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永恆地飛翔

2013-02-26 21:41:36

《林肯》那個男人的臂膀能撐起一座山崗[終極影評](希望喜歡《林肯》的都能進來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沒有詳細地考察史實,不知道史匹柏鏡頭下的林肯和那個真實歷史中的林肯到底有幾分相像。而且時隔多年,那麼多本傳記,那麼多不同的林肯,誰又知道歷史中的林肯究竟是什麼樣呢?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林肯。一個導演拍一部《林肯》,與其說是拍林肯的故事,不如說是拍自己所塑造的一個人物的故事。只是這個人物的一些大的背景框架我們都再清楚不過了。

亞伯拉罕•林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傑出的政治家,律師,演說家。在美國幾乎處於分裂的關鍵時期,他帶領北方贏得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同時簽署了《宅地法》,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後者成為了美國廢奴運動的開始。

大多數人,可能只會籠統地了解到上述內容。那麼如何在這樣的背景知識下去展現這位歷史偉人的故事就要看導演的功底了。
林肯的故事很長,也很厚重。拍成電影,麻煩事自然不少。
那麼多歷史片斷,選材是第一個問題。時間跨度過大,會讓人覺得散亂,像是紀錄片,抓不到重點。
林肯的角色定位是第二個問題。林肯究竟塑造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才合適?如何讓觀眾覺得他既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男人,又是帶有深厚底蘊的歷史人物。
觀眾的注意力是第三個問題。這樣非紀錄片的歷史片,其實講的也無非就是生活。那麼在兩個半小時的講述中,如何讓觀眾置身其中,不失了興緻又覺得值得回味呢?

這次《林肯》的導演正是大名鼎鼎的史匹柏。
史匹柏的作品就像是個大染缸。他拍出過極好的片子,也拍出過只為賺錢的商業片,當然還有一些既沒票房也沒口碑的泛泛之作。他從影時間非常長,幾乎各種題材的影片都接手過。他夠深刻,卻也很會講故事。他知道怎樣的尺度觀眾能接受,能進入到情境裡去。

而《林肯》恰恰彌補了他最後的缺憾。他從未拍過這樣的電影。比起他同為歷史題材的巨作《辛德勒的名單》,《林肯》更強烈地刻畫著人物的性格與情感。前者更多的是展現在那個尖銳猙獰的歷史時期,人的選擇和人的命運。但因為情節客觀時間的跨度過大,他沒有足夠的空間去沉到人的內心深處挖出他心裡隱秘的情感,動機和負擔。所以對於我這樣的對人的性格心理抱有濃厚興趣又非常容易進入情境的人來說,《林肯》無疑更抓住我的心。

其實《林肯》的故事本身並不復雜。
南北戰爭進行到末期。如果戰爭結束,那麼藉助戰時環境打了法律擦邊球的《解放黑奴宣言》,其合法性岌岌可危。南方的回歸也勢必會使得其無法繼續實行。所以將黑人權利以立憲的形式明確就迫在眉睫。影片《林肯》主要就講述著林肯如何帶領著他身邊的政治家們在國會眾議院議員中引導憲法修正案通過的故事。

那麼史匹柏塑造的「林肯」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他沒有把林肯塑造成一個擁有道德製高點的人。事實上,他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大量動用行政力量干預立法。他在推行憲法修正案的過程中,在共和黨的政客中哄騙妥協,在民主黨的政客中威逼利誘,對南方的政客則更是手段重重。他用行政和軍事的力量,用權力和詭詐不斷地衝擊著立法。了解美國法律史的人都應該清楚這是一件極其惡劣的事情。

他沒有把林肯塑造成一個為大眾擺上的人民公僕的形象。很多人說林肯是個「平民」總統。這話只說對了一小半。他確實出身貧寒,他也樂意接觸下層的民眾。他沒有貴族氣兒。但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林肯充滿著野心,驕傲和自我榮耀的慾望。他有極深的城府和洞見,很會引導大眾卻並不過份大眾的判斷力。

他沒有把林肯塑造成一台政治機器,一個純粹的歷史偉人——沒有憐憫,沒有憂傷,只是按照程序,果斷而英明地實行著決策,主導著歷史的進程。畢竟即使貴為總統,在慢慢歷史長河中也實在是微不足道。事實上,他和剩下的人一樣軟弱,有徬徨,有斟酌,有無奈。他因著那一年的立憲而幾乎衰老了十年。

