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7,297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逆雪

2013-03-17 23:58:09

【東拉西扯的劇評&書評】悲慘世界是用來聽的。


就當記個流水帳吧




    自從在寒假就鬼使神差地看了悲慘世界電影版,對它的喜愛就一發不可收拾。本人生平最愛科幻與奇幻,兒時愛讀武俠,至於名著——西方的不過看了雙城記和簡愛,東方的也只限於沒有看全的四大本(一般是看到一半就放下了,唯一看完的只有紅樓夢),可以說是一個與名著並不投緣的人。
    在看之前,我唯一知道就是冉阿讓被主教用銀燭台感化(連沙威、芳汀和珂賽特都全不認識)。高中時,對這樣的情節我曾經不屑一顧,那時不懂什麼是救贖,亦不知人為何需懺悔。
    但也許正是這種陌生感,讓悲慘世界的出現如閃電般擊中了我。
    
    第一次看是在暴風上,打開電影,開頭的合唱嚇了我一跳,第一次聽全唱的對白讓人很不適應,好在沒有右鍵紅叉,而是好奇地聽了下去。
    沙威君出場時一副欺壓苦役犯的基層獄卒摸樣(據說警察是和諧詞),我以為不過是個用來襯托主角的配菜,並未把他放在心上(一如冉阿讓也沒料到這個人後來會極大地改變自己的人生),到後面才發現此君是重要人物,慚愧慚愧,直到沙威作為一級警探到市長面前報導我還半天沒有認出他來(天生面盲症)。
    開篇時,我覺得冉阿讓的感化很突兀,主教不過三言兩語,便讓他洗心革面痛不欲生,轉折之大有些生硬,但到『At the end of the day』時,我被合唱吸引住了(感謝野生翻譯組的翻譯,將窮人生活的悽慘無奈與壓抑中的憤恨通過台詞表達了出來,如果我第一次看的是電影院裡的翻譯,估計對悲慘世界的喜愛得降低好幾個檔次),而從芳汀被趕出工廠,我漸漸開始入戲。
    市長大人的『Who am I』這一段非常感人,追問自我的勇氣,自我犧牲的選擇,給人以震撼。芳汀的悲歌更是催人淚下,青春美夢的破滅,現實的殘酷無情,讓人悲嘆。
    然後是冉阿讓與沙威的對峙,兩個人用合唱的形式來表現對立爭執,效果很好,這一段也成為我最喜歡的唱段之一。電影版的當然遠不如十週年裡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此消彼長的爭鬥,互不退讓,針尖對上了麥芒。彷彿空氣都可以蹦出火花。
    不得不說的是『stars』,各位看官到此也應該知道,初看電影時,我的焦點就一直放在冉阿讓和沙威兩人身上啦,羅素克勞的沙威唱的『stars』——後來我看了豆瓣上的點評,被吐槽得厲害,可是無可辯駁的是,它讓我徹底迷上了悲慘世界,『stars』這首歌真是太好了(歌曲本身的魅力?),在沒有聽過音樂劇之前,克勞的唱功沒有比對標準,所以我也就沒有任何意見。可以說星空之下的獨白,讓沙威在我心中徹底洗白——從不知道『壞人』也可以有這樣的正直耿介的胸懷。沙威自殺讓我有些傷感,也不太明白為何他必須選擇這條道路,正是這點疑惑,促使我看了悲慘世界的原著——此皆後話,按下不表。
   僅次於沙威和冉阿讓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艾潘妮,可能因為自己也有過單相思的經歷,所以很有共鳴。看到她在『A heart fall of love』中的黯然神傷,和在『On my own』中的孤獨徘徊,誰能不生憐。在『One day more』中,當珂賽特與馬呂斯相和而歌,說著我為你而生,艾潘妮正獨自舔舐著傷口,悲嘆明天我依然獨自一人。
   有誰錯了嗎?沒有!
   正因如此,這份痛才如此無奈。
   你愛他,並不意味著他就虧欠你什麼。
   你付出,也不代表他必須回報。
   你錯了嗎?沒有。他錯了嗎?也沒有。
   愛是超越了對與錯的存在。
   總有人為這些沒有錯的愛而心碎,而傷神。
   他們能有什麼辦法呢?可能唯一的出路只有忘了他——在得不到回應的愛面前,很多人都退卻了,因為這是一場必敗的戰鬥,而艾潘妮選擇了孤身上陣,她的勇氣,真該值得讚賞。
   
