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9,370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玉虛

2013-03-12 06:23:22

感召生命的是愛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感召生命的是愛
#由於個人沒有看過《悲慘世界》原著和同名音樂劇和之前電影的,本影評只對2012年湯姆•霍伯指導的《悲慘世界》進行個人心情分享,如有不足之處,請斧正#


        電影開場,從長鏡頭進入,悲壯音樂瞬間將那個階級矛盾極度激烈的狀態描繪出來了,「向下看」,呼喚的是在上層遊走的警長賈維,更是在上層當政者。讓他們看看下層人的悲慘生活。
        無可挑剔的剪輯與配樂!這部電影近乎完美的將音樂劇元素融入恢弘的電影,特別是開場的雨,冉阿讓假釋後的鏡頭,達到絕美的境界,彷彿鏡頭會說話,可以將人物的情緒表達出來。
        一直覺得,電影與書籍描繪的是眾生相,而音樂是一種情緒,不同音樂代表的不同的情緒。那麼,這部電影,可以利用音樂元素,用唱歌的方式去說話,充分彰顯了人物在當時當地的情緒,讓人產生,對的,這個時候就應該這麼唱,這麼說話的強烈認同感,沒有絲毫違和。這使得觀眾在看的時候,聞者為悲傷,因為劇情本就悲,生活本就苦,又透過鏡頭和音樂的二度渲染,使其更為濃重。如冉阿讓收到主教感化時,內心的糾結,從演員表情的眼神,肢體,到音樂,歌詞,到最後撕掉假釋證明,螢幕變黑,迅速轉到若干年後,無可挑剔!
        凡是過猶不及,有時候,一個人內心的猙獰,以靜默,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冉阿讓決定要不要成全馬利尤斯和柯賽特(或許這便是,每個父親的最痛心的事,心愛的女兒嫁人),又如賈維在追捕冉阿讓,幾次產生的信仰質疑,如果配以一個出自貧民區的他為何處理堅持「絕對法律」的童年回憶會更好,當然也可能是,作者一種留白藝術,讓我們去想像一個人為何會如此極端。
        欣賞一部電影最直觀影響最深的莫過於它的劇情,那麼讓我帶著你走進故事裡。

寬恕自己與寬恕他人,有種聖光撫照心靈的感覺
        貧苦的冉•阿讓為了挨餓的孩子去偷麵包,結果被判處19年的苦役,如影隨形的假釋條例,阿讓找不到工作,當他對將他扭曲的世界充滿憎恨的時候,遇見一位願意留他過夜的主教,或許是不願意相信世上真有這麼好的人,或許只是出於自保,阿讓偷走了銀器,卻被警察抓回。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他的,而且送了兩盞燈給他,這便是寬恕,是願意給次賦予他人信任,而燈,一如在黑夜的照亮人的方向,在阿讓黑暗的過去中照亮他的生活。
        當警官賈維起義兵被抓住的時候,阿讓給了警官再一次生存的機會,給了這位追捕他十幾年的人,兩度將自己生活逼向絕境的警官,只因為阿讓也明白警官只是一個極端的執法者,法律是他的信仰,捍衛法律規定下的一切是他一生的追求,而在這種追求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階級矛盾突出,犯罪層出不窮,難辨真善的混亂年代,警官慢慢忘記了法律的核心「懲惡揚善」,而不是簡單地遵照法律的內容,更不應該因為這個時代難辨善惡而乾脆簡單的執行法律。但作為一個將法律條文而不是法律所維護的「真善美」作為信仰的執法者,有些事情總難以看清。冉阿讓以自己寬恕的行為,一個昔日的小偷洗心革面的真誠逆轉,讓賈維質疑難道犯罪者真的可以擺脫?讓賈維懷疑自己所堅持的法律?讓他質疑自己的信仰…可惜賈維最後跳水自盡,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他也沒有寬恕自己,只因過去信仰的隕滅。
        然而因受到寬恕的冉阿讓又何嘗未能走出自己曾經是竊賊的禁錮,過去犯下的錯,倘若不從自己內心放下,或者他人給予寬恕,對犯過錯的人的影響何其深遠,冉阿讓雖然後半生一直在做助人之事,但是內心一直沒能放下他的過去,(從一直隱瞞柯賽特自己的事可以知道),這或許因為知道他過去的人還活著,在追捕他,而更多是因為對於過去經歷,他還是想隱瞞,而不是接受它給自己帶來的成長,在決定離開時,才願意講這件事告訴給女婿,在彌留之際,並留給柯賽特的遺言,才願意將自己的故事坦露。

