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鬼魅--A Tale Of Two Sisters

蔷花,红莲/鬼魅/姊魅情深

7.1 / 68,531人    Korea:115分鐘

導演: 金知雲
編劇: 金知雲
演員: 林秀晶 文瑾瑩 廉晶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獨孤瞾

2013-03-20 00:22:54

《薔薇紅蓮》——幻覺背後的精神分析和細節解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也算看過一些所謂高智商電影的,負責人的說,這算是比較費腦的一部。不過說心裡話,比起《記憶碎片》那種純炫技的智力遊戲式的電影,這部《薔薇紅蓮》的確是要故事有故事,要思想有思想。實在有必要寫點兒什麼。

我覺得,本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細節的把握還有對心理學的熟練運用,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架起一個比較嚴謹的故事。所以,我想嘗試著從這兩點入手進行分析,不過筆者還年輕,知識和資歷都有限,此篇更是本人的處女作,有疏漏之處還望包涵,務必口下留情,呵呵。

我看的是中文字幕版,就暫且用音譯的名字好了,網上提供的英文名字實在麻煩。完美主義者一定見諒。

其實,這部電影的敘事有點像《穆赫蘭道》,不過個人覺得和這部神作比起來,此片還是錢那麼一點兒。(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故事本身非常簡單,只是編劇有意將故事細節模組化,然後以看似無章可循的框架重新組裝,再通過影片最後的情節給觀眾最關鍵的碎片,從而完成整個拼圖。如此看來,我認為結尾處兩個繼母遭遇之時秀薇的回憶,和父親的那句「秀蓮早就死了」就應該是那關鍵碎片。從這兩個碎片中,我得到了兩條結論:一,妹妹秀蓮應該是個幻覺,換句話說,除了秀薇,誰都不能看見他。但是,如果她是鬼呢?這就複雜了,我後面會慢慢解釋。二,和秀薇最後回憶相關的情節應該是幻覺。這個大家都明白,就不解釋了。此外,編劇還給我們留下了兩把開啟真相的鑰匙:

第一、父親。整個故事中,他是唯一一個貫穿始終的正常人,也就是說,他的一舉一動都是關幻覺背後的真相。

第二、在這裡不得不向另一部偉大的費腦電影致敬——《全面啟動》,他教會了我們一條偉大的真理,凡是明顯反常的東西,就很有可能是大腦開的玩笑。

書歸正傳

我認為本片最大的謎團有三:繼母到底是真是假;秀薇的病是怎麼回事;到底有沒有鬼。我將嘗試做出自己的分析。

先來看看故事的核心——秀薇。以我有限的心理學常識來看,覺得她並不只是單純的精神分裂,而更像是人格分裂加精神分裂。那麼為什麼她是人格分離呢?所謂人格分裂是指一個人同時分裂出幾種人格並且相互不受影響,秀薇的情況很符合這些癥狀。我後面會一一加以證明。於此同時,以這條推論為開端,我即將揭開第一個困擾我的謎團:前半段電影的繼母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至於精神分裂,跡象太明顯了,不多說。

首先,說說我的思路:秀薇的幻覺和繼母的真假應該是等價的,也就是說,只要能證明繼母只是幻覺,也就證明了她實際上在影片的前半段並真實不存在。

由此推論,如果她是真實的,那她應該和父親一樣是正常人,也就不應該看到妹妹秀蓮。在影片的一開始,就有繼母歡迎秀薇回家的場面,哪裡她清晰的說出了你們倆這個代詞,很明顯她是看的見妹妹秀蓮的。還有後面多次和秀蓮的對峙都可以很明顯的證明他確實看的見妹妹。可這裡有兩個疑點:一,如果小女孩不是秀薇的幻覺而是鬼呢?二,如果繼母本身也不正常呢?

