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竊盜城--The Town

城中大盗/窃盗城(台)/狂盗之城(港)

0 / 0人    125分鐘 | 150分鐘 (DVD extended cut)

導演: 班艾佛列克
編劇: 班艾佛列克
演員: 布蕾克萊芙莉 喬漢姆 班艾佛列克 傑瑞米雷納 彼得普斯特李威 蕾貝卡霍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午歌

2013-03-04 20:08:22

槍炮玫瑰的電影成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你在百度圖片裡搜索「愛情動作片」,映入眼簾的肯定是耀眼的白肉和修長的玉腿,如果你搜索「愛情槍戰片」,那麼你會看到冷峻的槍械和嬌艷的美人,《城中大盜》就是這樣麼一部「酷而媚」愛情槍戰片,猶如「槍炮與玫瑰」的禪意組合,爽到爆棚!
有人常拿它與《盜火線》來作比較,覺得路數相吻,其實《盜》是一部打著深厚人性烙印的大徹大悟的警匪片!而《城》則只是披上了槍戰外衣,徹頭徹尾的愛情主題,甚至稱得上是一部愛情文藝片。
    男主角Doug成長在全美治安環境最差的波士頓查爾斯鎮,因為父輩的原因,也有著不幸的童年,他出獄後跟患難與共的兄弟以搶銀行為業。這票搶匪手法嫻熟,分工明確,甚至搶劫的「手藝」有著鮮明的幫派特色。某次施展「手藝」時,他們綁票了銀行經理Claire 作為人質,逃之夭夭後將她釋放在海邊。事情的發展並不算出人意料。因為頻繁的接觸和彼此心靈的相惜,Doug愛上了Clarie,並且願意為她開始重新審視內心並未完全泯滅的良知。他想改頭換面重新做人,但殘酷的現實一次又一次的讓他重操舊業。
    片中,編導演集一身的本.•阿弗萊克大放異彩,一掃金酸梅帥哥的恥辱前塵!《城》的劇本改編自Chuck Hogan的小說《Prince of Thieves》,「小本」本人也參與了劇本的改編,除了給小說改畫上一個浪漫主義的出彩結局,更加將自身的性格元素融入到故事當中,觀影過程中,很多時候我覺得我覺得小本演的就是自己,那麼的貼切自然,那麼的瀟灑寫意,我甚至覺得他穿著運動裝,一晃一晃的走在查爾斯鎮大街上的那些鏡頭,就是他平時散漫搖擺的樣子,「吊兒郎當」卻「帥了吧唧」的!這個不得不承認,人是有基本氣場存在的,小本就是有那套「花瓶」的潛質,在不經意間,在觀眾眼裡生根發芽、枝繁葉茂,一不小心就嫵媚了純情少女、晃點了文藝青年,一不小心就撩撥了康河的水草,綻放了人間的四月天來!
    影片的節奏把握是影片成功的一個法寶!動若脫兔,靜若處子!槍戰對決,劍拔弩張、灰飛煙滅,暴戾之氣漫天播灑;飛車狂奔,恣意張狂,刺激非常,腎上腺素極速飆高;談情說愛的小橋段,溫馨靜謐,有午後的咖啡,有夜半的遊艇,還有陽光穿過黑髮的驚鴻乍現;OOXX的小場面,佈置的輕巧精緻,點到為止,宛若氤氳著一碗荷爾蒙淺香飄逸的茶湯。整個敘事過程張弛相宜又張力十足,150分鐘的導演剪切版,絲毫不會讓人產生倦意。
    Rebecca Hall作為本片的女主角,也有不俗的表現。受劇情的需要,留給她發揮的空間其實並不太多。很多人說她長得像斯嘉麗詹森,其實二人的氣質還是有較大差異的,後者艷若海棠,美在廟堂之高,性感蓬勃而出;前者美如茉莉,開在山間田野,清新撲面而來,然而這種鄰家女孩的氣質又和梅格瑞恩不同,梅姨畢竟是陽光嬌媚型的,剪了金色的短髮,一個酒窩,就能將夢想照進現實,帶你走進陽光燦爛的日子。Rebecca笑起來,反而不那麼的魅惑,她的美接地氣而出市井,似笑非笑的時候,眼波無意流轉,彷彿太陽照常升起般隨性,卻能引你搭乘上一列開往春天的地鐵!192cm的與175cm,短髮與長髮,冷峻帥哥與清新少女,運動衫與休閒褲,那一幕,Doug前來與Rebecca道別,站在她的菜園子裡,含情對視,午後的「雪花膏」般的陽光嬌潤在他們的臉上,他們是那麼的登對,那麼的雋永,我心裡的那個媚俗的小人禁不住跑進腦仁里心旌神搖,吶喊著,一遍一遍:不要走,不要走,帥哥,吻她,吻她!……
    以下來分析影片幾個經典之處:
    1.修女造型的搶匪頭套:這個設計堪稱經典,有人說它偷橋於《盜火線》,但它的確有了藝術上的再創造。比如說《盜》僅是為了宣傳一種恐怖的氛圍,所以頭套設計的很簡潔,遮住臉即可!(《盜》正式播出的版本里,甚至刪掉了買頭套的戲份),《城》中的頭套的造型讓人眼前一亮,充滿了驚悚的文藝氣質,帶上它搶劫,2B兮兮卻牛B晃晃,自從吳宇森在《變臉》中創造了在教堂槍戰這個經典橋段,教堂、鴿子、鮮花等宗教因素經常會和殘酷的殺戮畫面組合成一種詭異而禪意的效果,嬤嬤的頭套屬於這樣一個出彩的設計,難怪在飆車逃亡的時候,有個小孩子看到了「瘋狂的嬤嬤」,驚訝的幾乎快把下巴甩出來!
    2. Doug與Rebecca的OX片段,設計巧妙,前文提到過,這裡再詳細分解一下!我以前寫小說,男豬腳愛上了女豬腳,幾十頁,幾萬個字的鋪墊,好容易挨到了床邊,幾個字或者一句話,巫山雲雨、魚水之歡的精妙之處,就浮光掠影帶過了:往下再寫一寸,就會露太多而黃色,一寸不寫,就是略太多而蒼白,不能聲色犬馬也不能不露聲色,尺度難於把握!而小本用近乎蒙太奇的手法把它推向了一個「久違」的藝術巔峰:當Doug進入Rebecca身體的時刻,切入Rebecca被劫匪釋放步入海水的畫面,一種冰涼與溫潤感覺油然而生,導演手法之高妙,嘆為觀止:一方面這種蒙太奇的剪輯手法,在歐美經典的三級片鏡頭中,已經「歸隱」多年,我隱約記得,以前有個叫做《the click》的三級片,經常在關鍵的瞬間,切入火山噴發或者驚濤拍岸的場面,今日江湖重逢,大有惺惺惜惺惺的久違快感!另外一方面,女豬腳一直驚魂未定的心應該能在這個時候釋然了,有了肉體和靈魂的歸屬感,彷彿重拾腳踏實地的安穩,這個鏡頭竟玩得是通感!(由此可以略窺出小本內心的精緻、細膩與靦腆,不願意在這個比較隱晦的題材上大做文章,卻保持了整體劇情的流暢性與呼應性,由此我也對小本有了惺惺惜惺惺的好感!)
    3.在最後的激戰中,Coughlin猛吸了口別人丟下的可樂, 隨後迎面走向槍林彈雨的激戰中的情節設計:這是導演要展示的人性的複雜。(這點和《盜火線》的確是很像,不過好片子都要展現複雜的人性的。)
這個畫面,相信震撼到了很多人,Coughlin寧可選擇死亡也不願意重新被捕,失去自由,展現了一個罪犯在困獸猶鬥的最後時刻的內心掙扎與狂野綻放的人性之花,雖然,觀眾明知道死的他是個罪犯,當他瘋狂的迎向死亡的瞬間,還是很揪心的為他悵然了一把。這是個很出彩的設計,從生死抉擇到選擇死亡,只有十幾秒的時間,就像在一曲鏗鏘的重金屬,彈至高潮時突然變幻出的一段極速的失真,然後戛然而止,完成生命的最後一段華彩。
    4.精緻的結尾設計。這樣有反「惡有惡報」的主題的電影,導演對結尾的處理非常的見功力。如果選擇讓Rebecca與Doug遠走高飛,背叛社會道德與法律底線的處理,估計過不了評委的關,也有悖於影片對「複雜人性」與「身不由己」的人生的主題展現;但是如果讓Doug被捕或者被射殺,又沒辦法向影迷交代,還有Rebecca與Doug感情,到底是死是活,魂歸何處?也要對觀眾有個交代,於是小本這樣處理:
    在那個晴朗的午後,Claire在身邊圍滿FBI的電話裡對Doug說,你來吧,我現在一個人在家。而Doug就在不遠處心痛的監視著這一切,當最後Claire說你如我的Sunny Days之後(Claire之前說過,My brother died on a sunny day like this; So every sunny day I feel like somebody is dying. I),Doug冰凍的臉上,融化出淺淺的笑容,這一刻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憋了半場的觀眾如弘一大師圓寂一般,溘然長釋一口鳥氣。
    Claire望向天空,一朵雲彩爬上了上來,金黃色屋簷,Doug鍍金色的背影,Rebecca金子般的眼眸,讓這一部「槍炮與玫瑰」的電影成色,綻放出璀璨的金色光輝!這時候,我心中那份「多情自古傷別離」的淒切,已經驟然化作「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暢快,廟堂之高,江湖之遠,相望與相忘的執著,在無盡悲憫中,相逢一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