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7,297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irthrendir

2013-03-05 06:19:35

值得收藏的電影,直擊情感最深處的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應該這並不是一部好接受的電影。我在電影院觀看的時候,剛剛半個小時就有許多觀眾離開了。尤其是許多去打發時間的高中生,基本上演員一開唱就離開了。
應該說沒有讀過原著的人很難理解這部電影,沙威,冉阿讓,愛波妮,珂賽特,芳汀,這部電影中出現了太多的面孔,而短短不到兩個小時的影片沒有辦法像雨果一樣專門拿出大篇幅去為每一位重要人物交代來歷,伽弗洛什的身世則根本忽略掉。這有可能會招致一些忠實原著的觀眾的反感,但是我認為這無關緊要。影片對主要人物悲劇的人生的描述,以及最後的救贖的闡述,我認為已經足夠了。
傑克曼對冉阿讓的詮釋非常到位,無論是剛剛釋放後歷盡屈辱時對社會的憤怒,還是在被米里哀主教寬恕後內心的激烈掙扎,在得知有人要被冤枉成自己時內心的糾結,救出珂賽特後對未來的渴望憧憬,得知馬呂斯和珂賽特的感情後前去拯救的果敢,以及最後在修道院中得到救贖時心中的平靜 。每一段情感的劇烈變化都被完美的展示在螢幕上,傑克曼的歌聲不能說完美,但是每一段唱詞中情感的融入,對角色心情的詮釋堪稱完美。儘管我英語聽力的水平不是太高,但是即使不用字幕也能從歌聲中體會到角色那強烈的情感。
而沙威,這個在原著中和冉阿讓一樣貫穿全文的人,我認為沒有任何一段演出能有羅素克勞在警局樓頂和塞納河橋上這兩段獨唱更能表現出人物的本性了。羅素的歌聲和傑克曼還有點差距,但是他的嗓音中有種低沉的磁性,聽著很舒服,這兩段演唱把沙威這個在前半段看起來黑暗的角色照耀的無比光明。沙威是一位警探,是公共治安的維持者,他堅信法律是正義的,堅守法律的自己是正義的。他無法相信冉阿讓這樣一個在獄中當了19年苦力,並且在出獄後違反條例的人能夠改邪歸正,沙威眼中冉阿讓就是邪惡的。但是當冉阿讓在街壘放走他後,沙威開始對自己所堅信的事實有所動搖,這種自我懷疑最終讓這位正義的警探徹底崩潰,引領他走向了自我毀滅的深淵。我想,和冉阿讓相比,沙威的人生是一個悲劇,在他離開人世的時候他沒有見到光明,也沒有得到平靜,他帶著滿腔的疑惑,帶著對自己過往的質疑,帶著對自己瀆職的羞愧,在絕望中跳入了塞納河。克勞羅素的演出,我認為,和我心目中的沙威一模一樣。他的表演,他的歌聲讓這個冷血的角色更加有血有肉,更具體,更鮮明。
這裡我想把芳汀放到後面,我想說說薩曼莎·巴克斯飾演的愛波妮這個角色,她的戲份已經比原著中大為縮減,但是薩曼莎在on my own這段歌聲中的表演,將這個角色提升到了比原著更重要的地位上,她在雨中輕聲吟唱,唱出自己對馬呂斯的思念,唱出自己的委屈,她獨自坐在雨中,輕輕喊出的幾句i love you,瞬間擊穿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堡壘,擊中了人們心中最脆弱的那根心弦,我甚至可以在影院中聽到其他觀眾們的啜泣聲。愛波妮這個角色是純潔的,她出生在德納第夫婦這樣卑鄙的家庭中,卻保住了自己善良純真,她是幸福的,她愛過,她為自己心愛的人而死,她死在自己心愛的人的臂彎中。當她的靈魂最終離開她的身軀時,她是平靜安詳的。我很看好這位90後女演員的演出,我認為她對角色的理解和詮釋是其他演員很難達到的。