如果我們再假設繼母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她也有精神分裂呢,一切似乎也說的通:他能看見小女孩是因為幻覺,之所以有報復小女孩的行為是因為害死秀蓮母女倆的內疚和在繼母這個角色中所受的委屈的總爆發。甚至再退一步,就算他是正常人,難道不能在秀蓮陰魂的折磨下變成瘋子嗎?(暈,這個假設似乎更詭異)影片中有明顯的證據都可以證明這兩種假設。首先,藥。一家人吃飯的橋段,父親把藥給了繼母。客人走後的橋段,父親在房中又把要給了繼母。期間父親並沒有明顯表示這要是給秀薇的,這是不是在暗示繼母也有和秀薇相同的幻覺呢?更有趣的是,第二個橋段明顯發生在繼母的房間。從他房間的裝飾就可以看出。我清楚的記得父親在給藥片之前對著繼母說了句:回房去吧。如果此時的人是秀薇,他為什麼不回自己房間呢?這裡說個題外話:繼母,父親,秀薇,秀蓮這三個人是有明顯的細節上的區別的:首先是他們的床。在影片中間位置又對三個人臥室的特寫,父親的標誌是有護板的單人床,繼母的標誌是藍色牆紙,紅色衣櫃和紅色被子,而且他們倆的房間是在樓下的。秀薇的標誌是藍色的枕頭和藍色的被子,秀蓮的是綠色被子和那個瘮人的衣櫃,同時他們倆的房間在樓上。其次,父親最後打電話說他一個人已經應付不了局面了,於是要接一個人回來幫他。從後面的情節可以知道那個人就是繼母。可問題是,她是什麼時候走的呢?還是說房子裡壓根就只有父親和秀薇兩個活人?實際上,影片中並沒有明顯的交代繼母的離開,當然,僅憑一句「我去接你」也沒法證明繼母一直不在。

這就是我遇到的第一個謎團,其實只要解開它,也就間接證明了繼母不單純是一個幻想,而是由秀薇表現出的第二人格。

在影片中主要有六場情節是秀薇和繼母共同參與的:餐桌對峙一,深夜對峙,下午茶對峙,餐桌對峙二,虐待秀蓮,生死搏鬥,一一解開它們我就需要用到關鍵碎片一:秀薇的回憶。其實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這段回憶是有時間順序的,他是從生死搏鬥往前推一直到開頭秀薇初到房子的情節,正好和著六大情節相對應。我先從最簡單的開始。

情節六:生死搏鬥。這個顯然是幻覺,證據太多了而且大多很明顯,我就說說最不明顯的那一個吧,大家注意到秀薇的手沒有,整個搏鬥的情節中秀薇除了頭其實是沒受傷的,而手受傷的其實是繼母,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繼母傷的是右手,而秀薇傷的也是右手,合理的解釋就是,此時秀薇既是繼母又是他自己,他們徹底決裂成兩個人對峙,但其實他們本質上又是一體的。所以秀薇是自己紮了自己。不過這裡有個鏡頭可能穿幫了,那就是秀薇扎繼母的手也是右手,他怎麼可能用自己的右手扎自己的右手呢?呵呵,這有點兒較真兒了。

情節二:深夜對峙。擦口紅在床上等父親的其實是秀薇;「我們還是的例假竟然是同一天」。這都說明了深夜對峙中的繼母可能是假的,因為對峙的發生地是繼母的臥室,而擦口紅的地方恰巧也是這裡,也就是說秀薇在哪裡睡下就在哪裡起來。此外,根據後面的劇情父親最後離開了繼母回到自己房間裡休息並且一直在睡覺,中間有秀薇幫他掖被角的情節可以證明。也就是說此時醒著的人只有秀薇。此時秀薇完成了三次的人格轉換。第一次是繼母,他首先被腳步聲喚醒,我在這有一個詭異的發現:秀薇是一頭直髮,而繼母是一頭捲髮,第一個醒來的繼母是一頭捲髮,可大家不覺的他長的太像秀薇了嗎?還好後面有證據證明這是繼母的人格,那就是他的腳。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繼母的腳趾甲是塗過的,而秀薇和秀蓮的沒有。第二次是妹妹秀蓮。在那段詭異的掀被子劇情中,如果我們假設秀蓮只是幻覺,那麼唯一能感受這一切的就只有秀薇了。最後一次是秀薇自己,這個很好理解,不解釋。至於例假,你問問能正好同一天的人又湊到一個屋子裡過日子的機率有多大就行了。

