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7 / 14,121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菊一文字

2013-03-03 23:48:44

也許這才是《西遊降魔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很多人說西遊不好看,要嘛是覺得並非想像中的樣子要嘛覺得不好笑純屬爛片爾爾,也可以理解,很多人去看西遊就是衝著當年大話去的,不是為了至尊寶那幾段糾葛纏綿的愛情就是為了看「喜劇之王」如何再次把他們逗樂。可惜的是,星爺這次不是拍的愛情電影,也不是純粹為搞笑而拍的喜劇,要說是大話的續集都難,所以讓他們失望了。
    話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也轉變過幾次,最初看到宣傳片時,那故弄玄虛的短短幾分鐘讓人不知所云,但沖這氣勢還是期待了很久。後來預告片一出就立刻讓我大失所望,它沒有將電影中的任何精髓體現出來(當然出於商業角度也是可以的),只是剪了一些搞笑的段子拼湊而成,讓我覺得這大概又是一部類似目前非常氾濫的惡搞片而已,心想星爺怎麼也淪落到這地步了?直到某天出於無聊去看了這部電影,才終於舒了口氣,星爺始終是星爺,有保留也有轉變。
    個人心目中最經典的星爺電影一是《大話西遊》系列,一是《喜劇之王》,一個講愛情,一個講人生,都從一幕布幕布讓人捧腹的鏡頭裡透露出深人人心的苦澀淒涼,每每回味,總有些許新的領悟。很多人覺得星爺的電影就是搞笑電影,其實不然,星爺的無厘頭搞笑確實是他的標誌,其他人模仿不來,但那只是表面,其無厘頭的背後是他對現實社會和市井小人物的刻畫所體現出來的無奈與嘲諷,《喜劇之王》便是他這一風格達到極致的里程碑。
    雖然這次的西遊某些方面不及當年的大話,但有些方面還是超越了以往,星爺用這部電影去探討佛法中的哲學,展示了他心中的一種人文理念,可惜的是,縱觀各路影評,似乎談論及此的鮮有看到,大家都在關心電影中的「小愛」而忽略了電影裡一再強調的「大愛」,愛情只是電影想說道理中的一部份而並非全部,要不電影名怎麼叫《西遊降魔篇》而不是《西遊愛情篇》。
    電影裡的三個妖怪收服的順序恰好跟原著相反,大概是根據其厲害程度以及給人的印象多少來排的。首先是沙僧,曾因行善而被人們誤會行惡,於是積怨成恨報復鄉親,是一個本來性善卻被人逼得作惡的角色,如此的人物在現實生活時而有之,多少善良之人被逼無奈殺意陡起;再來的豬八戒則是為情而恨的典型,如同多少苦愛的情種因愛情的背叛而惡毒報復,甚至被恨意衝昏了頭腦見不得別人幸福。這兩人都是被逼得成為了妖魔,實際上是人心中的魔被激發出來。這世界通常都是善生善惡生惡,惡能改變善,善也能改變惡,這就是電影裡要講述的東西。唯獨不同的是孫悟空,電影裡的他直接就是傳說中的妖怪之王,是有著惡的本性,這世上確實有著天生兇惡之人,藉由著自己超乎常人的本事,作惡多端,挑戰世界,終究還是被比自己更厲害的人壓制。
    雖說善惡不兩立,但以殺止殺絕非除惡的最好手段。玄奘的師傅是個通曉佛法之人,他知道一刀殺不是除魔根本,只有喚醒人心中的善才是除魔所在,所以他讓玄奘用《兒歌三百首》去驅魔,《兒歌三百首》或許有很好的無厘頭搞笑效果,但他還是有其意義。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孩童時期最為純真,本性最善良,一本《兒歌三百首》就是想讓迷途之人找回最初的純真,喚醒心中的善良。但這一極高意境之方法,卻讓遠未開悟的玄奘用來驅魔,就像讓古人用現代的槍炮,只能用其形而不能用其本質,當然沒效果。玄奘的師傅還有其他高明之處,他起到了帶動整個劇情的作用(當然是劇本安排),對玄奘起過關鍵的點撥,比如告訴他《兒歌三百首》的作用,告訴他如何驅魔,告訴發現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告訴玄奘「還差那麼一點點」,其實玄奘確實只差了那麼一點點,但就是這麼一點點的差別,卻是凡人與佛的差別,不成為佛,玄奘永遠也無法用《兒歌三百首》驅魔,要不玄奘怎麼能哭得那麼厲害。所幸玄奘悟性極高,再加上心地善良志向遠大,才能最後得道。