他更沒有犯最愚蠢的錯誤,那就是把林肯塑造成一個好父親,好丈夫,以為這樣可以拉近和觀眾的距離。畢竟這世上有不少的好父親好丈夫,但林肯是獨樹一幟的。觀眾也不是為了一個好父親和好丈夫而走進影院。他們是要看林肯,那個美國民眾心中最偉大的總統。

史匹柏把那個度拿捏得極有分寸。他讓一切融為一體,讓觀眾渾然不覺,彷彿置身於歷史中間,見證著這一切的發生而非只是如旁觀者般聽聞。至於林肯的角色定位,史匹柏在這一小段歷史的講述中只抓住了他性格中的一個點。然而這個點貫穿至終,讓人覺得唏噓又敬畏。而且這個點無疑是抓得極為準確的。因為無論哪個版本的林肯,都一定是一個有擔當的人,那個男人的臂膀堅實有力,彷彿能夠撐起一座山崗。


未見其人,已聽其聲。一片血雨腥風的背景中,一個黑人士兵講述著戰爭的經歷。接著一個略帶嘶啞的聲音輕輕地發問,有心人很容易就能立刻反應出,發問者就是亞伯拉罕•林肯。

映入鏡頭的是他的背影,又瘦又高,還有些駝背。他不是孔武有力的壯漢,不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此時的他已經過了中國人所說「知天命」的歲數。他就那樣坐著或是站著,看著那些他並沒有過份在意的年輕的戰士向他表示著崇敬。他並不那麼在意這些了。在空靈的鋼琴配樂里,林肯目視著遠方的霧靄。耳畔響起他曾經的演說詞。那些他在試探和鬥爭最激烈時也要牢牢抓住的指北針般的理想或是夢想。

他當時的政治環境並不算險惡,甚至可以算是應對從容。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他所帶領的北方在戰場上佔有絕對優勢。他贏得總統的大選。國會大多數議員支持他。人民愛戴他,崇敬他。他在民眾心目中幾乎是一個偶像般的存在。他已經是美國曆史中前無古人的總統,承擔了遠超過他的前輩和同代人的責任和使命。

他卻想再走一步,不僅僅在政治領域而是在人類理性進程的領域,在普遍恩典的領域,他要做成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把廢奴寫入憲法。他說這件事關乎人類的尊嚴,他說這件事能改變數百萬活著的或是即將來到這個世界的黑人的命運。

他知道這件事會改變整個美國的命運,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他知道這是人類理性和社會公義領域前所未有的突破。而他也毫不否認自己會因此在歷史長河中佔據著無法撼動的地位。

於是在那片虛幻又真實的夢境中,他看到一個可能的未來,而他決意擺上一切來奮力一搏。他選擇了那樣的方式來開始他的第二個任期,這也意味著他將面臨更嚴峻的壓力,衝突和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林肯不斷地要在四類人中間周旋。如何在鏡頭下表達這些故事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史匹柏做到了。他將林肯與這四類人相處的片段融為一體,讓這一切顯得如此緊湊自然,毫不突兀。林肯的世界正是這般豐富而繁雜。他要在政治世界裡叱吒風雲,也要在家庭生活里扮演著父親和丈夫。他是那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人,可依然被無數的痛苦和矛盾所侵擾。每一件事都不是獨立地存在著,也不能割裂地表達。因為林肯的每一天正是在政治,家庭,記憶,輿論等等元素中尋找著平衡。導演的功底就在於能將這些片段表述得恰當,讓人覺得這就是人所必須經歷的真實的生活,問題疊著問題。

不得不說,觀眾越來越難以伺候。他們討厭模式化的表述,他們不喜歡被簡化的生活。他們希望一個人物被塑造得豐滿又多元化。

但同時他們也不願毫無頭緒。所以導演在場景還原的同時又要在不經意間讓觀眾容易理出線索來。《林肯》中的四類人非常清晰。

第一類人是他最親密的同僚。然而他們都個個秉性迥異,意見相左。甚至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中的一些人竟完全反對林肯的決定。林肯的決定確實極為危險,因為行政干預立法,其實某種程度上威脅到了美國的整個政體。林肯很清楚這樣做的意義和危險。但他靠著極強的個人魅力在他的政府內部統一了意見。