情節一:餐桌對峙一。記得秀薇吃藥的回憶嗎?這裡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牆上的畫。在前面的劇情中秀薇坐在繼母對面,身後的牆上是沒有畫的,而回憶中牆上有畫。二是水壺,他是用藤套罩上的,也是只有繼母面前有,回憶中卻到了秀薇面前。這些說明吃藥的人其實是秀薇。而此時,他扮演的是繼母的人格。為什麼呢?此時餐桌上的確有人在以繼母的口吻在講話,因為父親回應了,一個正常人是沒有幻聽的。顯然也不可能是妹妹秀蓮,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此時說話的是秀薇,但是秀薇以為自己是繼母,典型的人格分裂。那這一切不能是幻覺嗎?我覺得不能,因為一個鑰匙在場——父親。記得後面有個前段父親告訴秀薇秀蓮死了嗎?如果一切都是幻覺,那父親也是秀薇幻覺的一部份,那他怎麼可能以自己的立場說出上面的話呢?他難道不應該和秀薇一樣看的見秀蓮嗎?同理可證餐桌對峙一。

情節五:虐待秀蓮。這是最乾淨的一次人格轉換,此時秀蓮只扮演繼母,證據是那隻被他壓死的小鳥。有後面回憶可知,鳥事秀薇弄死的,所以床上的鳥也是秀薇放得。不可能是被人嗎?不可能。看後面的橋段,父親在地裡埋下了死鳥,然後抬頭看樓上的窗戶,只有一個影子,對吧?如果這些不是幻覺,那至少有兩個影子,因為虐待時秀蓮曾被逼到過牆角窗旁,可你看到他的影子了嗎?不能是虐帶結束時的景像嗎?那虐待時那麼大的聲音,父親聽不見?他可就在樓下啊。這裡也有證據。影片最後,衣櫃倒下時父親是聽見了的,而衣櫃倒下的地方從房間的壁紙看應該是同一個地點——秀蓮的臥室。而當時,父親站的地方和當夜埋鳥的地方離得並不遠。所以他一定聽得見秀蓮連續砸衣櫃的聲音和繼母的尖叫聲。如果繼母是真身的話。

情節三和四可以合起來說,因為離得很近。下午茶對峙中,首先注意時間是傍晚,窗外的陽光可以看出來。這裡秀薇沒有充當人格,和她對峙的繼母應該是幻覺。證據就是,聽見打碎茶壺的聲音父親立刻從廁所出來,可原來坐在桌邊倒茶的繼母不見了,只剩下秀薇在一邊哭泣。沒有時間差的問題嗎?沒有。因為父親親眼看見秀薇離開桌子向廚房門邊走,由此推斷應該是緊接著打碎茶壺的動作。試問,幾秒鐘的間隔,繼母何以消失的無影無蹤呢?後來電話響了,根據後面的劇情應該是舅舅一家打來的(之所以說是舅舅,前面餐桌對峙一里有細節)。這裡也比較乾淨,秀薇扮演的只是繼母,證據有二。在繼母講笑話時明確的說曾說過:「我們的母親看見以後笑的直不起腰來」。(大體意思是,記不清原句了)不覺的有什麼地方不對嗎?從後面的劇情看,這應該是繼母在講舅舅小時候的事。誰會知道這些呢?生母。我想這也許就是為什么舅媽最後嚇癲了的原因吧,呵呵呵。這不重要。第二個證據很詭異,當我想明白是自己都下了一跳。還記得前面秀薇和繼母的對話嗎?「我是不會和那個男人吃飯的」「那個男人是你舅舅」。發現不對勁了嗎?是的,秀薇真的說到做到了。

