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7,297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書蠹精

2013-03-03 03:57:52

在電影院看音樂劇《悲慘世界》電影版


我收藏了不少音樂劇的視訊,把最喜歡的幾部放在iPod和iPhone里,反覆觀看。
我一直是《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的超級粉絲,喜歡原著,喜歡電影,喜歡音樂劇,也喜歡最新製作的音樂劇電影。
出差的時候,在飛機、火車、大巴上,也經常看幾個版本的視訊,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受。
最近推出的音樂劇電影版,其視訊已經斷斷續續看過幾次了,昨天正式到電影院去看,一是想完整欣賞一遍,二是想體驗電影院的感覺。
電影的中文字母比較隨意,看出來是商業運作的結果,更多考慮的是速度,而不是考慮文學翻譯的效果。例如沙威等人名都沒有按慣用法翻譯。"A heart full of love"那場戲裡的"I am lost/I am found"翻譯得也不很達意。不過有的地方翻譯卻很到位,例如"On my own"翻譯成「一相情願」,記得過去有不少人翻譯成「形單影隻」,完全理解錯了。
電影的場面很宏大,特別是序幕和結局。序幕的場景和原著相去甚遠,但有獨特的視覺衝擊力。結尾場景中的街壘實在太假,如果不仔細推敲也會感覺不錯。
電影裡還有不少穿幫鏡頭,小孩伽弗洛什死去前睜大眼睛,後來被人用手合上眼睛,最後沙威檢查屍體時眼睛有睜開了。
薩曼莎·巴克斯演的愛潘妮比較不錯,不過我更喜歡10週年音樂會版本中Lea Salonga演的愛潘妮,特別是她唱的"On my own"(我一相情願)。Lea Salonga在25週年音樂會上演的芳汀也很有感情投入,不過有點太誇張了。
25週年紀念音樂會與10週年版本相比,演員深度不夠,不過卻更接近生活。10週年的版本演員大牌多,但是不少年齡與角色不符。25週年版本里,最好的是演芳汀的Lea Salonga,投入了情感,不像10週年版本裡的演員,形象和嗓音都像是聖潔的仙女。
25週年版第二張碟子45:15處,婚禮前冉阿讓和馬呂斯的對話,表明白己曾經是小偷,這是第二次唱"Who am I",是10週年版本里沒有的。隨後婚禮上德納第與馬呂斯的對話,也是過去沒有過的。
在婚禮之前,10週年版本里是冉阿讓、柯塞特和馬呂斯三人的三重唱,馬呂斯說「你的父親是一個聖人……」,在25週年版本里,則是冉阿讓和馬呂斯的二重唱,冉阿讓交代自己的身世,然後離去,這樣更符合原作。
一直覺得冉阿讓臨終遺囑最感人:On this page, I write my last confession.
電影版的音樂劇太寫實,不唯美,重唱被省略,缺少10週年和25週年音樂會上的那種感覺。冉阿讓去世的那場戲處理得不錯。演愛潘妮的女演員薩曼莎·巴克斯比25週年版好了不少,也獲得多個獎項。
新歌「突然」(Suddenly),是冉阿讓把柯塞特從德納第家裡接出來的時候在路上唱的歌,獲得了多項「最佳原創歌曲」(Best Original Song)獎。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音樂劇《媽媽咪呀》(Mamma Mia!)中文版已經上演,《悲慘世界》什麼時候能重新考慮呢?前者純粹是娛樂性的,後者則有深刻的人文內涵。據說前幾年考慮過,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流產了。最近聽說中文版正在考慮中,我很期待。
在本電影版中,過去演過音樂劇的演員就是Colm Wilkinson和Samantha Barks。Colm Wilkinson的表演成為經典,但是他年事以高,就演一個配角表明其存在而已。還有最早演愛潘妮的Frances Ruffelle,只演了一個妓女配角。
奧斯卡獎公佈,《悲慘世界》沒有獲獎,也在意料中。看了幾遍,還是覺得有點遜色,沒有兩次音樂會的感覺好。不過這部電影還是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獎和最佳混聲獎。
最近同時還看了多個《悲慘世界》的電影版本,各有特點。不過對於雨果這麼宏大一部作品來說,大到整個社會,小到人物的心靈沉思,任何的改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自己的重點。1958年的上譯版的配音很有特點,是黃金時代上譯大師全部到位,爐火純青的巔峰之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