愛情,一見傾心與單戀
        用一見鍾情來解釋馬利尤斯和柯賽特再合適不過,二人在第一次見面的情景,真是令人感覺愛情的美妙,那種「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感覺悠然而生,而電影,更是透過文字與表情的將他們一見傾心的愛情描繪入情入理,在亂世,能夠遇到這樣的感情,真是讓人寬慰,感慨人世的美好,甚至可以說,全局最美妙的,就是這份愛情,讓馬利尤斯面對起義失敗,知己失去的悲痛的時候,有一份支撐。如果說,亂世的我們,還能找到什麼支撐,我想一定是愛,相濡以沫的愛。
然而似乎每個愛情的故事,總會有個第三者,就像劇中艾潘妮愛上了不得到的馬利尤斯,她其實是個非常難得的女孩,在父母貪迷於金錢的家庭中長大,還保持赤誠的心,不用手段獲取所愛之人的心,比如願意給所愛之心找到他的真命天女,願意為所愛之人犧牲,她要的並不多,只要彌留之際,有所愛之人的陪伴。她並沒錯,她在亂世能夠辨別是非,堅持所愛,關於真誠,善良,在愛情面前勇敢,一切都有,令人欽佩,只是愛上了得不到的人。這樣的人令人惋惜,或許最後她為所在之人犧牲,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死亡是霸道的,讓她永遠活在了馬利尤斯的心中,而她自己也不會經受看著所愛之人與自己之外的人快樂幸福生活著這樣的痛苦。
   
革命與愛眾生
        看到下層人民生活的疾苦之中,一群學生,一起探討革命,希望用自己學識,去拯救世人,這是每一個男生生而就會有的英雄夢,也是作為一群學生最美妙的模樣。
        凡是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革命起義,即使是正義的,但時機不成熟,不能一呼而百應,那麼就將面臨無謂的犧牲,這讓我想起《讓子彈飛》裡面,「拿起槍,跟我走」,姜文內心那份糾結。
群眾不響應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面對著並不明朗的革命情況,人趨利避害的潛意識,還是傾向於保守,至少可以守住自己現有的,生活雖然難以忍受,但是未來太不確定,而且起義者還是個學生,如何能保證他們能夠給自己將來殷實的生活。
群眾這般的心理活動,起義者又怎會不知,但他們還是願意去嘗試,他們或許是理想主義者,或許天真,但是有時候,改變一些事情,真的需要一份這樣的天真與偏執,去堅信真正的真善美,去幫助下層,或許這群起義者更多來自社會上流,但是他們願意去看到下層的生活,願意去用自己所學,甚至生命去改變本來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人的生活,或許有人會說,他們渴望在亂世做個救世主揚名,但我更願意相信,一切只出於「善良」本身,出於愛眾生。
最後這群熱血少年的慷慨就義,讓人著實惋惜,可惜,導演並沒有給太多鏡頭去描述,路障被政府軍步步排除時,起義者求人們開門,那份希望抓住生存一線希望,而只獲得冰冷門的時候,內心那份失望甚至絕望。如果有,這份悲涼,更加會滲透到我們的心。
讓我欣慰的是,警官賈維回來時,將勳章掛在那位勇敢的孩子身上。是對孩子,對革命者那份精神的崇高認可。
一個追求正義者死去,並不一定僅僅是生命的失去,更可能活在了很多人心中,在人們的思想里生生不息的傳承。
        此刻的我們,面對當今中國還算和平的生活,我們真的要時刻銘記,這樣的生活來自先賢們的慷慨就義,要為了他們更加珍惜此刻的生活,更加愛惜「和平」,去嘗試提出建設性意見,直到被有效實行,而不是簡單埋怨。每個人都有著無窮的慾望,最美好的莫過於,有限度的滿足自己,只希望每個人找到自己所求之後,嘗試讓更多的人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實現一個較為穩定和諧的局面。
        這一部看到開頭就大致可以猜到過程的悲劇電影,但是因為演員的誠摯付出,音樂和鏡頭的恰到好處,讓我們真誠地,合理地明白,一些事情(革命,救贖,信仰)都是合理的。
        「只有真心愛一件事,才有可能將它做到極致。」我想這部電影從導演,演員,到配音師,攝影師,到所有幕後人員,除了薪酬之外,更多看重的會是,這樣部電影將會帶來的影響,更看重電影裡的情,更希望用這部電影去感召人性的善。
    依舊堅信,所有的悲劇,只是為了讓我更加珍惜此刻的生活,讓我們更加用心發現此刻生活的美好,讓我們更加努力讓相信的理想步步變為現實。
        #從影院出來,幾位影迷說道:「這才是電影」,是呀,這樣的才是電影,震懾心靈,讓我們更珍惜此刻的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