第一大謎團揭秘完成。我們已經知道了秀薇,秀蓮,繼母之間的複雜關係。

下面是第二個謎團:秀薇的病是怎麼回事。

秀薇是整個事件中唯一知道真相的人,那就是繼母才是間接殺死母親和妹妹的同謀,為什麼是同謀呢?那主謀是誰呢?呵呵,稍後告訴你。言歸正傳。實際上,真正繼母的內心世界也通過人格分裂這個設定被巧妙的表現了出來,同時又使影片的詭異和費腦程度大大提高,之所謂一石二鳥誒。

其實,我一直覺得繼母不是一個純壞人,他和影片中所有人,除了母親和秀蓮外(因為實在沒有相關情節證明),都只不過是個常常需要人性善惡掙扎也常常會因此而犯錯的普通人。通過秀薇之口,我們最容易發現繼母的一種情緒就是怨憤:為了自己心愛的男人不得不百般討好他的女兒,即使受盡委屈也無處抱怨,可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就有錯嗎?(建議看看《花樣年華》)在這種情緒之下人自然會被扭曲。另外,讓我相信這點的還有一點就是,在看到秀蓮被壓在衣櫃下後,繼母還是想過要救他的,這就是為什麼她被嚇跑之後會試圖折返回去救人的原因,只不過半路殺出個秀薇,一通奚落之後,繼母的陰暗人性徹底爆發,才見死不救,並說出了那句:「你該為這一刻而後悔」。到此,我們的主謀即將閃亮登場,她就是————秀薇。此為第一個病因:悔恨。

實際上如果仔細分析意外發生時的一刻,所有的人想到的其實都是這聲音到底是哪來的,很單純。第一個產生不好想法的應該是繼母。從後面的情節看如果秀蓮母女倆就這麼死了,她既少了情敵,又沒了一個對頭,實在划算的很。不過,當他在走廊停留的一剎那,表情的轉變和他最後試圖折返的舉動都說明,她實際上已經打消了這種罪惡的念頭,直到秀薇出現,他就像潘多拉一樣打開了盒子。綜上所述,秀薇才是殺死妹妹的真兇。此為第二個病因,恐懼,極深的恐懼。

我想,把秀薇說成使潘多拉應該是挺合適的,他更像是一個符號,代表著人類脆弱無比的原則。在滿足本我與滿足超我的漫長鬥爭中,恐怕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堅守的住。影片最能說明這一點的就是最後秀薇那朝窗口的一眺,似乎正是妹妹的呼救讓她止住腳步,可繼母的身影,或者說是秀薇心中對父親和繼母的仇恨使她的內心再一次被蒙蔽,從此斷送了本可以更好一點兒的結局。可是,如果細細品味,一切的恨難道不都是因為愛嗎?因為妹妹和生母,因為心愛的男人,秀薇和繼母相互糾纏,最終合併成一個扭曲的存在。或許是因為愛得還不夠深沉和博大吧……我想起了一句話:我們妥協,只是不想失去更多。這是最後的病因,仇恨。

我們的病人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向深淵不能自拔了嗎?一切就要以這樣的悲劇結束了嗎?

