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沉默的炮灰

2013-03-21 18:12:32

林肯的思想與動機:things that are equal to the same thing are also equal to each other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這部電影之前沒有了解過南北戰爭,對林肯的認識也僅來自於教科書和網路文章的介紹,所以我並不知道這部電影是否真實的還原了歷史,但是它確實向我展示了一個活生生的,有思想,有靈魂的亞伯拉罕•林肯
        
        先通過幾個場景把影片的思路串聯一下

        背景:
        南北戰爭進入第四年,其時已進入戰爭的末期,南方敗局已定,但是這時卻冒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問題:《解放奴隸宣言》之下獲得自由的黑人們,當戰爭結束之後,有可能重新淪為奴隸。
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也很簡單:《解放奴隸宣言》只是一個戰時宣言,並不是法律,儘管林肯在《宣言》中宣告了南方各州奴隸獲得了永久自由,但是從法理上分析,這只是戰爭狀態法賦予他的有限權利,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沒收敵方戰爭財產」的方式來解放黑奴。
        美國是一個憲法高於一切的國家,憲法授予各州在不違憲的前提下制定州法的權利,而奴隸制也是其中之一,甚至在憲法中還明確承認了奴隸制的合法性(如「五分之三條款」、「奴隸貿易條款」和「逃奴條款」),也就是說,在戰爭結束之後,依據憲法,這些南方黑人仍然是奴隸,即使退一步,讓南方在簽訂投降協議的時候放棄這些已經被「沒收」的「戰爭財產」,那麼南方剩下的其他奴隸呢?她們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呢?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為了從根本上廢除奴隸制,林肯只能拿憲法開刀,通過第13項修正案,徹底解放黑奴。然而,雖然在當時廢奴的觀點已經有了一定的民眾基礎,但是離眾望所歸還差的很遠,無論是他的妻子,他的國務卿都不讚成他在這樣的時期通過這個法案。

        場景1:
在林肯的辦公室,林肯的國務卿問一位婦人,你贊成13項修正案嗎,她回答,因為通過修正案廢除奴隸制就能停戰,所以我贊成。國務卿追問,如果戰爭已經結束,你還贊成嗎,她回答,我想不會。聽完之後國務卿對林肯說,我似乎明白你為什麼如此迫不及待的要通過修正案了。對於當時大部份的美國人而言,種族平等還是個超前概念,他們最多只是反對殘酷的奴役行為,並不是希望真正的平等,至少他們還無法接受黑人選舉權,尤其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他們更不會去支持這樣的法案,所以一旦戰爭結束,恢複和平後的美國,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機會通過甚至提出這樣的修正案。
                                 
場景2:
在內閣會議中,幕僚質問他,為什麼要讓公眾的視線從即將勝利的戰局轉移到充滿爭議的修正案,林肯先以一個小故事作為過渡,接著開始長篇大論的闡述《解放奴隸宣言》的法律意義(這段話有點長有點繞,不過很有意思,大概說的就是上面背景里提到的內容),說到最後,林肯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猛力的敲打桌面(這個細節動作在之後還會出現,每當林肯用力擊打的時候,就表示他下定決心,沒有商量的餘地),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要求幕僚們必須支持在本月底通過修正案。在林肯的堅決要求之下,幕僚展開了積極行動,甚至組織了一個地下工作組,通過提供職位的方式來收買民主黨議員,讓他們支持法案。
        
        場景3:
在地下室酒窖里,林肯和廢奴激進份子斯蒂文斯進行了一場小小的辯論,雖然時間不長,但是相當精彩,尤其是最後林肯對指南針的解釋,完美闡述了他的政治理念與智慧。
        A compass, I learnt when I was surveying. It』ll point you True North from where you're standing, but it'll got no advice about the swamps and deserts and chasms that you'll encounter along the way.(我在外勘測時學到過羅盤,它會為你指出正北的方向,卻不會指出沿途會遇到的沼澤、沙漠和深坑)
        If in pursuit of your destination,you plunge ahead, heedless of obstacles,and achieve nothing more than to sink in a swamp.What's the use of knowing True North?(如果在追尋目標的途中,你一往無前,不留心障礙困難,除了陷入沼澤哪裡也到不了,那麼知道正北又有什麼用?)
        辯論到此戞然而止,不過從後續的劇情來看,林肯在這裡基本上算是說服了對方,贏得了激進派的全面配合,向通過修正案又邁出了一步。
        
