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7 / 14,121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肯杜伊特

2013-03-06 16:29:03

西遊【記】


 看西遊, 說西遊,道西遊,品西遊。
    看西遊又有新舊多個版本的《西遊記》;戲說西遊的印象中就周星星的《大話西遊》;道西遊的又有諸如《悟空傳》等書;品西遊也有將西遊四人與管理等的聯想…………所有這些似乎都不關我什麼事兒。
     一來我沒有讀過貴為四大名著的《西遊記》;二本翻拍成電視劇時,也未曾從頭到尾的追過。至於更高層次的品味就更不可能與我有關了。
  關於西遊記印象最深的恐怕還是《大話系列》了,在戲謔中糅合進令人斷腸的愛情故事,每看一次都有一種不凡的感慨。這種感慨既說不清又道不明,就是輕輕的揪住你的心,說的誇張一點,猶如紫霞在至尊寶心中留下了一樣東西,這樣東西要得到一個時機才可以看的到,看的明白。
  依稀記得,每每要翻拍四大名著時,社會上都會掀起一股聲討之風。一個聲音認為,現下翻拍的東西與原著背離甚大,有違原著精神,會誤導我千萬觀眾; 一個聲音則認為,不能因循守舊,時代在變審美也在變,不能老守著窠臼,不思進取。君不見,我泱泱中華之四大名著被鄰國日本發展創新的如何火熱,甚至於把四大名著創新包裝後轉而進口到國內。國人對這些創新過的東西的熟悉程度甚至超過了對達原著的認知程度。這又是為什麼?
   因為對西遊不熟,本也沒資格說這些屁話,只是興緻所至也便亂說一通了。
   還是回到《大話西遊》,談談我的觀感。

   《大話》中對西遊取經四人組這個超級組合都做了顛覆性的創新升級。一改傳統西遊中悟空嫉惡如仇,本性純一,暴躁不安的孫猴子形象,塑造了一個敢想敢愛,又有點滑頭、溫情浪漫,情感豐富的至尊寶形象。至於唐三藏,在劇中絕對是奇葩式的存在,一曲《only you》,加上瘋言瘋語,加上百變造型,哪有傳統中的正經不解風情,那完全是市井之中閃著亮光的那個「風流才子」。豬八戒與沙僧,還是綠葉。
   記得老早之前網上流行一個調查,說是西遊四人中,最希望誰當終身伴侶。結果出人意料,竟然是豬八戒!
  如果不與傳統相連,單以《大話》中選擇,多少人會選擇豬呢。難道真的會「吐著吐著就習慣了,而選擇形體是豬,內心是青霞「的」豬八戒「嗎?
   其實,大話之中還在探討」情是何物「這一亘古命題,更進一步的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仙凡不戀——更進一步,探討人·妖·佛·仙之間,情是何物呢?
  有人說,西遊四人之中,屬孫悟空的佛性最高,高出其他人那麼一點點。具體沒看過西遊,倒是看過《佛本是道》這網路小說,印象中孫悟空與燃燈佛有過一段對話。從中可知悟空佛性甚高。 他的佛性體現在不因佛法而佛法,不因口說佛偈,不因行止苦行,他對佛法的感情與」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較為相似。說的更加明白點,就是一老和尚一小和尚背女子過河的故事一般。老和尚心中無女子,背過了就放下了; 小和尚心中拘泥律法,女子成了掛礙,成了執念。這些是題外話。
那情在悟空心裡是何物呢?
   我不知道,也無法揣測,總之在《大話》之中,情既是成佛前的經歷,又是成佛後的掛礙,是得也是失。
      劇中, 多情而又專一的至尊寶為了找回真愛,幾次時空穿梭,最後才確認五百年來自己所尋竟是那個已經在他心裡留下東西的人。可是知道了又怎麼樣。好多事情等真正明了也意味著離結束不遠甚至就已經結束了。
       記得武俠片《劍雨》中那觸人心弦的詞句:
       我願化身石橋,
  受五百年風吹,
  受五百年日曬,
  受五百年雨打,
  只願你從橋上走過 。
    五百年的輪迴,找到了,便是放下所有,於大庭廣眾之下,瀟灑而又堅定的走向對方,獻上一個遲來的深吻,便是嘗盡了,也算了這一段追悔及的愛戀,專心西去。
  