先看看結尾,父親親手將藥片放到了秀薇的手上,看到這一切的秀薇絕望的吃下了它。事實上,這裡的藥片就是疾病的象徵,只要吃下它,就是證明了疾病的存在。還記得前面一家人吃飯的情節嗎?那時面對藥片的不是秀薇而是繼母,也就是說,就算是承認自己有病,那也只是秀薇想像的人格而非秀薇自己,更何況,影片始終沒有告訴觀眾當時的繼母到底有沒有服下藥片,所以也就不知道秀薇在那時有沒有承認自己的患病。不過,後來有一個情節,就是秀薇向父親控訴繼母虐待妹妹時,父親告訴了秀薇秀蓮已經死去的真相,那時秀薇是一臉的震驚然後憤怒地跑開了,很明顯,此時他還沒有承認幻覺的存在,並且從後面的發展來看,正是父親在此時的講述為後面秀薇的覺醒埋下了導火索之一。那另外的個導火索是什麼呢?挺多的:影片開始時衣櫃裡的衣服,書桌中一樣的筆記本,父親門前的內衣,舅舅的那句」不記得了「。總之,等讓他懷疑自己看到的和感到的東西其實都不存在。問題來了,為什麼承認不存在很重要呢,因為如果一個人格分裂加精神分裂的患者一旦承認自己的幻覺,那也就意味著他不再相信自己的幻想了,他也就好的差不多了。實際上,整個故事都源於秀薇對現實的逃避,她始終無法面對自己的過失(這裡有點兒像《機械師》),於是她把仇恨,恐懼,悔恨幻化成了繼母的人格,也就把一切的責任都推卸掉了。當然,他沒有徹底蒙蔽自己,黑暗之中唯一的出口,就是他的妹妹,他的愛都寄存於此。

話說回來,逃避並不意味著救贖,秀薇只有面對現實才可以變成一個正常人,而變得正常似乎也是最大團圓的結局。回到前面的推斷,秀薇痛苦的回憶之後吞下了藥片,這麼看來,秀薇最後應該是接受了現實,接受就比逃避強不是嗎。這麼看來影片沉重的氣氛也算有了一抹陽光吧。所以在那一刻他實際上是康復了的。可問題來了,如果他康復了,就不再會產生幻覺了?他的繼母人格也應該隨之消失了?可這又怎麼解釋秀薇坐在床上呼喚妹妹名字的情節呢?由此,編劇把我們引向了第三個謎團————到底有沒有鬧鬼?

繼續我們上一段的推想。如果秀薇最後看到了幻覺,那麼後來繼母在房中被鬼嚇的橋段就可以解釋成是秀薇的第二人格在作怪。藉此,秀薇將對妹妹和生母的愧疚成功推到了繼母的頭上,然後回歸病人的身份,從而證明沒有鬼。但是,這個論斷有很多疑點:

首先無法解釋的就是被邀請夫婦的鬼上身。舅舅來家吃飯到底是真實還是幻想呢?這就要藉助父親這個角色了。作為正常人,只有他參與的段落應該就是真的。在影片開頭,有父親在電話裡向醫生(我推斷應該是)講述舅舅被邀請的情節,所以他們應該是真的來了。而且在拯救舅媽時,父親也是參與者之一,所以夫婦二人應該是真實存在的。驚悚的來了,還記得妻子在車上說的話嗎?「我在櫃子下面看見了一個小女孩」………………

似乎是害怕我們不相信這一點,在後一個鏡頭中我們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小女孩,(仔細看,開始我也沒看清)更詭異的是,我發現一條規律,凡是幻覺出現,第一視角一定是秀薇或她的人格,換句話說,都是她親眼所見,可在這個情節中,第一視角卻是各位觀眾…………

還有個疑點就是秀薇自己。我發現在主線故事中,秀薇一切幻覺都是圍繞著妹妹秀蓮展開的。那麼,她有什麼理由產生出鬼魂的幻覺呢?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種幻覺是對妹妹回魂報復的恐懼的一種反饋,這倒是很合理,可問題是,前面的論證中我們發現,鬼魂除了被秀薇這個精神病看到,還被夫婦中的妻子和所有的觀眾看到,有了這兩個目擊證人,一切就都不好說了…………

還有一個爭論就是那個鬼到底是妹妹還是生母呢?我覺得妹妹應該是幻覺,前面已經解釋了,她一直就是愛的象徵,被保護的對象,秀薇救贖最後的希望。這也是為什麼只有秀薇自己看的見的原因。同時,他也是一種人格。秀薇在深夜對峙和生死搏鬥(躺在地上說「救我」的那一段)中都曾扮演過妹妹的角色,來感受恐懼和無助,從而宣洩自己的恐懼和無助。

