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8 / 10,223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徐梵筂

2013-02-26 22:43:23

周星馳的「西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出於對周星馳的信任,我在大年初二和年初十六分別先後觀看了《西遊·降魔篇》的3D版和2D版,由於我是近視眼,看3D的時候不知道哪副眼鏡戴在外面更合適,以致於耽誤了觀看劇情;昨天重溫影片,雖然劇情再熟悉不過,但還是津津有味地看完,並且可以從容的觀看劇情,細細揣摩。
  一、周星馳的顛覆與照搬
  1、《大話西遊》
  時至今日,當周星馳導演《西遊降魔篇》的時候,觀眾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大話西遊》。實際上,即便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也是與「愛你一萬年」遙相呼應的。
  說起《大話西遊》,我可以毫不掩飾地說,我是看了好幾次才「看懂」的。第一次是陪一個外地的親戚去看,我近視,又沒帶眼鏡,本來不想看。但為了幫他打發無聊,這才過去。當時播出的是《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劇情如此,加上看不清楚影像,所以從前到後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但知道有孫悟空、牛魔王、蜘蛛精、白骨精一干人馬。後來是在電視上看到《大聖娶親》,又因為掐頭去尾,以致於不知所云。再後來,又在電視、電腦上看了許多遍,總算是看明白了。並且每當看到最後,都唏噓不已。
  因為無限穿越,所以我們無法知道,先後招惹了紫霞仙子、鐵扇公主、白晶晶、牛魔王之妹等仙女、妖女的到底是至尊寶還是孫悟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孫悟空非常無厘頭,不但四處沾花惹草,而且可以為了和牛魔王的妹妹成親,而準備把唐僧送給牛魔王做賀禮。
  無論是《大話西遊》還是《西遊·降魔篇》,周星馳塑造的並非好人的孫悟空,都大大顛覆了觀眾心中的孫悟空形象。但周星馳本人卻覺得合情合理,他如此陳述:「對於我來說,孫悟空並不是一個好人。我們看原著,他因為觸犯天條被如來壓在五指山500年,好人會這樣嗎?在我眼中,孫悟空就是一個狡猾的野獸,所以他在電影中更像是一個好人與壞人的結合體。」
  2、《功夫》
  很多人看了《西遊·降魔篇》之後,都覺得劇中太多橋段都似曾相識,比如無定飛環、天殘腳、如來神掌等等。實際上,類似的照搬在他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功夫》中就已經運用過了。
  《功夫》中,琴魔、如來神掌、火雲邪神等,都不是創造發明,周星馳採用「拿來主義」的態度,並且毫不掩飾。
  在《功夫》和《西遊·降魔篇》中,都出現了如來神掌,並且都被賦予了無限光明的寓意。由此可見,周星馳對佛祖的崇敬。
  話說,佛祖在創立佛教的時候,並沒有費心構建佛教自己的世界觀,而是借用了許多婆羅門教的內容。因為在佛祖看來,重要的教人如何面對生死,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如何。
周星馳也慣於舊瓶裝新酒,或許是為了表現他對《如來神掌》等經典影片的敬意,或者是他根本就懶得想什麼新鮮的橋段。他總是毫不掩飾地將一些經典橋段運用到他的劇作中,所以觀眾並不需要糾結劇中的場景是否似曾相似,只需要關心這個故事講得是否順暢即可。
  3、《西遊·降魔篇》
  很顯然,《西遊·降魔篇》對孫悟空形象的顛覆更甚於《大話西遊》,乃至豬八戒、沙僧也無一倖免。但周星馳則覺得,這種顛覆恰恰是繼承,他如此自述:「《大話西遊》是一個創作出來的故事,但《西遊·降魔篇》更貼近原著。比如,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其實都是妖怪,這就是原著裡面寫的。之前很多拍《西遊記》的版本都沒有把妖怪可怕的一面展現出來,這就成為我做《西遊·降魔篇》的空間。這部電影裡妖怪真的很可怕,會吃人!」

