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

十月的天空/飞一般梦想/火箭男孩

7.8 / 98,552人    108分鐘

導演: 喬強斯頓
編劇: Homer H. Hickam Jr. Lewis Colick
演員: 傑克葛倫霍 克里斯庫柏 蘿拉鄧 克里斯歐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ean

2013-03-18 05:48:59

追求夢想VS改變命運




看完片子才在豆瓣上看到這張海報,設計中頗有深意。地表以下的黑色地層佔據了海報四分之三的面積,剩下的四分之一面積中,幾個年輕人的剪影矗立在落日的餘暉中,要想突破這侷促的空間,似乎只有向上,衝破頭頂的天空。這樣一個畫面完美地契合了影片的兩大元素:煤礦與火箭,也恰好對應著這個故事所表達的含義:追求夢想,改變命運。

作為一部勵志片,其實本片在情節、表演和深度上都並無特別之處,算是中規中矩。年輕人心懷夢想,百折不撓,最後終於成功。但是把這個故事放在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下,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

背景:煤炭基地的衰落與掙扎。故事發生地美國西維吉尼亞洲曾是美國最重要的煤礦基地,但是隨著新經濟的崛起,這裡的傳統產業從二戰後迅速衰落,同時沒有新的產業發展起來,使得這個地區的經濟不斷下滑,雖然是緊鄰華盛頓、紐約,但西弗州已經成為美國最落後的一個州。據去過的朋友說,那裡處處是衰敗的景像,年輕人都想法出去了。除了幾所大學還不錯,其它已經沒有能吸引年輕人的地方了。在電影裡,以父親約翰為代表的老一輩人明明知道大勢已去,但還在苦苦支撐煤礦,這種堅持,既是源於對於祖輩傳承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同時也是面對新經濟的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但是對於他們的下一代,他們都希望能夠走出去,而走出去的唯一辦法似乎就是好好打球,然後被大學選中,提供獎學金。而這樣的機會只屬於少數幸運兒,大多數年輕人只能跟著父輩的足跡去挖煤。初此似乎沒有其它出路。這樣的困局似曾相識,曾經,對於中國廣大農村孩子來說,也都有過類似的處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男主角靠著火箭夢走出了煤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激勵了身邊眾多的年輕人。不過,他是為了改變命運才對夢想契而不捨,還是在實現夢想的同時順帶著改變了命運?似乎是後者的成份更多一些。一開始其實他對於自己和周圍夥伴的前途命運並無表現出過多擔憂,火箭夢完全是由蘇聯衛星上天而激發出來的。他的想法很簡單,並無功利目的。一切的孜孜以求,只是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所以,他的成功故事也就更有一層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這比為了改變命運而追求夢想似乎處在更高的境界。真正讓人感動,讓人讚嘆之處,不是他靠著火箭實驗進入了大學,而是他在追逐夢想過程中所積累、鞏固下來的堅韌、執著精神。靠著這種精神,以後就算繼續留在礦區,他也會有一個成功的人生。他的精神也對周圍的年輕人做出了示範。小鎮居民為他的成功而歡呼慶祝,也許他們在歡呼的同時,也對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有了新的感悟。同樣,我們作為觀眾,看完影片後也必然對自己的人生有了重新的思考,這就是勵志片的終極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