一年半前,他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他留給了人民一年半的時間來審視權衡他這樣做是否合理,而人民又一次把他選為總統。這意味著人民在國家變革的非常時期里充分信任著林肯,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將變革的希望寄於他的身上。每一次變革都會引起強烈的衝突,而如何在這些衝突中間演進則正凸顯了執政者的水平。林肯本人我不知道他是否是真的基督徒,但毫無疑問,基督教帶給美國強大的文化基礎和底蘊。在這樣的文化中成長,林肯有著對社會公義的強烈期盼。而這也正是人民的期求。人民把巨大的負擔放到了林肯的肩上,而林肯也在關鍵時刻運用著身後強有力的民眾支持在扭轉著乾坤,統一了他的內閣內部的意見與動向。他將廢奴這一他個人的使命變成了政府的使命。

當然,衝突是無法避免的。他的國務卿曾經懷疑著他方案的可行性,而且之後又因他與南方談判的事情大發雷霆。他的戰爭部長一心想要拿下戰爭,他的其他幕僚也是疑心重重。林肯則用他的大氣包容,處變不驚和果敢堅強凝聚著他們。

第二類人是共和黨的勢力。其中包括布萊爾的保守派和斯蒂文斯的激進派。林肯竭力拉攏前者,他明白前者是整個共和黨的基石。不難看出,林肯與布萊爾有著相當深厚的交情。他的魅力感染著布萊爾,同時他也對布萊爾尊敬有加。布萊爾心裏面充滿著對個體生命的憐憫,他清楚戰爭所帶來的巨大傷害。這些林肯明白,但林肯更盼望付出的這些犧牲不是徒勞,而是對整個理性進程有推動作用。一場戰爭縱然結束,卻什麼也沒有改變,這是林肯無法接受的。而今天我依然無法判斷他們究竟誰對誰錯。這是每一個選擇,都是一個沉重的包袱,都意味巨大的代價。林肯一直都在背這個包袱。

至於斯蒂文斯的激進派,林肯則循循善誘,曉之以理。激進派堅持理想,決不妥協。斯蒂文斯無疑是其中的重要領袖。斯蒂文斯與林肯的衝突也是一個在理性領域無解的難題。林肯的選擇無疑是危險的。因為人的軟弱會使得結果正確成為一個堂而皇之的藉口。人可能在扭曲的過程中選擇慾望而忘掉原先的目的。這樣的悲劇比比皆是,這樣的成功卻格外罕見。斯蒂文斯的恐懼是有道理的,可他的選擇也證明了人智慧的有限。正像林肯所表達的,斯蒂文斯的選擇會讓他陷入泥潭,即使有指北針,卻也無法脫身,無濟於事。斯蒂文斯在某種程度上能保守自己的意念,卻沒有任何可能守住結果。這樣的矛盾是否也在昭示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聖經所言,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神的能力,恰恰就在人的軟弱上彰顯得完全,講得極精闢。

斯蒂文斯是個懂得洞察時局的人。他在小的細節做了變通,他知道即使有這樣的變通,他依然能守住他要守住的東西。最後我們才明白,原來他的信念有一部份是出於對一個女人的愛。一個禿頂的老男人和他所愛的一個並不漂亮的黑膚色女人共同分享這來之不易的喜悅——這是《林肯》特別打動我的的情節之一。

林肯拿下了他的內閣,拿下了共和黨,接下來自然要向民主黨發難。他用的一些方式並不光彩,但卻非常有效的政治手段。眾議院的選舉過後,民主黨有超過一半的議院將要離職,林肯就順勢以給他們安排工作為由進行拉攏。

但是林肯與民主黨議員接觸的片段中,真正觸動我的是林肯那幾次的家訪。不知怎的,它讓我覺得溫暖而平實,儘管我清楚那些訪問也是政治性的接觸。有一次的家訪,那位民主黨的議員坦白地講出自己是一個對黑人帶有偏見的人,他痛恨一切的黑人,然而他無法理解他的胞弟正是為黑人戰死的。那是個很靜很黑的夜晚,議員甚至沒有邀請林肯進屋——他們的對話就發生在議員的屋門口,言簡意賅。林肯輕輕地表達著對議員胞弟之死的慰問,然後轉身離去。議員回屋時在臺階上停下腳步,轉身望著總統的背影。

我不禁感嘆史匹柏的功底真的太深了。一個再無關緊要不過的鏡頭竟然都被他處理得這麼有味道。在一個個這樣的細節里,我們可以體味著幾乎已經塵封了的歷史記憶的厚度,體會著這一步步的路究竟有多麼不易,體會著林肯總統獨有的氣度。

林肯所接觸的第四類人是他的家人。
家人,往往是最難相處的。

未完待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