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

真爱至上/爱是您爱是我(台)/真的恋爱了(港)

7.6 / 537,784人    135分鐘

導演: 理查寇蒂斯
編劇: 理查寇蒂斯
演員: 比爾奈伊 休葛蘭 柯林佛斯 連恩尼遜 艾瑪湯普遜 羅溫艾金森 綺拉奈特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自己的西雅圖

2013-03-13 05:14:28

吹不散的英倫風


總是間歇性地沉迷於英國電影,無論古典還是現代,期待的總是那股濃濃的裝腔作勢,發自鼻腔的厚重倫敦音或是永遠齊整著三件套的男主角,表面上的中規中矩到極致無非是為了掩蓋兩種情況:不是內裡的平庸膽小便是骨子裡按捺不住的對瘋狂的嚮往,大部份戲劇故事也圍繞著這兩類人展開。英國電影自有其固定模式,基調也如天氣一樣是清冷的,隨季節變化套上各式外罩,時時折射出不同的色彩。


紅色
我腦海中英國電影的冬天是紅色的。相比其他自由浪漫的西方國家,聖誕節對於傳統的老牌英帝國來說,其團圓之意更能凸顯家庭觀念的重要性以及中產階級的處事價值,這也是每年無數英國巨星歡聚一堂奉上大量「賀歲片」的民眾基礎。把所有英倫元素摞在一起合成的《真愛至上》,連插曲都奇蹟般的化披頭士最難聽歌曲《All you need is love》為神奇,英倫味怎能不撲面而來。管你是老夫老妻面對家庭危機,內向男表白好友的妻子,甚至是英國首相愛上女傭追到貧民窟,自己身上天大的事都得讓步於平安夜,乖乖地把愛恨情仇暫時擱置,踏踏實實安穩坐定來看一場聖誕演出,別忘了頭頂還要裝上紅色的麋鹿角,就像《BJ單身日記》裡的雷妮•齊薇格,靠著它贏來了屬於傻大姐的春天。

無論是BBC古典版的《傲慢與偏見》還是這個現代版的《BJ單身日記》,不受人待見的出場轉瞬即逝的炮灰賓利先生就是表面完美紳士內裡平庸膽小型,而萬年白馬王子達西自然就是外表高傲冷漠骨子裡卻浪漫瘋狂的主。這種賀歲片雖然完爆好萊塢同類型電影無壓力,但終歸是足夠好看卻少了些營養,就像休•格蘭特,雖然我一不小心看過他幾乎全部電影,雖然他畢業於牛津大學英文系,但感覺總是少了些讓人回味無窮的魅力,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在英國,太有氣質太有底蘊太有文化的英國,是個演員就手持牛津文憑倒背莎翁名著如流能導能演能編劇能唱能跳能蹦級的英國,縱有萬千才華也太容易就被淹沒了。


棕黃
繞不過去的莎士比亞和簡•奧斯汀是英國影壇的兩件寶。如雷貫耳的悲劇暫且不提,單單是莎士比亞相對冷門的喜劇《馴悍記》在美國被拍無數次之後只能改編成高中校園搖滾版的《我恨你的十件事》。英國文化移植到美國之後果然不出意料的摒棄了一切莎翁精髓,成功地為好萊塢增加了又一部可有可無的青春喜劇,唯一讓人想起它的原因就是當年剛開始嶄露頭角的希斯•萊吉爾那充滿活力的笑容。

正統的改編還是得看英國本土電影,而其中「BBC出品,必屬精品」,這也是很多人最早接觸的英國電影:一望無際的莊園與古堡總是被肅穆的棕黃色籠罩,令人望而生畏,《高斯福德莊園》就是用這樣的色調籠罩住奢華貴族生活背後的糜爛與不堪,《英國病人》也是把一段驚天動地的悲劇愛情往事呈現在這種色彩的沙漠中,這都歸功於棕黃色帶來的高貴穩重和沉悶壓抑之感,就像是英國王室。李安執導的《理智與情感》,同樣是在螢幕灑上一層淡淡的棕黃色,把隱秘的激情克制在仁義禮教之內,畢業於劍橋的女主角艾瑪•湯普森同時又是編劇,這只是英國演員多才多藝的一個小小案例。最特別的是《鴿之翼》,雖然根據美國小說改編,卻拍成了原汁原味的英國古典電影,邪惡最終戰勝了正義,得到了預謀的一切,但丟失了的,是內心最原始的衝動,悵然若失。在陰謀面前,沒有人是勝利者。


白色
除了賀歲片,英國電影一旦要彰顯難得的輕鬆愉快就會使用清新的白色。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中女主角的白色套裝,她來自美國,幽默灑脫我行我素,僅僅在一次婚禮中和身為標準英倫紳士的男主角擦肩而過便結下不解之緣。電影中還穿插了一些對英國人拘謹生活的調侃,以及英國人對美國人開放觀念的不屑。不同於好萊塢誇張的肢體搞笑,英式冷幽默總是猝不及防出現,卻能讓你憋笑到內傷。

另一種充滿金屬質感的白色則總是瞬間帶你抽離現實,無所顧忌地顯示出衝動的狂躁,如《猜火車》,從頹廢青年萎靡不振的慘白麵色到被毒品控制後頭腦中閃現的白色幻境,都帶給人強烈的不真實感,不真實卻又害怕。不知道這是不是英國政府投資的禁毒教育宣傳片,它被列為我心目中「這輩子再也不會看第二遍的電影」第一名。難得英國能拍出這麼叛逆的電影,可能因為小說作者是蘇格蘭人,少了些矜持,取而代之的是對不融於主流社會的憤怒。


總體來說,英國電影就像是芥末,明知吃了不爽卻還是時不時地想嘗一嘗,不像美國爆米花電影那麼省心省力,但是能讓你經過味蕾的檢驗之後直衝鼻腔,帶來刺激的感官體驗,然後靜靜回味無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