海瑟薇飾演的芳汀是劇中最為悲劇的一個人物,盲目的相信愛情,結果被心愛的人拋棄,拖著一個幼小的孩子,卻碰到德納第夫婦這樣的卑鄙小人,芳汀努力的工作,卻被逐出了馬德蘭先生的工廠,她為了她的孩子,不惜賣掉自己的頭髮,自己的牙齒,甚至自己的貞潔。當她被馬德蘭先生發現時,已經病入膏肓,她最大的期望是死前見一下自己的孩子,卻因為馬德蘭先生,也就是冉阿讓的身份被揭穿而徹底失去的所有的希望。海瑟薇在劇中獨唱了那首I dreamed a dream。她用一種脆弱的聲線,斷斷續續的呻吟,將芳汀在那悲慘的世界中所遭遇的一切委屈,一切不公,用一種內心獨白的方式娓娓道來,她的表演,她的聲音,把觀眾代入到了人物所在的世界。這段獨唱必將成為音樂電影中永恆的經典。這也是整段影片中絕對不容錯過的震撼心靈的片段。
珂賽特是幸福的,她有個愛她的媽媽,有個愛她的父親,有個愛她的丈夫。在那個悲慘的世界中人們還能期待什麼呢?雖然經歷了兒時的苦難,但在冉阿讓的照料下,她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就連最像她的敵人的愛波妮都心甘情願的為她和馬呂斯的愛情掃去一切障礙。雖然珂賽特是書中的主人公之一,但是她的存在感反而最為虛弱。阿曼達的演出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導員對這個角色的設置並沒有給阿曼達更多的空間去塑造這個角色。影片結束後,留在人們心中的是那個在聖誕節憧憬著雲上的城堡的小珂賽特。
馬呂斯這個角色在影片的後半部份才匆匆出現,由於情節的設置,對這位青年的家庭身世的交代也僅僅有其祖父的一句:「你會讓家族以你為恥的。」導演將重點放在表現這位年輕人和珂賽特之間的愛情,以及他為國家,為理想戰鬥的勇氣上。馬呂斯是為好青年,他隱瞞自己的高貴身世,和社會底層的民眾一起奮鬥,他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朋友們一起像腐朽的社會發起了進攻。要不是冉阿讓的及時拯救,馬呂斯註定要和他的朋友們一起戰死在街壘上。馬呂斯是幸福的,他有一位深愛自己的爺爺,他擁有兩位深愛他的美麗少女,一位甚至為他而死。他參加了必死無疑的戰鬥,卻奇蹟般的被救出。他最終得以和心愛的珂賽特邁向婚禮的殿堂。埃迪·雷德梅恩在影片中以一位專業的喜劇演員的表演,以及在三一學院就讀所培養出的高貴氣質,把馬呂斯這個在影片後半段才出現的角色演繹的令人終身難忘。
原著中有一對卑鄙的夫婦,德納第夫婦。在電影中這對夫婦變的更像是小丑般的角色,為整體氣氛凝重的影片帶來了難得的輕鬆時段。導演可能是為了緩解觀眾們的情緒(要是沒有這倆活寶,整個影片看下來沒有人會保持平靜)才這樣重新設計了這兩個角色。這裡我 對這兩個角色不做評價,但是我很好奇這樣卑鄙的兩個人是怎樣培養出來愛波妮和伽弗洛什這兩個善良,正直,勇敢的孩子的。
伽弗洛什,這個可愛的孩子。他是巴黎流浪兒大軍中的一員,他生活在巴黎的最底層,見慣了為了生存不惜使用任何手段。但是他的內心是純真善良的,他為法國的革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一直感覺這個孩子並不懂得革命的真正意義。他完全是為那群革命者的激情所感染,作為一個孩子,他單純的敬佩這那些為革命獻身的年輕學生。為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們的理想,他犧牲在街壘上。

對這部電影,我認為,不管你能不能聽懂英語。或者是否接觸過音樂劇這種形式,都一定要去看原文版。它一定能成為你心中永生難忘的,直擊內心深處的頂級大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