我覺得就是有鬼也應該是媽媽。原因有二。第一、妹妹秀蓮曾念過一段咒語,還記得嗎,他說這是用來召喚媽媽的。而鬼也正是在哪之後才出現的。有人說鬼在深夜對峙之後不是就已經出現過了嗎?不對,首先,那明顯是個夢,三點證據可以證明,首先,後面的劇情有秀薇驚醒的橋段,然後緊接著,父親就上來看望秀薇,證明此事他確實醒了,前面確實是夢。第三、大姨媽。後面有來例假的橋段,可以推知來例假的實際上只有秀薇一人,還記得黑鬼兩腿之間的血嗎?不解釋了,再說就黃了,呵呵。弗洛伊德教育我們,夢是現實的映射。我覺得這黑鬼更像是秀薇恐懼的象徵,因為他前一個夢裡有母親和妹妹遇難的影響,從黑鬼的長相來看也是像極了被吊死的媽媽。我為啥說是秀薇的恐懼呢?注意看黑鬼的連,不覺的有點兒像一個人嗎?最後,所有的鬼形象共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餐桌對峙二上,一次是在結尾的復仇上。相同點是面對他們是舅媽,繼母,秀薇的繼母人格,發現蹊蹺了嗎?他們都害怕媽媽也對不起媽媽。當然,這裡面唯一要報仇的就是繼母和秀薇,不過虎毒不食子,秀薇也算是收到了應用的懲罰了,而舅媽充其量只是個知情人,至於老爸則一直蒙在鼓裡。不過我相信他最後還是知道了真相。還記得最後在醫院的情節嗎,有一個全新的角色登場,就是站在走廊盡頭和父親聊天的男人。兩點值得注意,其一,他不是醫生,不是事件參與者,那是誰呢?其二,他在談話時眼睛是看著繼母的,說明內容一定和繼母有關係。而且聽了他的話父親臉上有失望的神色。這裡我實在沒有證據,只能猜了,他會不會是警察呢?

最後的疑點是繼母真身是不是見鬼了?我覺得不好說。因為從後面的情節看,他卻是是和父親坐車回去了,不過這不能說明他回的就是房子啊。還有就是那段里沒有父親,不過這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還有就是,那個橋段出現在秀薇的思維以後,難道不能又是他的幻想嗎。有人說,那段思想交在秀薇的兩段回憶之間,證明是幻想。可是他們兩人是事件的共同參與者,所以擁有共同的記憶,同步回憶也不是不可能吧。而且最後的結尾時秀薇回憶結束時流淚了,說明他接受了一切,說明他康復了,這時候在產生幻覺就有點兒說不通了。總之,這裡我沒有證據證明。估計是開放結局吧。

終於寫完了,最後,我只想說,還是珍惜美好吧,即使你有再多的理由選擇恨,你終究還是放棄了愛。

附上和《薔薇紅蓮》有關的一個傳說,謝謝各位忍受我的絮叨:

原版故事:
「薔花紅蓮」原本是一篇在韓國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大意說是曾經有一對姊妹,分名薔花與紅蓮。兩姐妹被繼母許氏視為眼中釘。許氏為除去她們,便把一隻老鼠的皮剝去,偷偷塞進兩姐妹的被窩中,藉此在丈夫裴郡首面前誣告薔花,說這是她有姦情懷孕小產的證明;在把薔花送到姥姥家去的途中,許氏指示兒子貞守把她推入水中淹死。紅蓮得知姐姐無故被害後痛不欲生,在青鳥的引導下,找到姐姐淹死的池塘,也跳入水中自盡,水池中盛放出鮮紅的蓮花。姐妹兩人陰魂不散,去找郡首申冤,郡首見陰魂,立即撲地而亡。此後,該地數任郡首皆因見兩魂而亡。事情終為朝廷所知,特派一名膽大精明的郡守受理此案。該郡守接受兩冤魂的申訴後,弄清真相,將兇犯許氏凌遲處死,並樹碑以慰薔花與紅蓮的冤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