  二、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1、Only You
  如果說後舍男孩毀了《不得不愛》,那麼《大話西遊》就毀了《Only You》。哈哈!
  only you~~~能保我取西經
  only you~~~能殺妖和除魔
  only you~~~能保護我 教螃蟹和蚌精無法吃我
  你本領最大 就是only you~~~
  看過《大話西遊》的人,都會對那個囉嗦的唐僧印象深刻。以致於錢文忠在百家講壇講解《大唐西域記》的時候,也認為像唐僧這樣的佈道者一定是非常囉嗦的——理由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必須反反覆覆,嘮嘮叨叨。
但是,為什麼當孫悟空自願戴上緊箍咒之後,唐僧說話馬上變得簡潔明了呢?
  2、《兒歌三百首》
  在《西遊·降魔篇》中,同樣具有喜劇效果的是《兒歌三百首》。當陳玄奘對水妖唱《兒歌三百首》的時候,觀眾瞬間奔潰了。實際上,他也想和其他驅魔人一樣,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將妖怪制服,但他自始至終都瑾遵師命,希望用《兒歌三百首》喚醒妖怪內心的真善美。
  這一舉動,乍一看,定然覺得幼稚可笑。但正是這種幼稚可笑的行為,蘊含著無限的力量。正如段小姐的評價:「他敢拿著一本『兒歌』下地獄打妖怪,他才是大勇之人。」
  在小說《西遊記》中,曾經非常明確地強調唐僧的造型儼然地藏王菩薩,而地藏王菩薩的宏願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也就是說,陳玄奘降魔的初衷和其他驅魔人不一樣,其他驅魔人是為了賞金,而他是為了教化這些妖怪。
  3、《大日如來真經》
  《兒歌三百首》和《大日如來真經》「只差一點點」。儘管在劇中,轉換的方式是,《兒歌三百首》被撕毀,然後被拼湊成《大日如來真經》,但在這一轉變的確揭示了佛法的真諦——如果說《兒歌三百首》是「假傳萬卷書」,那麼《大日如來真經》就是「真傳一句話」。但是,如果沒有看似枯燥的「假傳萬卷書」的薰習,又何來這「真傳一句話」呢?
  我常常說,父母要讓孩子背《弟子規》,自己先背出來;要讓孩子照著《弟子規》行事,自己先照著做。「能說不能行,不是真修行。」這些年國學熱,但是國學的難處不在於那些高深莫測的理論和詞句,而在於將顯而易見的道理落實到生活的點點滴滴,所謂「日用之道」。
  唐時,白居易在杭州遇見鳥窠禪師。白問如何是佛法,鳥窠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不屑:「這是三歲小孩都懂的道理啊?」禪師答:「三歲小孩懂得,八十老翁未必做的。」三歲小孩懂得,就是《兒歌三百首》;八十老翁做的,才是《大日如來真經》。

  三、自由是戴著鐐銬的舞蹈
  1、妖怪的三個形態
  在劇中,妖怪有三個形態:
  其一、人相。或俊秀,或可憐,極具迷惑性,往往避之不及。
  其二、妖相。張牙舞爪,凶相畢露,但因為易於辨認,反而方便躲避。
  其三、玩具相。被封印後,變成玩具,可愛好玩。
  或許很多人覺得孫悟空太醜,不符合「美猴王」的形象。豬八戒太噁心,等等。實際上,所謂美猴王,是和猴子相比。《西遊記》不止一次提到,唐僧這三個徒弟的尊容,嚇壞了許多人類。小說中,形容孫悟空時常說的是「毛臉雷公嘴」,形容豬八戒常說的是「長嘴大耳」,形容沙和尚常說的是「晦氣臉」。
  妖怎麼會好看,六小齡童的孫悟空看著不可怕,周星馳的孫悟空卻可以嚇住人。
  2、孫悟空的三副面孔
  在劇中,孫悟空作為妖怪的王中王,有三幅面孔:
  其一、被囚時,受盡困苦卻心有不甘;為求脫身,機關算盡。這個階段的孫悟空是一個老妖的形象,體現的是陰柔狠毒的特色。
  其二、脫困時,凶相畢露再度作惡。這個階段的孫悟空是一個妖王的形象,體現的是剛強的特色。
  其三、被制服後脫胎換骨。此時的孫悟空耳目一新,既不如被囚之時猥瑣,也不如脫困之時火暴,而體現了光明而有所畏懼的狀態。當僧相的陳玄奘出現在脫胎換骨的孫悟空面前的時候,他顫抖了一下,然後乖巧地低下頭,戴上了緊箍咒。
  無聊是《大話西遊》還是《西遊·降魔篇》,原本自由自在的孫悟空最後都戴上了緊箍咒。如果說金箍棒是力量,那麼緊箍咒就是禁戒,不受禁戒的力量是可怕的,受約束的力量才能成為正義的力量。
  想來,周星馳也更喜歡戴上了緊箍咒的孫悟空吧。俗話說:「自由是戴著鐐銬的舞蹈」,金箍棒是舞蹈,緊箍咒是鐐銬,有了這兩項,才是自由自在的美猴王孫悟空。當然,當孫悟空修成正果,成了鬥戰勝佛的時候,緊箍咒也就沒了,這或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吧。
  3、人類的三種無明
  孫悟空為求脫困,分別利用了貪、嗔、痴這三種無明。
  假稱六字大明咒可以降魔,而且免費送,是利用了的貪,陳玄奘沒上當。
  一計不成,再施一計。孫悟空忽然收住笑容,轉成怒容,這是利用了嗔,陳玄奘也沒上當。
  最後,感嘆自己很久沒有看到月光,陳玄奘一念之仁,摘除了蓮花,孫悟空順利脫困,這是利用了痴。
  佛教把貪嗔痴稱為三毒,認為這是三種最根本的無明。如果說,貪嗔是無明的衍生物的話,那麼痴就是無明本身。三毒之中,痴為根本,最難對治。很多時候,痴會被偽裝成真、被偽裝成善、被偽裝成美。所以,佛教主張,慈悲之外,更要有智慧,悲智雙運,缺一不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