        場景4:
在林肯的辦公室,普雷斯頓給林肯帶來一則消息,南方表露出求和的意願,普雷斯頓要求林肯與南方使團進行和談,同時,這也代表著共和黨中保守派的聲音。這個要求對林肯來說是矛盾的,因為奴隸制是南方種植園經濟的命脈,他們必然會把保留奴隸製作為談判的底線,極力的推行修正案無疑會破壞這次和談,如果想要和談成功就必須放棄修正案。
                                 
        場景5:
在電報室,林肯與他的戰爭部長在等待來自威爾明頓的戰報,林肯用了一個笑話來來緩解氣氛和鼓舞士氣,然而從前線傳來的消息還是讓所有人感受到了巨大壓力:雖然攻陷了港口,攻陷了要塞,但是還沒有佔領城市,南方還有一息之力,北方軍隊傷亡慘重。
                                          
        場景6:
還是在電報室,並且是在深夜凌晨,林肯準備給他的陸軍總司令發送一封電報,讓其派人把南方談判使團送到華盛頓進行和平商談,當發報員詢問林肯「現在就發送嗎?」的時候,林肯猶豫了,他沒有回答,而是和兩名發報員開始了不著邊際的閒談,林肯突然提到了歐幾里德第一公理:things that are equal to the same thing are equal to each other(跟同一個量相等的兩個量相等),說完這番話後,林肯終於做出了決定,用一貫緩慢而堅定的語調,把報文修改為「讓南方使團先留在原地,不要送往華盛頓」,這意味著林肯在二者之間選擇了修正案。
        
        場景7:
林肯的長子以異常堅決的態度提出要加入軍隊,這極大的刺激了脆弱的林肯夫人,當林肯夫人以歇斯底裡的語氣把小兒子的去世和長子可能面臨的生命危險歸咎丈夫身上時,這位在政台上久經戰陣的老將再也無法保持其一貫的鎮定,他以同樣的語氣回應:我早就該把你送進瘋人院。平靜之後,林肯對他的妻子說,我們都必需要做出自己的決定,必須承擔我們要承擔的,忍受我們要忍受的,當我忍受這些時,你要允許我獨自承受自己的一份,你也一樣,這樣可以減輕彼此的負擔。我想這段話也意味著林肯已經完全準備好接受他的決定(暫緩和談,推進13項修正案)所帶來的後果。
        
        場景8:
眾議院投票表決的會場,在此之前,林肯和他的幕後團隊用盡了包括政治賄賂、威逼利誘等一切不明顯觸犯法律的手段去爭取儘可能多的票數,到了最後一刻,還發生了個小插曲,民主黨人以南方談判使團已經出現在華盛頓為由,要求暫時擱置投票,而林肯則拿出作為律師最拿手的玩弄文字遊戲的手法,向議會宣稱「據我所知,這座城市裡並沒有特使團」,有驚無險的化解了這一危機,最終完成了歷史性的一刻。
        