   說到淚點,我身邊的人,有的是在芳汀逝世時落淚,有的是在伽弗洛什離去時哭了,而我的淚水給了馬呂斯的『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當時真是悲從中來不可抑制。當灰塵落滿空屋,當時間流轉人事更改,誰還記得此間灑落的熱血,誰還記得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並為之哀悼?孤魂一般的馬呂斯,當他唱起這首歌的時候,我的心也跟著碎了。正如當軍官說,巴黎的人們都在睡夢中,你們絕無希望,正如安灼拉說,我們被始終生活在恐懼中的人們拋棄了。時代的開荒人,你們步伐太快,而被身後的民眾所背棄。你們的生命,為何犧牲呢?你們的故事,有人銘記嗎?
   
   看完電影版,對沙威此人非常好奇,於是搜索相關資料,一查便查到了十週年和二十五週年,這下徹底掉進大坑了。PQ叔的沙威沒的說,沙威和冉阿讓在劇的所有對手戲我都百聽不厭。況且沙威從第一幕中的黑髮變為第二幕中的白髮,和自殺時一縷凌亂的髮絲這樣的細節正中我萌點,對沙威的好奇經由音樂劇的洗禮徹底變成了喜愛。
   聽完音樂劇再回去聽電影感受大為不同,很奇妙的是,之前聽來突兀的唱腔突然全都變得非常和諧,再聽主教大人的曲子讓我如同聽到了來自上天的召噢,呼喚我追隨主的道路,遵循良心的指導,聽從善的教誨。
   再聽『stars』,羅素克勞唱的實在溫柔,此時PQ叔的唱腔已然入耳,克勞君在我眼中也就純屬賣萌了……的確是個很呆萌的沙威呢。二十五週年那位黑人帥氣小伙(怎麼看都覺得年青啊,雖然也頭髮斑白了)也唱得很好,只是有些地方唱得過於激烈使人覺得缺乏一些調和。
   音樂劇聽的次數越多,喜歡的曲目就越多,愛得也越深沉。
   驚艷始於『stars』,而深情始於『bring him home』。激情一如『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ing』,低回一如『drink with me』。可以說沒有一首曲子不喜歡的。
   我沒有學過樂器,對樂理知識也是一無所知,在聽了大約三次音樂劇版之後,我才發現當中很多歌是用的相似的旋律,或者用『主題』來形容吧。這一發現讓我感到很有意思,又仔細聽了幾次,發現——當然對於音樂劇迷來說是常識啦——芳汀之死的『Come to me』的主題在冉阿讓逝世時出現,暗示著芳汀閃光的生命與冉阿讓的後半生有著深深的糾葛(一直覺得他們是一對,況且芳汀還奪走了冉阿讓的初吻=。=!)。『A heart fell of love』的三人合唱,在艾潘妮,珂賽特,馬呂斯中上演一次,而在冉阿讓,珂賽特,馬呂斯中又出現一次。
  『work song』和『look down』也是同樣的主題,非常有力度,很震撼,那是被壓抑和被奴隸者的壓抑的怒吼。work song可是說一開始就讓音樂劇引住了耳朵。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細數了,和我一樣不知道樂理的孩子可以細細聽聽,自己發現是很有樂趣的。這樣的旋律復用讓整個音樂劇融合一體,交相輝映,結構上非常美。
   當然——我詳細說的對象還是『那一對』了,冉阿讓和沙威,『What Have I Done』和『Javert『s Suicide』是同一主題,我很驚訝自己之前聽了這麼久都沒發現。這一主題表現了內心急劇的變化和掙扎,具體就是冉阿讓的自我懺悔和沙威的自我懷疑,這種對比非常有趣,可以說認同了冉阿讓和沙威一正一反兩相對稱的關係,暗示他們的人生同樣是相互呼應的,他們是真正的『對手』。
   這種對比給人一種形式上的美感,一種雙螺旋上升的對稱美。
   冉阿讓在掙扎之後決定改過新生,而沙威在痛苦之中決定捐棄此生。
   一個尋獲了生命的救贖,走向了光明,一個失卻了信仰的堅定,在黑暗中沉寂。
   同樣的主題,相似的痛苦,不同的結局。
   沙威是否得到了救贖呢?
   為了找到答案,我轉向了原著。
   
