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亡命感應--Premonition

预言/亡命感应/前兆

5.9 / 81,868人    96分鐘


演員: 珊卓布拉克 妮雅隆 安柏爾佛萊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勁

2013-02-17 19:16:02

含非常詳細劇透的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拍得很好,邏輯很清楚。


大概其是這樣的:(憑記憶寫的,可能不準確,歡迎指正)

老婆的意識順序是 週四-》週一》週六-》週二-》週五-》週日-》週三,想看懂劇情請參照以上順序看下邊內容


按照其正常時間順序:

週日,已經知道老公要死,也知道老公偷情,讓老公多陪陪孩子,讓老公說愛女兒和自己。老公個子高,幫忙拿了公公婆婆送的盤子,晚上閃電劈死了烏鴉,回到屋裡誘惑老公做愛,懷上了老三。

週一,完全失憶,老公早上看了一會電視去上班了,以為自己是做惡夢了,在院子裡面發現了死烏鴉。晚上看著老公入睡。

週二,還是不知道老公偷情,就是怕老公出事,然後老公說上班去了,然後去看了精神病醫生,然後衝到老公辦公室,見到了小三(按照她自己的順序是第二次,按正常時間順序是第一次)小三是助力經理,老公的徒弟。回家後下雨了,讓女兒收衣服,結果大女兒跑快了撞了門,把臉撞花了。送醫院。老公責怪老婆沒有在玻璃門上貼貼紙防撞,讓岳母來幫忙,老婆說自己是個好媽媽,不願意休假。然後老婆把自己屁兜裡面的黃頁精神病醫生的號碼頁丟盡了紙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順序混亂,然後拿大白紙開始推算各種事件的順序,發現老公是星期三死的。然後讓老公發誓如果第二天是週三一定要叫醒自己。這時她在猶豫要不要救老公。

週三,知道一切,老婆醒來發現老公已經送女兒上學,然後給黑女友打了電話確認確實是週三。然後衝出去找老公。老公假借出差,實際去會小三。自己良心過不去,於是到保險公司,買了3倍的掛險。老婆追到學校,然後發現女兒已經到了,繼續追。老公先是給小三打電話,告知結束婚外戀,然後給家裡打電話,沒有人,留言了,留言一半說有人打電話進來然後留言就斷了。打進電話的是老婆,兩個人一直通話,不知不覺就開到了220邁的地方,老婆讓老公停車,然後發現這個地點是死地,然後讓老公掉頭,掉頭後被一輛小車嚇了一下,然後就停在中央,老婆發現大卡車,然後衝過去,大卡車是油罐車急剎車打橫,直接消掉了半個老公的車,腦袋也掉了,並且爆炸灼傷,這點後來葬禮的時候有表述。

週四,一無所知,發現家裡電話留言,是老公打來的,老公的留言話說了一半有人打電話中斷了老公的留言(實際是週三老婆打老公電話終端了老公的留言)。警察來了,告知老公死了。老婆的媽媽就是孩子姥姥來幫忙。

週五,早上醒來,已經知道很多,發現是週五,知道老公已經死了,去找小三對質,果然小三正在傷心,不打自招。然後去保險公司,聽說老公臨死前增加了三倍的保險,足夠她們母女豐衣足食了,還有養老金。然後去教堂,說自己害怕,告訴神父預知未來,神父講了幾個歷史上預知未來的例子,告訴老婆要有信仰,神父說或者就是奇蹟。老婆回家自言自語,問孩子的姥姥是否看著他死就是殺死他。。。

週六,早上醒來,以為老公昨天還活著一起入睡,不相信老公死了,然後發現床邊的酒杯和酒瓶(週五晚上喝的),然後發現家裡的鏡子都幪著布(週二大女兒破相怕女兒看自己臉當上的)然後在洗手間發現鋰鹽(精神病藥物,週二開的但是沒有吃),衝下樓發現大家都在等著葬禮。然後發現大女兒的臉受傷了(週二撞玻璃)。然後去葬禮,一定要看遺體開館,爭執時候棺材掉在地上,老公的頭掉了出來(週三被大卡車撞的),下葬的時候看見遠處的黑衣女人(小三),她不認識小三小三認識她,說昨天剛剛談過,然後小三匆匆離去了。回家找廁所精神病藥物的瓶子上的醫生名字,然後在黃頁電話本找,發現要找的那一頁被撕了,然後那一頁電話號碼黃頁被從垃圾桶裡面找了出來。然後黑女友和媽媽找來警察和精神病醫生,把老婆抓進精神病院了。在精神病院老婆隱約聽見那個精神病醫生說,週二這個女人就說她老公要死,警察說確實是意外。被精神病醫生紮了一針睡了。



這個故事怎麼理解呢?


往天真無邪理解,就是講一個老婆一週時間每天順序是錯位的,(如果時間是順序是對的就是預感失憶並存),倒霉的老婆的害死了老公,因為憤怒老公出軌總是吞吞吐吐,不願說出真相救老公的命,每次和老公談話都要被感情左右,直到最後愚蠢的害死了老公,自己也失去了一切。這樣的愛太可怕了,這樣的老婆不能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犯錯誤也要一犯錯誤到底,就不能猶豫。找小三還不至於丟命。。。哎。。。該死的編劇,該死的導演就不能拍個歷史改變的結局。


往壞點理解,就是老婆精心策劃害死老公同時騙取保險。給自己和大家編了一個故事。


我認為編劇的意思是,人的命運和結局不可更改。


還是要誇一下這個懸疑劇情邏輯合理,絲絲入扣,演員演得也很到位,不像一般的懸疑片,經常搞些不明不白的。

感謝本人寫了這麼詳細的影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