        以上是劇情分析,接下來想討論的是林肯如此迫切的推動第13項修正案的真實動機,個人覺得有兩方面
        1.政治目的
        南北戰爭從建國之初就已埋下伏筆,南北的衝突不僅是經濟上的,也包括文化和政治上。南方由於土地氣候的條件原因,一直以來發展以出口為主的種植園經濟,這種規模化的種植業需要的是大量的、廉價的、缺乏個體意識的底層勞動力,這些人不能收到太多的教育,不能有太多的權利,社會需要在階級和等級上把他們劃分出來,以便穩定的提供勞動輸出,於是奴隸制找到了最合適的生存土壤;反過來看北方,走的是工業化發展路線,相比低成本的勞工,一個較高素質的技術工人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隨著群體素質的提高,他們對於自由、平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於殘酷而野蠻的奴役方式則產生牴觸情緒。這種經濟和文花上的對立,就如同兩個不斷堆積的火藥桶,任何細小的導火索,例如關稅問題等,都有可能引爆這個炸藥。如果繼續用妥協的方式來解決,這種堆積和爆發的過程將週而復始。對於林肯來說,在戰爭勝利階段,通過廢除奴隸制,徹底切斷南方種植園經濟生存的根源,迫使其一同走上工業化發展道路,對於美國社會的長期利益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2.個人信仰
        我一直認為,但凡出眾的人,必然有堅定的信仰,這種信仰可能來自於他的宗教觀、科學觀,這種信仰經過人生的雕琢,擯棄了大多數的感性成份,因為感性可能導致偏見,留下的理性基因則構築了一個完整的,可以自圓其說的價值觀,以及為了實現價值的決心與動力。
        林肯的宗教信仰似乎是個迷,我推測他應該是非宗教人士,影片中他沒有在公開場合表述過對於黑人平等的看法,當問及黑人是否應有選舉權以及其他權益時,他總是避而不談,或者只說法律上的平等,這可以理解為一個政治家為了不被抓住攻擊把柄的掩飾手法,導演似乎並沒有打算把他塑造成一位虔誠的自由戰士,或者說導演也不確定這一點,儘管如此,導演還是安排了一個場景,一段台詞,通過這段台詞,把林肯個人信仰中關於平等的定義傳遞給了觀眾,這段台詞就是我前面劇情分析裡面提到的歐幾里得第一公理。
        Things which are equal to the same thing are equal to each other.(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That's a rule of mathematical reasoning.(這是數理的規則)
        It's true because it works.Has done and always will do.(它是對的,因為適用,能而且永遠適用)
        Euclid says this is "self-evident."(歐幾里得稱此為自證)
        D'you see, there it is, even in that two thousand year old book of mechanical law:it is a self evident truth that things which are equal to the same thing are equal to each other.(看到嗎,就算是兩千年前的數理定律也認為: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這個道理是不證自明的)
        We begin with equality.(我們生而平等)
        That’s the origin, isn't it?(這才是世界的起源,不是嗎)
        That balance, that's... that's fairness.That's justice.(這種平等,我們稱之為公平,稱之為正義)
        我是這麼解讀這段對白的,經歷了多年的律師與政客生涯,他把邏輯與數理融入到了個人信仰當中,他認為等量公理同樣也適用於人類,並且是不證自明的(self-evident),所以當他念完這段話以後,放棄了與南方使團談判的計劃,背負起將要發生的生靈塗炭,繼續推行修正案。
        這兩個動機當中,我認為個人信仰佔了主要成份,因為政治目的雖然充分,但是這種魚死網破的做法並不符合林肯一貫妥協的風格,他大可以在戰後通過其他政策逐步削弱南方的實力,最終達到同化的目的,而個人信仰則具備這種力量,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力量。
        