   我在圖書館找到了三種譯本,序言裡大多只提及冉阿讓而對沙威不置一詞。
   要嘛認為他是箇舊社會當權勢力的代表,註定失敗。
   也看到評價將沙威看做「奴性」入骨的人。
   原著中沙威自認為是法律的奴隸(受法律的驅使),而冉阿讓是法律的俘虜(被法律所懲罰)。沙威所忠誠的,不是某個人,不是榮華富貴,而是法律的權威,是法律所代表的那個階層的正義性,他對此深信不疑,乃至於將自己變為木石心腸,一心要做一個代表法律、執行法律、在法律面前沒有過錯無可挑剔的人。
   這樣的忠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敬的(雖然是『黑暗的』),和一般所謂的「奴性」不可並論。
   通過閱讀原著,我發現音樂劇對沙威的演繹其實充滿了對沙威人生的同情和理解。原著裡的沙威兇狠執著,鐵面無情,估計讀完沒有幾個人會喜歡吧。但雨果沒有因為沙威犯過的錯誤和他冷酷的作為而刻意醜化抹黑這個冉阿讓一生的勁敵。沙威所秉持的信仰,雖然是「黑暗的正直」,但也同樣高貴——真正卑鄙無恥的人,是沒有資格做冉阿讓對手的,唯有在道德上,在精神上和冉阿讓能夠一較高下的人才足以作為那片籠罩著冉阿讓的黑暗陰影。
    如若沙威活了下來,原諒我借用一句話:
    人間就是冉阿讓留給他的地獄。
    沙威可以一直無動於衷,因為他相信自己是對的。無情地傷害芳婷,對冉阿讓窮追不捨到了近乎迫害的地步,在他看來都是執行法律,違背法律的人必須被懲罰。
    他不會因為犯人家裡有嗷嗷待哺的嬰孩而留情,他對窮苦的人有一種天然的歧視,認為他們特別容易成為社會的危害,而對法律所維護的那些既得利益者,他認為他們是社會秩序的維持者和代表人物,是社會上值得尊敬的人。他的判斷如此粗魯而果決,對與錯,好與壞,對他而言早就在法律中寫好了,不需要懷疑和思考。
    那麼,這個單純的堅信如果動搖了,消失了呢?
    很難想像,因為我們大多都是沒有信仰的人,沒有什麼是值得一生堅守的。
    沙威並不是個卑鄙的人,相反,他非常忠義,誠實,耿介。
    被良心觸動的他——按照書上的說法,感覺自己「被廢」了。他失去了自己的正義性,失去了一直以來的堅定不移的信仰,過去的所作所為不再問心無愧,相反卻顯得無比渺小和冷酷。這是巨大的痛苦,強烈到他無法面對從此以後的人生,無法再活下去——活著成為另一個人,一個聽從良心,同情罪犯,寬恕他人罪行的人。
    這樣一個人,連自己的一點過錯都不可以原諒,乃至於堅持自我懲罰的人,有一天,他突然懂得了他人過錯並非無可原諒,哪怕是苦役犯也會有聖人般的行為,那麼當他回頭審視自己一生對他人殘酷的要求和無情的審判,他還能無動於衷嗎?一個正直的人對於自己犯下的如此不公正的錯誤可以容忍嗎?那麼沙威的痛苦也就可以理解了。
    有人這樣總結,悲慘世界裡提到當今世界的三大問題:貧窮使男人落魄(冉阿讓),飢餓讓女人墮落(芳汀),黑暗使兒童羸弱。那麼沙威便屬於第三種,苦役犯的兒子,出生在監獄裡,沒有比這更黑暗的童年了。
    就是這樣的出身,正是對自己出身的憎恨,讓他決心選擇成為社會的守衛者,信仰法律的權威。
    沙威的銀燭台來的太晚了!
    這個自己活得悲慘,也給他人帶來悲慘命運的人無法選擇改變。
    人間已成地獄,而他選擇為自己的信仰殉葬。
    這是為他人犧牲嗎?(選擇放過冉阿讓而自己自殺?)
    那樣的話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救贖吧。(讓javert自己選,他也會選擇地獄吧,這樣的人不會容忍自己帶著過錯上天堂的)
    原著是很值得一看的,雖說雨果是個話癆……
我也曾設想沙威若沒有死——類似同人小說看多了(參見斯內普的各色同人)——那麼他今後的生活會如何,讓他能領會冉阿讓所領會的嗎?原文中雨果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沙威的思想已經無法修正,除非全部推倒了在廢墟上重新修過。若沙威活下來,那麼人間就是他的地獄,他必得在痛苦中重生或毀滅,別無他途。(有人敢寫這個同人嗎?手抖)

