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007:空降危機--Skyfall

大破天幕杀机/系列大破天幕杀机/空降危机(台)

7.8 / 733,105人    143分鐘

導演: 山姆曼德斯
編劇: 伊恩佛萊明
演員: 丹尼爾克雷格 雷夫范恩斯 哈維爾巴登 茱蒂丹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空語因明

2013-02-23 16:54:42

《007》的進化:善惡•愛國主義•忠誠


 
  0】這部《007:skyfall》,漢譯為「007之大破天幕殺機」。Skyfall是個意義恍惚的詞語。而漢譯之後,不但更恍惚,而且聽起來也不怎麼好聽。看到這名字,私以為這部007電影和之前的特工電影類似,應該只是另一部簡單到弱智的動作片。在這樣的電影上花費兩個多小時時間,簡直是浪費。於是,我在快進之中把這部「新的」007電影看完,期望看到一些不錯的動作場面就足夠了。但看的過程中,並沒有多炫耀的動作場面可以吸引注意力,相反,劇情的設置倒是在思緒里激發了一些閃念。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思緒過程中的閃念縈繞在一起,繼而竟有一種強烈的主旨萌生出來。這部007電影和之前的大多數007電影不一樣,旨趣迥異。
【善惡】
  1】一般的007電影,所營造的意識形態或主旨(如果有的話),大多是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特工龐德所面對的敵人要嘛是邪惡的他國,要嘛是被排斥的恐怖組織,敵對勢力是那麼明顯的異己,以致於他們看起來就是直截了當的惡。特工龐德是個英雄,他憑藉凌厲的動作,巧妙的武器以及靈活的策略最終戰勝敵人。這樣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弱智到僅憑動物的感覺就能判定它們是善的。動作片所帶來的體驗,大致上應該就是動物式的。設定有魅力的「邦女郎」,也增加了這種體驗。這樣的龐德電影,也就相當於一部部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廣告。這些廣告卸下觀看者思想中的防禦與遲疑,就像維納斯給戰神解除武裝。
  2】而這部龐德電影《007:skyfall》卻與以上不同。龐德自己不再是那麼明確的英雄形象,他所面對的敵對勢力,雖然看起來仍然是惡的,但卻不再是那種明確異己的惡,而是與自身聯繫著的惡。龐德的敵對是曾經受害於M夫人的前英國特工迪亞戈•羅德里格斯。在M夫人認為特工迪亞戈已經無用於國家甚至有害於國家的時候,迪亞戈被拋棄了,被置於危險的境地。而詹姆斯•龐德在該片的開頭也遭遇了相似的經歷,為了完成情報任務,M夫人在明知很有可能槍擊到龐德的時候,命令屬下開槍,致使龐德中槍,skyfall並落入「深淵」。在這種相似的經歷下,龐德理應能夠理解迪亞戈的情緒。但他們因此相似經歷所產生的情緒並不相同。如果相同,善惡的分化就無從說起了。迪亞戈對自己所遭受的「不正義的待遇」的反應是採取像「恐怖襲擊」似的報復行動:對M夫人以及英國的情報部門。而詹姆斯•龐德對此類事情的反應只是言語上的不遜,並沒有實質上採取什麼報復行動。兩人的善惡因此而分化。
  3】善惡的分化,因個體的不同選擇而導致。類似的遭遇,可以讓不同個體作出不同的事情來,其中有善,有惡。當然,這是在相對的意義上說的。詹姆斯•龐德是善的一面,因為雖然有些許不滿情緒,但他仍然站在了自己的「國家」那方,堅守著愛國主義。前特工迪亞戈是惡的一面,因為他不但思想上受到打擊,還做出了傷害公眾的事情來,這是有害於國家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對於輿論來說,善惡的標準是什麼。簡單地說,做有利於國家(由大多數人凝聚而成)的事情,就是善;反之即惡。