        註:林肯的這段話應該是導演杜撰的,但是根據網上的一些資料,林肯確實曾在他的個人筆記中談及歐幾里得的第一公理。
        

之前有一篇帖子也分析了林肯的動機(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723397/)
        該帖樓主為人帥表的核心觀點是:修正案的目的是使戰爭合法化。個人認為其邏輯上難以成立:
        把時間倒推一下,我們會發現,南北戰爭在發起的時候就不是一場解放奴隸的戰爭,也不是兩國交戰,根據北方政府的定義,這是一場由南方少數叛亂分子引發的內戰,當北方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戰爭時,當然不會推翻這一論調,所以並不存在所謂的違憲之說,而林肯所頒布的《宣言》也是在戰爭狀態之下的合法舉措,即使其內容與憲法違背,在戰爭時期,也受到憲法保護,戰爭結束後,最多就是宣言作廢,不可能在佔據了議會大多數席位的情況下還受到彈劾,至少在林肯的任期內完全沒有這個可能。
        那麼南北戰爭是在什麼時候舉起解放黑奴的旗幟呢,是在北方前期戰事失利的情況下。提出宣言之後,國際上,原來支持南方獨立的英法等國轉變立場支持北方;在國內,大量的黑人加入軍隊對抗南方,此消彼長之下,逐步扭轉了戰局。
        所以說,解放奴隸是使戰爭在道德上合理化,獲取更廣泛的民眾支持,贏得勝利的手段,而不是使戰爭在法律上合法化,維護政權的手段。當戰爭發展到了末期,勝局已定,這一旗幟對北方軍團來說也就失去意義,相反,人民的反戰情緒更有可能迫使政府接受南方的條件,選擇保留奴隸制而妥協,所以第13項修正案也就變成了林肯的個人主張。
        
        同時,為人帥表還引用了另一篇文章,其中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我簡單總結了下:
        1.林肯在背負了六十萬戰爭亡靈的負擔之後,想要為自己從心靈上尋求一個開脫的理由 —— 解放奴隸,解放人類
        2.林肯預見到了自由、平等將成為越來越強的道德訴求,他想要藉此來擺脫造成近百萬人傷亡的「千古罪名」,並且希望因此得到後世人們對他評價的昇華
        這個想法確實非常獨到,有一些合理性,不過我覺得還是過於牽強
        首先,我在政治動機裡面也談到,這種矛盾是生產力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結果,它不是某個人所決定的,也不受某個人的意志而轉移,身為局勢當中的林肯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他應當知道自己背負的責任,沒有必要開脫,也開脫不了,因此自我救贖的說法有些自欺欺人。
        其次,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如果林肯能夠預測到未來,能夠預測到自由與平等終將實現,如果他具備了這樣的歷史眼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具備),那麼他會糾結於「擺脫罪責」以及「後世名聲」這樣的目的麼,這稍微有點把竊銖者的氣量放在竊國者身上的感覺,引用喬幫主精神「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我認為,歷史上傑出的領袖人物或者科學先驅都會有這種共鳴,林肯也是其中之一。
        當然,我並不認為林肯在當時能夠做這樣的預測,因為就連當時的基督教徒都認為上帝創造人有等級之分,林肯只是把他的平等的理念放到了個人信仰中,並且想要讓美國社會所接受,至於結果他無法預測。
        
        另外,有不少帖子和觀點認為林肯並不是一個堅定的廢奴主義者,甚至是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我認為,影片中林肯與國會議員撒迪厄斯•斯蒂文斯的一段對白很好的解釋了這個問題
        林肯:指南針,我在勘探中用到過,它能在你的所處位置指出正北方向,但很多情況就不能給出指示了,比如沼澤、沙漠、峭壁,這一切你都會在路上遭遇到。在去到目的地的路上,你一頭紮進,不顧一切阻礙,但最終只是深陷沼澤,知道正北方向又有什麼用呢?
        與激進派的斯蒂文斯相比,林肯在廢奴平等這個問題上,表現的似乎沒有那麼熱衷,然而我們是以什麼樣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人態度的堅定程度呢?鏗鏘有致的語調?慷慨激昂的陳詞?拍案而起的膽量?衝冠一怒的豪情?毫無疑問,我們欣賞這些,也深受這些激情所鼓舞,但是受到挫折與打擊之後呢?被絕望和無助所包圍之後呢?漫長的等待與煎熬之後呢?還有多少人能夠保持這樣的激情?甚至於激情本身,它又包含了多少的非理性因素?
        與深陷沼澤,雖奮勇向前卻寸步難行的勇士相比,我認為那些敢於折返而行,重新尋找道路的人更稱得上是堅定的朝聖者,儘管返途的道路可能很遙遠,儘管逆行的時候要面對同伴質疑的目光。
        
        以上大多是電影給我帶來的第一印象,可能與史實不符,然而歷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誰也無法還原當時的場景,無論是史書、札記、還是電影,更無法還原歷史人物的思想,所以我們才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體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