    在看過偷跑版,聽過音樂劇,翻過原著後,我走進了電影院。
雖然已經看過很多遍電影,但是,這部電影在筆記本上看和在電影院裡看的感覺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無論是音效還是畫面,電影院裡給人的震撼不是坐在小小的螢幕面前能感受到的。總的來說,除去坑爹的字幕,為了悲慘世界去一次電影院還是很值得的。字幕已經有很多人吐槽過了,完全是拖後腿,『毛毛雨』什麼的導致笑場真的讓人不爽……在學校的盜版電影院裡也看過一次,這部電影在學校里上映了一週,我去的那場裡,現場70%是妹子,翻譯里還出現了『不思量,自難忘』什麼的,頓時樂倒一片人,不過盜版電影的字幕總體還是不錯的。
電影裡的安灼拉存在感還是太低了,而且看著有點二,但同行的妹子很喜歡這樣的少年英雄。(相比之下我的愛好比較扭曲啊)
還有宗教,在電影中,潤物細無聲。
沙威唱stars之前都是剛做過禱告。
在電影結局,主教引領冉阿讓走向彼端,彼端的街壘上那些逝者高歌著未來。(中間沒有沙威……此君果然是下地獄了嗎。)
    我不相信死後的世界,也從無信仰,但這個結局我很喜歡。
    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

    在時光網上看到有評價說悲慘世界形式華麗令人印象深刻而內容稍顯蒼白,關於這一點我有話要說。
    電影由音樂劇改編,音樂劇又是原著的高度抽象,表現必然比原著更誇張更精簡。與其說是悲慘世界內容稍顯蒼白,不如說是評論人沒有相關的知識基礎,個人看法,我在看第一次的也頗有同感,尤其是冉阿讓的轉變讓人覺得太快,講說道理什麼的自然也有人不喜,但結合音樂劇和原著,一切都可以理解了。建議評論人不要只站在電影的角度看悲慘世界,it's more than that。(個人看法,不喜勿噴,可探討)

    聽人說過,東方文化強調『看』,而西方文化強調『聽』。
    我們常說看雲捲雲舒花開花落,愛強調眼見為實而聽為虛,而佛陀叫人要『看破紅塵』。
    西方將天職與使命稱為call,一如歌詞『there is some higher call』
悲慘世界如是。
請君側耳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