  4】但是,對於國家裡的個人而言,他心裡清楚,這只是實情的一半。實情的另一半,是個人的生存。M夫人以國家利益為由,宣稱她所作出的決定雖然會傷害到特工們,但仍然是必要的。這意味著,國家是真實的,而個人是不真實的,個人只是國家的棋子或工具,一旦「國家」覺得有必要讓個體為服從大眾利益而死掉,那麼個體的犧牲就是合理的,或者是正義的必要做法。對於國家而言,個人也應該有這樣的領悟。這樣一種「正義」,就叫「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
  5】特工龐德的殺人和被殺,都可以歸到「愛國主義」的名義之下。「愛國主義就是積極地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殺人並被殺」(英國哲學家伯蘭特•羅素 語)。愛國主義意味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分化以及戰爭的可能性。每一國家都堅信自己是正義的。「愛國主義是超越於原則之上的對於不動產的一種專橫的崇拜」(喬治•簡•納森 語)。「除非你把愛國主義從人類中驅逐出去,否則你將永遠不會擁有一個寧靜的世界。愛國主義是一種有害的、精神錯亂的白痴形式。愛國主義就是讓你確信這個國家比所有其他的國家都要出色,只因為你生在這裡」(喬治•肖伯納 語)。討論愛國主義的善惡,並不是這裡的主題。
  6】skyfall之後,龐德成了一個閒人,不再受僱於英國情報部門。可是,龐德在得知英國情報部門爆炸之後,又回到情報部份做特工執行任務。這表明了什麼?大概表明了龐德的「愛國主義情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本片中透露龐德生長的地方不是英格蘭,而是蘇格蘭。這不是什麼愛國主義的情節,而只是個人選擇。不論劇中想體現龐德什麼樣的主觀意願,從客觀看來,龐德的回歸只是回到他自己的人生軌跡。龐德表現出來的更重要的不滿意是關於M夫人對他完成那項任務能力的不信任。這表明龐德已然明確他的職業就在於被利用。龐德的主動回歸也表明了這一點:作為一種職業的個人,其價值取決於他被利用的方式。
  7】回到「愛國主義」的意味,可以認為,愛國主義是一種方式,一種群體利用個體的方式。生長於國家中的個體,其價值就在於被利用。龐德的選擇表明了這一點。相應地,一個不被利用的人,就成了國家中的一個遊魂,就像前特工迪亞戈那樣。
【忠誠】
  8】所謂忠誠,就是不採取異議的態度。忠誠所具有的性質,不在於理性,不在於分析,而在於幾乎相當於自明的態度。理性分析意味著分裂,意味著異議,意味著遲疑,意味著可能的不服從。這些意味對於忠誠來說都是一種打擊。
  9】M夫人在龐德沒有通過測試的情況下允許龐德執行任務,這大概是由於,即便技能上有些差距,但忠誠會彌補很多,甚至起到其他特性無法達到的作用。
【回到善惡】
  10】愛國主義和忠誠問題只是衍生的相對性問題,更加持久和更加基本的問題仍然是:善惡。以上曾經提到,本影片和其他特工007電影的區別在於,此處所面對的惡不是異己的惡。這樣一種差異使得本影片可以被看做是007電影劇情的進化。當邪惡國家和恐怖組織被指責了那麼長時間之後,再去指責它們就顯得有些過時了。反映在這個電影裡,就是其中特工思維的過時。一個國家社會並不總是有敵對的國家社會。邪惡他國或恐怖組織並不是伴隨一個國家社會最長久的敵人,最長久的敵人是國家社會的陰影本身。而這樣的敵對勢力不是那麼明確的,不是一個宏觀的劃分可以指定的。劇中的M夫人說出了這一主旨:我們現在不知道我們的敵人是誰,在地圖上找不到他們,……我們的世界沒有變得更加透明,而是變得更加晦暗不明。他們在陰影里,我們必須在陰影里與其戰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