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7,297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eter

2013-03-22 06:00:23

一點想法,關於對雨果的想法


很久沒寫東西,這次就將我寫的這個東西獻給幾十分鐘前剛看完的電影。

電影是在學校百講看完的。
音效很好,所以整部電影的音樂和歌曲都很喜歡。
演員,最喜歡的是那個警察,迷上的是他的臉龐和歌聲。只是對於他的死,一點難以接受。(沒那麼特別接受)
情節方面,跌宕起伏,不錯。
結局和開頭都覺得不錯。只是對於太過於圓滿的結局,已經習慣性的有了點遺憾了。(可能是看多電影還是什麼緣故,已經逐漸認為有著遺憾的結局才是完美的)

最後的重點,
看了這部電影,對雨果的浪漫主義有了深深崇敬。
從初中知道了雨果這位作家後,就沒怎麼感冒。
只是知道他很偉大,很牛,寫了巴黎聖母院,寫了悲慘世界,寫了九三年。
初中上的那篇他悼念伏爾泰的文章,也只是感到了些許的宏大壯闊。並沒有太多的在意。
看過不少的外國文學,初高中的文學常識考試也一直在告訴自己雨果很偉大,寫的小說很偉大,背過多少遍的卡西莫多,背過多少遍的冉阿讓。然而,聽過了無數遍關於巴黎聖母院的情節,自己就覺得他沒有了什麼神秘。也對於這個太過於偉大的人,沒有什麼關注。
這些日子,自從買了這部電影的票,等待看電影的日子,有時候就會突然回想起自己以前學的雨果的那篇關於伏爾泰的文章。
感覺有那麼一股氣勢,從很遠的時代傳來,呼喚著我。
於是自己漸漸回想起他的那句話,雖然今天才百度出來,知道了全部橘子。



記得以前看歐洲文學十五講,說雨果前期是浪漫主義,後來成為了現實主義。雖然初高中,一般都只說是浪漫主義。但他的浪漫主義作品,是他的代表作。

今天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一直在想雨果寫的這種浪漫主義究竟會是什麼樣子的。
我想,看完這部電影,我徹底明白了。
起義,愛情,死亡,人民,時代。
比起什麼島國太宰治的goodbye,比起什麼中國的活著,
這一切,都有著太多的光芒。
照亮一個時代。
Red - the blood of angry men!
Black - the dark of ages past!
Red - a world about to dawn!
Black - the night that ends at last!


對雨果,有了許多的崇敬了。
我想,大學四年,又多了一份任務,就是儘量讀幾部他的作品。
知道什麼叫浪漫主義。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里出來!

(拙文一篇。望諒)
評論