    玄奘到達五指山找不到佛,後看到「鏡花水月」重新看世界,終於發現原來佛確實如此高大地在眼前,聯想到之前師傅所言,瞎子都能看到,這也是有其深意的。玄奘之前未能發現,是因為他只用他的凡胎肉眼去看世界,始終無法看到佛,殊不知這世間萬象皆是鏡中花水中月,真正要找佛就要像瞎子一樣,用心去看,所以玄奘閉眼靜心,才發現山水合而為佛。至此玄奘算是得了一悟,但最終讓他得道的還是在痛徹心扉之後所見的,由《兒歌三百首》撕爛後拼湊而成的《大日如來真經》,這便是電影要講的另一個重點,即萬物皆有佛性,萬物皆可成佛。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貫穿始終的《兒歌三百首》並非只是一個搞笑的段子,它最終是要在這裡出現,在玄奘最需要的時候出現,讓《兒歌三百首》成為《大日如來真經》,讓玄奘破開那一點點頓悟,這便是機緣,就像玄奘告訴悟空的那樣,佛一直都在,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至此《兒歌三百首》才終於化繭成蝶完成使命。
然而佛終究是佛,《大日如來真經》再厲害,也不會以一刀殺來驅魔,只是一次鎮壓了猴子的肉體,一次鎮壓了猴子的魔性,兩次都沒有置他於死地,第一次是囚禁孫悟空,讓他自己悔改,但沒效果;第二次則讓孫悟空見識到佛海無邊的威力,一掌將他拍到真善美的世界,告訴他如來本可以殺你千萬次,但如來不殺你,只希望你能悔改,棄惡從善,如此震懾終使其誠服。
    殺不能止殺,善卻能止惡,也許西去取來的經書上並不能直接教人如何為善,但星爺將這一希望寄於取經的目的,佛法到了,善自然也就到了,將佛法傳於世人,也就能將善傳於世人。玄奘悟出了小愛與大愛的關係,「男女之愛也包含在大愛之中,眾生之愛皆是愛。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的痛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所以玄奘才能最終得道,陳玄奘才是為陳玄奘而非至尊寶,這也就是星爺超脫以前大話系列之處,也是給當年的至尊寶一個回應。
    儘管這是一部魔幻電影,可它還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如果一味地用嚴法和死刑來震懾惡,並不能減少惡的存在,懲戒只是阻止惡的行為,而消除惡的關鍵是要將善念、道德和信仰根植於人的心中,創造一個充滿愛和公平正義的社會,讓惡沒有它生長的土壤,自然就不會有人作惡。
    我想以上便是星爺所要表達的東西,當然,也許還有一些其它的內容通過電影表達出來,比如曾經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也都被大家解讀了無數次,無需再過多討論。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星爺對這麼大一個故事的駕馭有所欠缺,想加入的東西太多,兩個小時的時間不足以完整講述(或者也是有大量刪節?),至於那些褒貶不一的周氏無厘頭,也只不過是為這部電影打上的個人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周星馳的電影,這是一個取得了一定成就獲得了一定地位的導演對自己才華的欣賞,對自己作品的熱愛,以及對自己過往的懷念。

從來都是星爺的忠實粉,但不是腦殘粉,《喜劇之王》後的幾部並不感冒,尤其《長江七號》最爛,我看電影向來都是,自己有自己的理解,不跟隨大流,電影再差,若有一兩處讓人有所領悟的,也值得肯定,所以我覺得,這部西遊還不錯,以上純屬個人解讀,不喜勿噴,謝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