 至尊寶有愛了,這是《大話》給我們的印象;
豬八戒有愛了,這是傳統《西遊記》中本來就有的;
沙僧有愛嗎?不好意思,只有
 「1.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2.二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3.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
4.大師兄~!師傅和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四句經典台詞的沙師弟的情感世界,大家知之甚少。
     唐三藏是挺有愛的,但他的愛屬於被愛,也屬於大愛——男女之愛包含在大愛之中,故而他雖被愛次數最多,卻因向道之心堅定,誘惑緋聞也搞不火它。但是,在西去取經之前,唐三藏還有一段生活經歷,優秀的陳法師(當時還不叫唐三藏或唐僧),成為唐玄奘之前的這段前的經歷,正是《西遊降魔篇》的發端,也是《西遊降魔》與《大話》故事設定的創新突破之處,更確切的說是再闢蹊徑,另謀出路。
   《西遊降魔篇》是喜劇之王周委員再拾導筒並退居幕後,五年麿一劍的成果。
 
   在不親自參演角色開始,也許就註定不會有至尊寶(臭猴子)的故事了。如果再大話至尊寶的感情,那又如何超越那個既是謊言又是真情流露的感人肺腑的告白呢——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去珍惜,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個人說,我愛你,如果非要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
 鑒於喜劇之王的至尊寶形像已深人人心,難有更大的突破,想再次大話西遊,又讓愈發挑剔的觀眾會心一笑,並有所得?應該說較為理所當然又讓人心甘情願接受的角色還是從唐三藏入手吧。
那時悟空已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天蓬元帥還在天界之中愛著嫦娥姐姐,沙僧也還沒到流沙河當老大。天降大大任的金蟬子卻轉世為人,由小小孩童變成美樣少年,這樣,一段與至尊寶有之有一拼的悽美愛情沒來由的降臨了,是考驗,還是考驗呢?!
故事開始了!!

我們無法接受猶如空虛公子靠等專業人士一般無法認可一樣,一個拿著《兒歌三百首》憑什麼降妖除魔?他們不懂,平凡人不懂,但是有人懂了,一個是師父,一個是崇拜者愛慕者(段姑娘)。
    說 實在的,段姑娘的角色與《大話》中紫霞的角色一樣,同樣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同樣是一個為愛獻出自己生命的人,同樣的是一個犧牲自己最終成全心愛之人除卻男女情愛糾葛的人。
一個是聽到了「愛你一萬年」,一個是「一萬年太久,只要現在」。從虛無與浪慢走向了當下,這是周委員的感悟,也是現實的呼籲。
我不由的想到,如此浮躁的世界,浮躁的心靈是整天說愛你一萬年來得實在,還是我愛你現在更重要。
《大話》與《降摩篇》兩個各有答案,相信我們自己自己也有自己的答案。

整體的觀感而言,80後的我們興許習慣了長久以來港劇港片的風格,並接業已形成的風格來考量現今的影片風格。就這方面而言,對於《西遊降魔篇》,同代人大多認為,星爺口味變重,畫片恐怖不說,對白更是打了很多的擦邊球。

至於喜劇之王的招牌,是否依舊可以令人滿意而歸。說實在的整部影片下來笑點不多,與《大話》相比,沒有讓我有一看再看的慾望與衝動。這點我既沒有專業的影評人的挑剔,也沒有隨大流的附和。只是我一普通人的想法而已。

看電影久了,很容易看了開局就容易知道結尾,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投入到劇中,希望有點驚喜,有點感悟,有點收穫。這是我們觀影的入門需求,也是觀影的奢侈。
貪心的我們,總希望平常之中要有驚喜,更能奢侈一點。
《西遊降魔》是《大話》的續,也是《大話》的尾。
開始也是結束,結束也是開始。



後記 :一篇觀影感受,雜著點酒精,講講屁話。
好久不寫了,以此為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