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比人:意外旅程--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哈比人:不思议之旅(港)/哈比人:意外旅程(台)

7.8 / 885,207人    169分鐘 | 182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彼得傑克森
編劇: 法蘭華許 菲利帕柏恩斯
演員: 馬丁費里曼 伊恩麥克連 凱特布蘭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曾念群

2013-02-27 09:52:02

《霍比特人》:升級版西遊 不魔障難經典


        將《霍比特人》視作《魔戒前傳》符合電影營銷的手腕,實際上托爾金的原著生於1937年,怎麼也算1954至1955年出版《魔戒》系列的老大哥,彼得·傑克遜的電影生產時間正好反轉過來,《霍比特人》乖乖成了《魔戒》的晚輩。
        相比《魔戒》宏大的史詩格局,《霍比特人》的歷險顯得相對小兒科,而原著《霍比特人歷險記》本就是托爾金為兒子所作,本就是一部歷險童話。電影版有《魔戒》大成在前,市場的呼喚固然要延續《魔戒》遺風,也就意味著對原著童話的叛離。儘管遠不及《魔戒》的暗黑,但《霍比特人》依舊暗黑的四伏,《魔戒》中各種正邪形象均以不同方式亮相,令《霍比特人》遠遠翻出了童話的牆籬。
        《霍比特人》一方面想把《魔戒》的料做足,另一方面仍然受原童話著格局困囿。相比《魔戒》的波瀾壯闊,開篇惡龍史矛革霍亂和霍比特人之家的描寫也不甚魔幻,更接近童話和喜劇的氣質。直到進入森林,與食人妖邂逅,緊接又是狼座和半獸人的襲擊,《魔戒》的氣氛開始漸漸瀰漫。急轉進入精靈王國的橋段,與其說是危機關頭甘多夫有意為之,更不如說是引領觀眾對《魔戒》來了一場徹底的溫故。影片後半程向迷霧山脈進發,然後是哥布林洞穴大戰以及與半獸人的正面交鋒,完全被當年《魔戒》的氣質籠罩。
        《霍比特人》半程童話半程魔幻的新格局,使其暗黑的力量大大稀釋,轉而大幅向喜劇氣息妥協。霍比特人突如其來的「家宴」是餐具的交響曲;與食人妖生死攸關的短兵相接,也演變成了一場充滿歡愉因子的人肉BBQ插曲;甚至連最最重頭的哥布林洞穴大戰,也完全是用動作喜劇的手法來演繹的;尤其是巴金斯與咕嚕姆的偶遇,就像是郭德綱遇到了於謙,一唱一和的諧趣猜謎讓觀眾的《魔戒》情懷來了一次水乳交融。細節方面,食人妖的「鼻涕蟲」、褐袍巫師的兔拉雪橇、哥布林大BOSS掛掉等細節均充滿著喜劇的巧思。
        《西遊降魔篇》應該慶幸沒跟《霍比特人》迎頭相撞,同樣是魔幻兼容動作,暗黑與諧趣並舉,同樣是所謂「大師」之作,都令得觀眾翹首企盼等等要素,為兩片提供了太多的可比性。然《西遊降魔篇》從人物造型、美術場景、風光取景、喜劇橋段、現場調度、動作設計、特技視效等方方面面均彰顯出了東北大裂谷般的分水嶺。當《霍比特人》中成千上萬的哥布林在洞穴里蜂擁而上,恍惚之間,那就是《大鬧天宮》里花果山水簾洞之役,成天上萬的猴兒圍堵天兵,可惜又不是。《西遊降魔篇》唯一能與《霍比特人》抗衡的是黃渤在五指洞的表現,一如巴金斯與咕嚕姆在地洞裡的邂逅,令人眼前一亮。
        剝離《霍比特人》瑰麗的外包裝,其實也不過是部古典的公路電影,一路上食人妖、狼座、石頭人、哥布林和半獸人層層阻撓,這與《西遊記》裡的蜘蛛精、白骨精、黑風怪等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尤其是哥布林山洞大戰,彼得·傑克遜應用的也完全是電游闖關的橋段。《霍比特人》並不是啥完美或者堪稱經典之作,但在電影工業水準上的差距,可見一斑。當然《西遊降魔篇》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為我們打破神話題材的思維定勢邁出了小小的一步。
    有趣的是,《西遊降魔篇》悟空有句台詞剛好可以概括《霍比特人》:「我可是花果山十三太保的老大,想當初我手持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一路砍到蓬萊東路。」如果不算鶴立雞群的巫師甘多夫,《霍比特人》一行正好是十三位矮人,講的正是一個矮人十三太保手持各色兵刃,一路殺回孤山老家的故事,不妨可視作是全面升級版的《西遊降魔篇》。
2013年2月25日《京華時報》A22版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02/25/content_1970399.ht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