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遊:降魔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游降魔篇/除魔传奇/西游

6.8 / 10,223人    110分鐘

導演: 郭子健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舒淇 文章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

2013-03-22 03:13:36

痴女怨男一生孽


        當我們再談論周星馳時,就發現如今已滿頭白髮,退居鏡頭後的導演,並不完全是二十年螢幕上熟悉的「周星星」。一味的無厘頭和搞笑,只是一個表象。甚至很大程度上,他在創造的經典形像要分一半功勞給石班瑜,這種癲狂的聲音背後,周星馳的私人喜好若隱若現,被更具商業化的設定所掩蓋。周導演和周主演不能劃上等號,但影迷們如數家珍的時候,仍然無意識的把王晶,劉鎮偉的作品歸在了周星馳的名下。《大話西遊》與《西遊降魔篇》的繼承和區別,從側面反映了周星馳角色中到底有多少成份是導演要求,商業使然,或是個人堅持。也許只有在一部完全沒有周星馳面孔的影片中,才能體會到他的趣味和堅持,哪怕情節和造型里還是投粉絲所好,可畢竟,這些才是最了解他的人,認得出紫霞和火雲邪神,聽得懂《一生所愛》。

        其實在整部《西遊降魔篇》的時空設定里,「西遊」尚未形成,「降魔」才是目的,這就把角色的功能讓位給了中式魔幻片張常見的「降魔者」形象上。無論是《畫皮》還是《倩女幽魂》,都靠此類具有劍仙人物來推動劇情,而在《西遊降魔》里,他們被設定成了兩類人:段小姐,空虛公子這類依靠專業降魔工作來收穫名利者;以及極少數的陳玄奘,純粹出於普度眾生的信仰來一一勸服魔怪。西遊記的師徒四人被重新整合為兩種驅魔者的對立和吸引,最終又回到了劉鎮偉和周星馳創造的「痴情女絕情漢」的命運遊戲之中,用生離死別的愛情悲劇來打動觀眾。周星馳的西遊記,並非我們熟知的古典小說和正統連續劇,對於三個未來的徒弟,重點落在了魚,豬,猴三者不同的魔性上;而對於未來的師父,則是佛性和人性的掙扎,殘酷的暴力和扭曲的血腥,與輕歌曼舞,脫線惡搞別樣交融。

        一如《大話西遊》里至尊寶最後的變身,放棄了紫霞的他,只有在五百年後才找到彌補的機會,《西遊降魔》裡的玄奘迷失在「大愛」與「小愛」的對立之間,直到頓悟時女孩已經化作齏粉。失去後,才體會到源自心底的徹痛感,周星馳在一步步的鋪墊著魔性的吞噬,在這種壓倒性的情緒下,影片早已不是喜劇。哪怕有不時穿插的笑場對白,出位的惡搞表演,仍然預示著這些殺戮和殘暴會突然降臨,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本就是西遊的時代,一個充滿了吃人的黑暗世界。妖怪真的吞食孩子,把人肉包在乳豬里,這種恐怖血腥的場景本不適合在一部賀歲檔的喜劇片中出現,但唯有這樣才能體現出玄奘「降魔」的必要性。周星馳在上半部里堅持了他的趣味,然後用下半部里最純正的佛光去點化。文章的爆炸頭裡藏著的,正是這種「痴」和「迂」,他普度眾生的起點,是從感化魔王開始,這就像《大話西遊》裡的羅家英,為感化劣徒不惜以命相折。《西遊降魔》裡的最後高潮,無論是人物造型還是配樂,都有明顯的自我致敬的成份,當年是觀音的淨瓶,如今是如來的神掌,周星馳的興趣似乎一直在解剖孫悟空和唐僧身上,救贖他們的,必須是個痴情的女人。舒淇的段小姐,與朱茵的紫霞一樣讓人憐惜,雖說貼符等橋段還是複製於經典港片,但有了她那種不服氣的眼神,跳脫入仙的舞步和歌聲,月光下痴情者,何止一個玄奘,「我愛你」終於還是說出了口。

        拿起《兒歌三百首》,讓他們上路前徹底的愛上一次,這就是周星馳嚮往的人生觀,疏離、荒誕、恐怖、至情。港式喜劇中的市井味道,已被各種電影手法所解構,周星馳在這一點上,有些像昆丁•塔倫蒂諾,玩到嗨時劇情上的連續性性可以暫時放棄。在值得感動並始終如一的愛情線之外,降魔線就顯得有些脫節,豬剛鬣的段落單獨看甚是過癮,但前後連接上還有粗陋之處。與《功夫》一樣,周星馳挖掘的極品配角,在前兩段降魔中發揮了可貴的作用,即便羅志祥的「空虛腎虛」段子有些囉嗦,但至少調解了的節奏,依然保留著喜劇的「面子」。而到了最後一段孫悟空出場時,則完全是依靠黃渤「基情」四射了。把五指山下的猴王塑造成一個奸詐的魔王,黃渤的表演再次彰顯了他獨自控制舞台的功力。承襲「火雲邪神」的造型,與舒淇調情,時而誠懇,時而刁滑,一到翻臉時,立刻能讓斧頭幫幫主的腦袋搬家;軟磨硬泡時,則是韋小寶和至尊寶的影子。只有塑造出這種似乎分裂的性格,才能讓洞內和洞外的孫悟空變得立體,讓整場高潮來得可信。從場面調度和特技效果而言,最後的降魔大戰是周星馳在《功夫》之後的又一次執導巔峰,相較之前在洞中的舞台化設計,洞外的對決徹底挖掘了空間感。變身巨猿和巨掌壓頂的效果,既有源自《龍珠》的靈感,也有好萊塢科幻的氣勢,放眼華語影壇,並沒有幾人能完成這樣的場面。當那熟悉的配樂響起時,文章的眼淚里,已經分不清是段小姐,還是紫霞了。

        因為做演員時太成功,周星馳執導的作品中,被賦予了太多「無厘頭」的期望,可實際上,他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個「作者型」的導演。就像今天的王家衛和杜琪峯,是通過影像的整體氣質,而非單獨某個造型,某句台詞來自我標榜,《西遊降魔篇》雖然是基於戲說前作的一次再發揮,但就格局和手法上已經超越了《大話西遊》。只羨鴛鴦不羨仙,周星馳講的還是還是那份女追男的痴愛,讓我感動的卻不止這一刻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