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閃亮的馬鞍--Blazing Saddles

灼热的马鞍/神枪小子/闪亮的马鞍

7.7 / 152,638人    93分鐘

導演: 梅爾布魯克斯
演員: 金懷德 夏威柯曼 卡萊文里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3-03-18 23:58:35

你在跟我說話?! You Talk To Me?!


你在跟我說話?!
You Talk To Me?!

    「砰」一聲槍響,觀眾們尖叫著團起身子、鑽到椅子下面。但是……接下來什麼也沒發生,大家站起身、恍然意識到,是螢幕上匪徒面對鏡頭直直開槍的畫面迷惑了自己。
    這是1903年,觀眾觀看埃德溫•鮑特的著名電影《火車大劫案》結尾時發生的一幕。或許,當年鮑特如此設計單純只是為了增加視覺上的刺激,他並沒有意識到這個鏡頭所具有的革命意義——電影不再是封閉的體系,越過螢幕,影片中的人物和觀眾真正開始了「對話」。

不存在的鏡頭

    絕不可以看鏡頭,這通常是表演課上老師告訴你的第一句話。為什麼?因為觀眾會發覺你在表演、會意識到攝影機的存在。
    在好萊塢的黃金年代裡這絕對是個禁忌,要知道:「看電影」意味著放棄自我、自覺沉溺於夢境——這正是「造夢工廠」好萊塢所期待的。所以,他們不能允許任何一絲一毫的破綻來戳穿「夢」的謊言。於是,嚴密的「三一律」成了當時電影必須法則:封閉的敘事、清晰的時間邏輯、全知的視角。他們還發明了不可逾越的軸線規則,用最大努力讓觀眾不會對電影中的現實所疑惑。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條:絕不能望向鏡頭,決不能對著鏡頭講話。
    反之怎樣?就好像被偷窺對象發現了的窺淫者,觀眾會羞愧;會意識到自己的第三者的尷尬處境;螢幕上的人物甚至可能會對觀眾形成一種居高臨下的壓迫感;或者把你變成陰謀的同盟者。於是,愉悅感消失了、夢境破碎了。

戲耍觀眾

    巴特鎮長用一則「雙簧表演」騙過了所有人全身而退,他洋洋自得的說道:「哦,寶貝,你真是個天才,」然後,他直直地望向鏡頭,「但他們都是蠢蛋。」
——《灼熱的馬鞍》

    對喜劇來說,觀眾的反應比什麼都重要,所以,表演者需要一個隱藏在鏡頭之後的想像觀眾(當然,偶爾小小的戲弄他們一下也沒什麼不可)。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打破「第四面牆」的大膽實踐最早竟是發生在如此不嚴肅的領域。
    這種「對話」場景起初發生在30年代馬克斯兄弟的喜劇中,隨後,被更具顛覆性的梅爾•布魯克斯發揚光大。不過,真正將「對話」定義為後現代電影特徵的,還要屬伍迪•艾倫的《安妮•霍爾》和約翰•休斯的《春天不是讀書天》。電影裡,伍迪•艾倫時不時地就會跳出故事,面對鏡頭絮絮叨叨講述他的人生哲學,從童年陰影、中年危機再到費里尼的電影缺少一種內聚力;逃學的壞孩子更是兜售著「人生匆匆,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學校里」的真知灼見——表演者好像知道觀眾一定會欣賞自己的幽默感。

    經歷了後現代的洗禮,面對鏡頭、絮絮叨叨說話,已然成了調侃戲謔觀眾和電影本體的「常規」手段。
    《辛普森一家》,荷馬•辛普森指著觀眾說:去電影院看這個片的人都是大傻瓜,尤其是你!
   《巨蟒和聖盃》,演員甚至跳出劇情面對觀眾說:「你覺得這場戲會被刪掉麼,我們好擔心寫這場戲的男孩啊,不過,現在我們很高興,這場戲比前面的那場好多了,起碼我這麼認為……」
   《傑伊和沉默鮑勃的回擊》,本•阿弗萊克盯著觀眾反問,「誰會花錢來看這麼個電影?!」

證人,或者罪惡的同盟者

   「觀眾和演員之間的秘密協議被打破,」當埃爾比耶•安德森「固定的注視著攝影機,她喜悅的眼睛幪上了驚慌,把觀眾視為見證人,輕視地看著她選擇的與白晝相反的地獄,這個鏡頭是電影史上最悲哀的鏡頭。」
——戈達爾關於《莫妮卡》的影評

   這或許是電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一次凝視。英格瑪•伯格曼在《莫妮卡》拍攝即將結束時,突然決定插入這樣一個鏡頭:莫妮卡坐在咖啡廳中,一個男人慇勤的為她點上一枝煙,用手輕輕的撫摸她的下巴,而她慢慢轉過頭來,憂傷的望進鏡頭中……這是個大膽且過於突兀的鏡頭,有悖於電影的基調甚至必然會帶來觀者的騷動。但伯格曼卻固執的這樣做了,通過「凝視」,他把人物——也包括自己(身為人夫卻和女主角熱戀)——的道德和情感的困境拋向了觀眾。
   於是,我們不能再心安理得的躲在鏡頭後面,我們被迫分享著主人公經歷與情緒,一種更私密的聯繫必然形成了。所以,尚格雲頓在《J.C.V.D.》中那長達幾分鐘的獨白才如此打動人心;所以,我們對赫爾佐格名作《阿基爾,上帝的憤怒》中,那折磨人的瘋狂才會有痛徹心扉的觸感……當然,這種聯繫也可能讓我們變成罪惡的同謀者,麥可•哈內克的《趣味遊戲》中,觀眾幾乎當成了行兇的拍檔,那衝出鏡頭的目光包含著炫耀、得意以及面對同類時才有的放鬆與調皮!

   有趣的是,在如今顛覆已經成為常態之時,《辦公室》一類偽紀錄片形式的電影、劇集異軍突起,演員在表演時故意偷瞄鏡頭,接受採訪一般面對鏡頭講話——打破虛假的手法卻用以製造另一種新的虛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