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7 / 14,121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人得志

2013-02-18 10:09:48

降魔內容真正還原了西遊記的本來面目


看了前幾個頂的比較多的關於這部作品的點評,邊邊角角零零碎碎談了很多,可以將它們主要總結為技術層面上的評判和歸納,比如說某些演員的演技如何,抑或場面血腥不忍卒讀之類。對一部完整的電影作品而言,我以為形式是為內容服務,感官上的刺激始終只是在某一瞬間滿足了人的某種需求,而內容的發人深省可能更能夠達到人靈魂的深處,使一個理性的人有所收穫。
言歸正傳,談到這部電影當然不得不提到它的原著取材《西遊記》,我想在看電影的百分之八十的觀眾(可能更多),應該來說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去看這部三大本的原版文言白話文小說,有些家長逼著看得可能看到第一本小孩就要吐了,有些小孩乾脆就買連環畫冊,或者說直接就看電視版本。老實話,我小學也買了西遊記三大本全文言文版,後來根本就躺著積灰,因為電視上有動畫和連續劇兩個版本,每年暑假都像洗腦一樣輪著播,橋段熟得不能再熟。我原本也以為,央視版的西遊記就是書上的西遊記。可是後來高考結束暑假趁著空的時間多就翻了翻那幾本大部頭,認真的看了一看,才知道自己小時候是被忽悠的多麼無知。西遊記是一部現實主義諷刺小說,不是什麼英雄史詩,也不是兒童讀物,如果這點沒有搞清楚,那麼你們的失望是情理之中的,因為降魔篇才是西遊記精神的再現,而不是那些原本腦殘的連續劇和漫畫。

