要啊?《泰囧》姨媽了,不談。就說小成本的《101次求婚》。過億在望的票房,以及眼下看來不及導演陳正道上一部《幸福額度》的質量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檔期有多重要啊?《愛情不NG》為何要擠在春節檔期不去拼情人節呢?這就是愛情片不是喜劇啊!檔期有多重要啊?

你覺得市場有些時候沒規律。但是規律就在那裡:光棍節,平均年齡21歲的華語電影內地觀眾,會蜂擁至影院享受這三年前都不成立的所謂「節日」;情人節,國內幾乎每家院線團購,會員卡打折卡都失靈的時候,情侶們花都買了飯都吃了就差這一道關口了;春節檔期,當你還以為走親訪友是重點時,年輕人本可以在你家電視不好看你家屋小你家沒WIFI的藉口中溜走。

在商場早早關門大街冷冷清清之時,有個叫電影院的地方一直燈火通明徹夜未眠歡迎著你光臨陪你鏖戰到深夜!

檔期有多重要啊!

 



最懷舊:周星馳的法寶或死穴
 



《大話西遊》,我終於還是提到了這部作品,我還是要寫愛情。

但問題在於,首先提出這問題的不是我,是周星馳本人。

《一生所愛》的粵語版聽了不下千遍,文章賤兮兮的一唱,依舊是笑中帶淚等詞彙在我腦海中打轉。舒淇月光下那麼美的一跳一唱,依舊是某種東西輕輕叩擊了心門,那扇門就吱扭扭打開。沒辦法,愛情就是這樣。

從《如來神掌》到《兒歌三百首》。他總是想提示你他沒變。老兄拜託你都滿頭白發了還玩什麼情調呢?

如果你批評《西遊降傳篇》,請別光噴3D,盯著特效(這已經是好萊塢化的周星馳又一次洞悉觀眾需求的改進和絕佳商業嘗試了)了。重複自己不怕,但是丟不開大話的周星馳,才是最重要的死穴所在。

這些年,我們不是那麼喜歡劉鎮偉,《情癲大聖》也好,《越光寶盒》也罷,甚至是《機器俠》,那次不提到「一萬年?」重複是癥結之所在。所以說,別忘了同樣在重複的星星。

這就造成了影片結尾,成為《大話》前傳般的點睛之筆「我愛你,期限是一萬年」顯得多少有些無力。重複,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而編導對於感情線的鋪就不夠,造成結尾操之過急有煽情嫌疑,更是手法欠缺。

但矛盾在於:院線觀眾是希望周去「大話化」的。周的影迷是希望周保留「大話情懷」的。矛盾之間,周星馳對於「大話情懷」的保留這選擇不是一招險棋,而是一次保守和選擇相信。

周星馳也許沒想過那部《大話西遊》被所謂的「後現代結構主義」當年再解讀成為經典。但是想到這一次有了《大話》至少《西遊降魔篇》不會成為爛片。在這種理性應該推倒重建,感性卻提示你某些人依舊會感動的過程中,他選擇了相信。

但是並非周星馳影迷的其他觀眾,顯然不接受,不喜歡,不讚同。

於是,如此,這般。

可是那又何妨?《少林足球》里最喜歡的是師兄弟子人回歸,你妹的做人沒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啊多刺耳多窩心?《功夫》里最難忘豬籠城寨的自成體系與結尾那一句「學功夫?我教你啊?」的大徹大悟多令人仰視?《長江七號》的最經典卻是開篇一幕民工打扮的周吃著午餐在尚未完工的摩天大樓邊緣俯瞰城市多尼瑪草根?

那這一次呢?

就選擇忘不了舒淇扮演的段小姐伴著《一生所愛》的曲調極美的月下之舞吧。反正忘不了,一輩子都忘不了。

最後提示各位兩點:

第一、本文雖中肯,但有大量深度劇透,未看電影者請繞道。

第二、周星馳依舊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喜劇演員,沒有之一。

 

 

整體質量:★★★★
演員表演:★★★★☆
音畫效果:★★★★
娛樂指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