我不想糾結於影片中的幾個場景、幾個對白、抑或者3d效果等局部技術性問題,而是從宏觀上概括出作者想告訴觀眾的幾點東西,這些東西是原著和降魔所共有的精神氣質,也是我力薦的原因所在。如果我說完,你覺得毫無邏輯和道理,那麼就當我放屁;如果確實能夠體會到一二並深入體悟,那麼你肯定也會覺得這部片子是不錯的。1.世界不相信眼淚、善心、感情,相信強權和能力。長生的眼淚,並不能改變她被吃掉的命運;玄奘的善心,最終僅僅感動了段寨主(因為這個小命還丟了),段對玄奘的愛情,最後化為了星辰。所謂妖王的悟空,並不相信求饒、信仰、眼淚、愛情,他根本不信任何人,只是迷信自己的權力和能量(原著中大鬧天宮就是明證),就算被禁錮了五百年仍然故我,最後並沒有真正被玄奘降伏,而是還是被如來的佛法給打敗了(世界觀設定如來最強你有啥辦法)。這個法則應該說就是現實社會的第一鐵律,推而廣之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營銷管理里」贏者通吃「法則,乃至現在社會出現的官員包二奶,商人養情婦都是這個鐵律的體現或者說是變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沒有能力和技能僅僅靠一點點善心是無法在弱肉強食的社會立足的。然而,咱們平頭百姓總是被人之初性本善,官員是人民公僕之類的話洗腦,總相信世界上存在一個高於整個人類的真理、公義、或者說是佛來主持公道。當你自己的利益受損的時候,你總希望你的冤家會良心發現把原來的東西還你。事實上,真是如此嗎?請問釣魚島爭端,我們就打打嘴炮日本人能還我們?請問抗戰我們是靠詛咒小日本才勝利的?2.因果孽報。這四個字是我實在找不出最貼切的形容詞用佛家用語會意的,解釋一下就是說事物之間存在普遍的因果關係。有人會說你這說的都是廢話,我早知道。你知道是一回事,你知道是這樣卻刻意選擇逃避確是另一回事。當抓到魚妖的時候,村民簡直是歇斯底里啊要為鄉民報酬雪恨啊,我可以料想到他們在殺魚妖前身那個男人的時候,也是這般的亢奮和歇斯底里。漁民(愚民)其實就像現實中的百姓,因為百姓不是權貴不是驅魔人也不是有高科技的武裝部隊,沒有能力自己伸張自己的利益,故當面對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生命財產可能會遭受或者已經遭受巨大損失的情況下,往往會採用不理智的做法來實現自己的權利,而不去理會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遭遇,漁民的做法就是源於此。然而這種不理智,有時候雖然短期內可能使它們獲得收益,但是就像那個妖怪報復漁民這個橋段,長期上吃虧的還是他們。如果漁民們在開始時就心平氣和的對待那個男子,雙方化解誤會,是否還會出現日後的結局?但是沒有如果,這就是現實,現實就是多數人在武端認定一件事以後,極難或者說很難輕易拋棄,就算是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也故意裝作沒看到,刻意逃避現實,獲得自己所謂的公平正確。當然從短期看,您可能是在這事情上面沾了便宜,然而就長遠看,吃大虧的往往也是從這個執著這個因開始的(悟空三大白骨精中唐僧的表現)。3.妥協為人生第一大智慧。片子中四股勢力,人、佛、妖、驅魔人。這四方中,人最弱,總是被殺當背景,佛最強,基本沒出現。妖,驅魔人,屬於死敵,互相都要掐死對方。在四股勢力中,我們看到有兩個極端,就是驅魔人是一定要殺死妖怪,不然沒錢拿,妖怪是一定作惡殺人殺驅魔人,反正不幹好事情。而人,想妖怪死沒殺怪能力,想佛保佑,人家不鳥你,所以乖乖的打得過請個道士殺殺怪,打不過大不了跑路,陳玄奘的話就是兩字」趴下「。看似人是最悲劇的,其實不然,人繁殖能力強啊,妖有多少,人有多少,而且妖有兩個東西的制衡,人只有佛通過法則和妖怪對他們的間接制衡,看似最弱,其實很強,因為搞不過你,咱跑麼。佛看似最強,可是不能直接做事情,都是通過自己定的法則和間接的手段的來制衡管理人類社會,看似強,但是只是個威懾。驅魔人和妖怪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反抗意志最堅定,簡直是有你沒我,但是結果呢,驅魔人這幾位被悟空搞死了,悟空八戒沙和尚卻被玄奘收編去西天打自己的同行,妖怪最後的結局可以說也是削弱消滅了(妖王孫大聖都被收編了)。從被收服的三個妖怪的角度而言,也有妥協的體現。其實,悟空沙僧八戒就是妖怪,取經路上也是,雖然看似被招安,但是沒有名分(位列仙班),而唐僧就是一個懦弱愚蠢的和尚(原著即是如此形象),那麼這本領高強的三個人,真的就很服他,心甘情願的去西天取經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其實這三個妖怪都知道,自己雖然神通廣大,但是再大也沒有如來佛祖大,原本都想著老子天下第一、但是事實上你搞不過如來,既然搞不過他,他們也不是理想主義者,自己去了掉自己,故他們覺得退而求其次取經以後封個神噹噹,既有了正式體面的身份(不用當妖,有吃有喝),也受到世人的尊敬了。佛也不放心這三個妖怪,所以,就像宋江打方臘一樣,佛祖通過取經來考驗、馴服這三個有能力的妖怪,最後為我所用。也就是說西遊記西遊的目的並不是取得紙面真經,而是為了馴化妖孽(電影與西遊記原著的再一次神合)。而悟空等輩願望如願以償,真是他們四個人互相妥協、與現實妥協的結果。
好了,就寫這麼多了,大家費力看了可能會覺得我像唐僧了,不贅述了。前面看到很多直接謾罵影片的評論,筆者認為一部電影不能因為裡面的某些觀點與你的成見慣性有衝突,你就開始扯著嗓子罵街,就大肆攻擊它、詆毀它以致於非搞臭他不可。這也許就是文革給我們現在人的餘毒。改編胡適的名言作為結語:多研究些問題,少一些非理性的抱怨和攻擊,如果你選擇了後者,你就選擇了愚蠢和無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